时代需要“侠义”精神

2019-04-16 06:48陈雪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侠义郭靖余杭区

陈雪

自古以来,文人都有侠客梦,以笔当刀剑,以纸为江湖,在书中拯救苍生,在文中劫富济贫。这在中国的武侠小说里体现得尤为突出。譬如金庸先生笔下的大侠郭靖,在练就绝世武艺后,率领群雄,守护南宋襄阳城,他的孝义、勤奋、爱国等品质无不令世人敬仰;再如《水浒传》里的武松,夜走蜈蚣岭,发现庵中道士败坏三清名声,调戏妇女,遂将妖道斩杀……

由此可见,侠义精神,就意味着舍己为人、弘扬正义;而正是这无数个体身上的侠义精神,才渐渐汇聚成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整个民族的气节。

然而,时代在变化,人心也在变化。当今社会,这种侠义精神是否仍然存在呢?我们在电视上常常看到这样的新闻:老人过马路时不慎跌倒,路人来来往往,却没有一个主动上前搀扶;地铁上,蛮横粗暴的男子欺负一名柔弱的女性,但全车的人却无动于衷……

于是,“冷漠”这个词便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人们不禁感慨:当今社会究竟是怎么了?还会有人愿意“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吗?还会有人愿意秉持着一颗侠义之心吗?

可喜的是,这种精神在当下社会并未消失。2018年的大年初四,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时,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寡山汪家头有一辆三轮电瓶车一头栽进了路边的河道里。一个叫谢斌的年轻小伙见此情形,不顾冰冷的河水,下水救人。得知谢斌的救人事迹后,吴山前村党委书记对谢斌竖起大拇指。谢斌卻说:“遇到这种情况,换了谁都不会犹豫的,更何况我是一名党员!”这种行为,不正是侠义精神在当今社会的体现吗?

“侠”到底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行为吗?当然不是,“侠”,也可能是在别人要求相助却不求回报的行为。总而言之,时代需要侠义精神,但不能将它和匹夫之勇混为一谈。

为正义也好,为人民、国家也罢,行侠仗义,不分职业、不论身份,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维护社会正义、守护家国和谐的“大侠”。

侠义精神,在变幻万千的新时代的形势下,依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浙江乐清市乐成镇实验中学)

点评

小作者运用“夹叙夹议”法,谈古论今,阐明了“侠义精神”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诚然,侠义精神,意味着热心、善良、勇敢等美德,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也不该缺失。

全文论点独特,论据饱满,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黄忠、胡向真)

猜你喜欢
侠义郭靖余杭区
余杭区为城市新中心建设展现排头兵担当
读迷作品
郭沫若的侠义观新论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红楼梦》中侠义抒写述论
郭靖对黄蓉言听计从只因亏欠
唐代侠义小说中的竞技活动
“学酥”郭靖的逆袭之路
展浩然之气,昭侠义之风
能喝到几瓶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