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群”正好戳中了中国年轻人最大的痛处

2019-04-20 04:28王涛
中外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巨婴群里年轻人

王涛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充实地活上两个月。”

真理的生命力总是强大而持久。这不,最近火爆的“夸夸群”就是如此,不管是在大学里,还是在职场上,到处都有类似的群组。只要加入夸夸群,不管你说什么,马上就会被其他群成员夸到心花怒放,糟糕的心情瞬间变得温暖起来。在这一刻,没有杠精,没有喷子,满眼所见只是人性的美好。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除了年轻人自发组织,不少电商平台也出现了“夸夸群”定制服务,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只要购买“夸人服务”,便会被拉进一个群里,马上就能享到众星捧月般的待遇。趁着这股风潮,不少商家短短几天就有了数万元的收入。

与夸夸群截然相反的是“喷喷群”。不言而喻,喷喷群就是“相互伤害”。究竟是在喷喷群里“找骂”好,还是在夸夸群里“求夸”更有价值?3月17日,中国最著名的两所高等学府——清华和北大,甚至展开了一场以“夸夸群和喷喷群哪个更有用”为辩题的辩论赛,一度登上网络热搜榜,引发众多网友的围观。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夸夸群火爆现象?夸夸群火爆的背后反映了当前什么样的社会心理走向?夸夸群还能火多久?年轻人又该如何“健康减压”呢?对此,《中外管理》专访了武汉意津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咨询师、湖北电视台特约心理专家贾如棋。

越敏感,就越需要被夸奖

《中外管理》:从校园到职场,夸夸群的出现和火爆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您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夸夸群火爆的社会心理原因是什么?

贾如棋: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与压力,在面对它们时如何得到足够的社会认同,是年轻人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因为人的本性是喜欢被赏识的,即使是“善意的谎言”,也会出现心理学讲的霍桑效应(编者注: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观察时,会刻意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的效应),所以哪怕是来自陌生人的一点善意,都可以让他们充满能量。

夸夸群也不是一下火爆起来的,有酝酿期及发酵期,现在正处于发酵期。夸夸群出现的根本原因有两点:第一,学习、生活、工作压力过大,夸夸群可以起到发泄和排解情绪的作用;第二,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们都有社交和被尊重需求,夸夸群的出現刚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夸夸群满足的需求其实和海底捞服务所满足的需求类似。从某种角度讲,中国人的心理普遍处在一个相对幼小的年龄段。很多社会现象,背后都跟心理成熟度不够有关。以2018年发生的意大利奢侈品牌D&G辱华事件为例,表面看好像D&G在嘲笑使用筷子的中国人,但在我看来,国人的反应明显有些过度,对方可能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他自己对中国的某种现象的理解,代表的是他自己而已,甭管他境界高低,但我们的反应很大。当然,后果很严重。这个现象其实和夸夸群现象类似,共性就是因为心里特别敏感、脆弱,所以非常在意夸奖或批评。

夸夸群的本质:海底捞的保姆式服务

《中外管理》:和夸夸群相反的是,网上还存在一类“怼怼群”“对喷群”,从心理学角度看,您觉得赞美效果好还是批评效果好?为什么?

贾如棋:无论是赞美还

是批评,都要适中,而不能偏向任何一个方面。

比如:有的家长由于对孩子的夸奖过多,导致孩子无法承受外界的批评与风言风语,在工作、生活上面临压力时就很脆弱。而有的家长因为对孩子的批评教育很多,就会导致孩子特别抑郁和敏感,很容易产生极端思想。

以去海底捞吃火锅为例,不可否认,他们的服务员确实非常热情,但是客观来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过度热情的服务。其实海底捞的服务和夸夸群有很多共性的东西:我们大多数中国人很缺乏类似的“保姆式”服务。海底捞、夸夸群就替代了一部分保姆式服务。这种人性中需要过度满足的“吸奶”的心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本质上就是一种畸形。

同样道理,很多父母由于过度满足孩子的需求,造成的后果就是:当他走向社会之后,适应社会压力的能力非常差。夸夸群现象,实际上就是这类家庭关系的延续。虽然有暂时“止渴”的效果,但是并不能解决造成年轻人内心冲突的问题,比如:工作、生活上的压力,沉迷于夸夸群则无异于饮鸩止渴。

诚然,寻求心理慰藉,是人之需求,也是人的本能,这点无可厚非,最怕的就是对这样的社群产生“依赖性”。不论是夸夸群还是喷喷群,其实只要不跑偏,都能起到一定的心理调适作用。毕竟,年轻人有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的精神需要,夸夸群现象的本质也是一种情绪宣泄。

年轻人的痛处是“巨婴”之苦

《中外管理》:从“互骂群”到夸夸群,现在年轻人的痛点到底是什么?

贾如棋:“求夸”的或者“求骂”,实际上都是希望引发其他人的关注。

大量年轻人由于心理年龄不成熟,造成他们无法有效应对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上的压力,呈现出敏感、脆弱,抗压能力差,以及和家人关系非常差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存在“关系不良”。

夸夸群的作用就在于它满足了一定的心理需求。比如:周围人的褒扬,从而触发他一系列的工作、生活的动力。

不过,也应该看到,年轻人寄希望于靠外部的夸奖来解决内心的冲突问题,证明了他们内心的脆弱与敏感,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巨婴行为”。有巨婴就需要“巨婴奶片”,所以他们就特别需要类似的夸夸群服务,以满足他们的巨婴心理。

需要高度警惕的是,夸夸群是典型的治标不治本。因为,“巨婴奶片”对于巨婴确实会有暂时“止渴”效果,它的坏处和弊病就是会进一步导致巨婴停止心理成长。

巨婴很快会找到新的“奶片”,夸夸群也将昙花一现

《中外管理》:除了夸夸群在年轻人中流行,不少电商平台的商家还推出了“夸人服务”,夸夸群已经发展成一门生意。您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商业现象的?

贾如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无论这个需求是否是畸形。此类新兴消费被广大年轻群体所接受,本质上就是出于现代生活中无处宣泄的压力。

《中外管理》:那您觉得夸夸群还能红多久?年轻人到底该怎样为自己心理更健康减压呢?

贾如棋:夸夸群不会火太

久,目前来看,夸夸群的火爆更像是一场昙花一现的“全民狂欢”。因为一个人不会特别持久地喜欢同一种“巨婴奶片”。同理,等大家热乎劲一过,腻味了,自然而然的就消退了。但夸夸群不会骤然消失,它会以又找到新的替代品的方式消解。

无论夸夸群的作用有多大,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年轻人遇到压力时应该选择更健康的排解方式。比如:来自家庭、朋友、学校的关怀,最主要还是要学会自我调节,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保持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当然,如果心理压力太大,已严重了影响正常的生活作息,那就需要寻找心理咨询,或寻找促进心理健康成长的方式来“健康减压”。

猜你喜欢
巨婴群里年轻人
通缉令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奶茶群里戏精多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巨婴,方鸿渐的真实面目
年轻人如何理财
一滴水
年轻人
巨婴是怎样养成的?
无处不在的“巨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