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

2019-04-16 10:32谢德光宋雪芹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初中应用

谢德光 宋雪芹

摘 要:为进一步探索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文章分析了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团体心理辅导的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团体游戏、团体讨论等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实践,以及在应用中应注意的工作原则。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思想品德教育;初中;应用

作者简介:谢德光,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宋雪芹,重庆市合川中学教师。(重庆 401520)

基本项目:本文系2017年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校园文化育人项目“高职学生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培养研究”(编号:X20170704)的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04-0134-03

新课程改革推进以来,基础教育各学科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调整,对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及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有显著效果。在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倡导下,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為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展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其教育教学方法也从内容讲授法逐渐向情景式教学方法、生活式教学方法、导学式教学方法等教学方法转变,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性、参与性、实践性,从单一性教学方法向多种教学方法转变。引进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与技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逐渐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心理学教学实践中,团体心理辅导是面向团体开展心理辅导的一种专业行为。它注重团体内部个体与个体间的交互影响,善于借助团体成员在团体活动中的观察、模仿、感受、反思等来促使成员发现自我、了解他人,学习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习得新的思想与行为模式,继而发展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形成的角色扮演技术、行为训练技术、团体游戏技术、团体讨论技术等,坚持活动、参与、体验、反思、提高的特性,注重团体内部的动力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这些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加以推广应用,对提升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一、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与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它们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上具有内在一致性,这为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提供了可行性。

1. 教学目标。就教学目标来讲,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目标。它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本学科的知识,而且重视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关键能力和思想方法,生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与团体心理辅导要促进学生良好的认知能力,形成科学的人生态度,培养合理的行为方式的目标是吻合的。并且,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目标均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2. 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来看,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相通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部分教学内容本身就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1]如“认识自我”“学会控制情绪”“勇敢面对挫折”“人际沟通与交往”等既是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内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3. 教学方法。从教学方法来看,一方面,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是以遵循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规律,适应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前提的。只有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灵活选择、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和思想品德素养;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团体心理辅导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具有能够运用于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服务思想品德教学目的的辩证逻辑。

4. 教学评价。从教学评价看,思想品德课主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注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内化性。这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团体心理辅导重视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参与性、体验性、反思性、成长性评价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

团体心理辅导与思想品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可以应用团体心理辅导的角色扮演技术、行为训练技术、团体游戏技术及团体讨论技术,以提高教学成效。

1.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应用角色扮演技术。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角色扮演,是使个体扮演模拟情景中的角色,并按照这一角色具有的思想、情感、态度以及行为特点行事,以增进个体对其社会角色的认知,从而学会有效地履行自身角色的心理技术。这一技术对个体调节不良情绪、塑造健康行为、澄清成长问题、促进自我成长具有较好作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一些章节内容的教学实施可运用角色扮演技术。例如,在“交往与沟通”一节的教学中,针对初中生与家长的沟通问题,可应用角色扮演技术,通过设计模拟情景,让学生扮演“父母”与“孩子”,通过“父母”与“孩子”的角色互换与扮演,体验不同角色下的思想、情感及行为感受,使学生体验与感受父母的立场与视角,并从父母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行为。使其在体验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发现并反思自身问题,并在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是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

2.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应用行为训练技术。行为训练技术在行为学习理论指导下,可通过特定的情景和训练内容,纠正并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这种技术不仅适用于存在心理适应问题的个体,同样也适用于心理健康的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以人际沟通技能章节为例,在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师可首先设定有关人际沟通的特定情景(例如,学生要找后勤部门的一位陌生教师借清洁工具,并请该教师协助完成班级清洁任务),让学生设想自己将如何进行沟通处理,再请学生观看并模仿专门示范人员进行合理有效沟通的行为,使学生反复模仿训练有效的沟通行为。通过这种沟通行为的训练,加以积极鼓励引导,可以使学生在训练中学习到有效的人际沟通行为,从而掌握人际沟通的技能。

3.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应用团体游戏技术。团体游戏是团体心理辅导中运用互动游戏,促进团体成员积极参与活动,使成员在互动中自觉探索自我,激发其自我成长潜能的一种心理技术。此项技术在趣味性、互动性、降低心理防御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研究者指出:团体心理游戏在解决中学生因学习过程、人际沟通、情绪调节、人格意志、自我意识等引起的困惑方面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2]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社会责任”章节为例,可以通过设计题为“祖国美,我让祖国更美丽”团体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围绕“祖国哪里美——举例竞赛游戏”“祖国更美好——我来做点事表演游戏”等。引导学生发现祖国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调动学生通过自身行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性。

4.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应用团体讨论技术。团体讨论技术是引导团体成员围绕指定的主题展开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听取团体中其他人的见解,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帮助成员通过有效的讨论与意见交换、集思广益解决团体面临的问题,促进团体成员共同成长的一种技术。[3]作为运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它在初中思想品德的诸多教学内容中均可灵活运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感受生命的意义”一节,即可开展“人生意义的讨论”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团体成员讨论“何为人生”“生命的意义”“如何珍惜生命”等话题,使学生在讨论中表达自身的看法,感受他人的心声。团体讨论技术内部蕴含的观察、模仿、辩驳、换位、归纳等技巧,能够展现个体不同的角度与立场,能够反映个体不同的成长历程,这种观点与观点间的契合或是碰撞,能够使学生从中体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习得实现生命价值的方法与措施。

三、思想品德教育中应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应注意的原则

思想品德教育及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均是专业性、科学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在初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来开展思想品德教学,需要注意二者的工作特点与规律,遵循其工作原则,做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发挥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应有作用,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运用团体辅导技术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政治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即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运用团体辅导技术,首先要遵循政治性原则。即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中去,把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正确的政治方向,排除伪科学对课堂教学工作的干扰,特别要防止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错误引导。

2. 专业性原则。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需要任课教师既要熟悉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又要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能力。这样才能把握教学过程的细节,避免因专业能力不足导致的教育疏漏或事故,切实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3. 共同性原则。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最主要的教学对象就是适宜的初中学生群体。面对一个群体而非个体开展教学工作,需要遵循共同性原则。即教学的设计应是针对团体共同面临的成长性课题或共同表现出的问题而组织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面向团体成员的共同兴趣和共同问题,促使个体与团体能够形成凝聚力,坚持共同的目标与信念,从而达成共同的教学目的。

4. 保密性原则。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应用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应遵循团体心理辅导的保密原则。原因在于,要想达到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运用效果,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无论是应用角色扮演技术、行为训练技术、团体游戏技术,还是团体讨论技术,其实施过程都要求团体成员之间,以及团体成员与团体领导者(教师)之间达成高度的信任,形成相互接納与包容成员的观点、思想与行为,能够倾诉与聆听彼此隐私与秘密的团体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假如成员或教师不能遵循保密性原则,会给团体成员造成心理伤害,[4]教学效果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 李金花.心理健康素养不可或缺——以思想政治学科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9).

[2] 杨敏毅,鞠瑞利.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

[3] 赵娟.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7).

[4] 高爽.团体辅导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责任编辑 范艳玲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育初中应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从《论语》中汲取文明礼仪养成的营养探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阅读与感悟”的特征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