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现状和对策研究

2019-04-22 03:07唐明梅

【摘 要】教育部第43号令明确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保障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文章采用实证研究法,从民办高校派斯学院辅导员队伍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派斯学院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包括师生配比不达标,性别比例失调,所学专业分散、单一,工作年限低工作经验缺乏,薪资待遇低,缺乏必要的准入、管理和培养制度等问题;提出从设立科学的选聘制度、培养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和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改善。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和职业化;派斯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013-01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以下简称派斯学院)是一所民办高校,新时代对民办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标准,由普通高校向综合应用性大学转型,转型的关键在教师,而辅导员是走在培养大学生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所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所以根据校情,准确分析辅导员队伍的基本情况,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成为派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派斯学院的辅导员队伍情况

1.师生配比不达标。

派斯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236余人,专职辅导员55人,学院辅导员的师生配比约为1:186。这55人中还包括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因其兼任领导职务,所直接负责的学生人数相应有所减少,但仍有部分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不符合教育部第43号令的文件要求。《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第三章配备与选聘明文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按照总体上师生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足额匹配到位①。

2.性別比例严重失调。

从派斯学院辅导员性别比例构成可以看出,男性辅导员只有7名,占全院辅导员总人数的12.7%,女性辅导员48人,占全院辅导员总人数的87.3%。男性辅导员比例不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年龄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派斯许辅导员年龄结构图可以看出,年龄在20-25周岁的有3人,占比5.5%;26-30周岁的有41人,所占比例最多74.5%;31-35周岁的有10人,占比18.2%;36-40岁只有1人,占比最少只有1.8%。

4.学历偏高,但职称普遍不高。

从派斯学院辅导员的学历和职称构成表中科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学历有37人,占比67.3%,本科学历哟8人,占比32.7%,研究生学历居多;评上讲师的只有4人,占比7.3%,已结评上助教或者还未参评的有51人,占比高达92.7%,职称普遍不高。

5.所学专业分散,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储备的人数较少。

辅导员所学专业为思政教育和哲学、社会学的占比相同,均为14.5%,管理类占比最多为21.8%,经济类和会计类占比分别为7.3%和16.4%,其他分散专业最多,占比达23.6%。

6.辅导员工作年限普遍偏低,工作经验不足。

辅导员工作年限可以看出,工作年限在0-3年的比重最多,高达74.5%;工作4-6年的占比20%,工作7-10年的占比只有5.5%。

二、派斯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师生配比不达标,性别比例失调,薪资待遇低。

教育部第43号令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足额配备到位。但派斯学院辅导员所带学生偏差较大,比如会计学院的辅导员师生比能达到1:250,但软件工程学院的师生比仅能达到1:180。由此出现有的辅导员“吃撑”,有的辅导员“吃不饱”的现象。派斯学院的男性辅导员配备严重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018年10月份之前,每位辅导员的工资在3千元左右,再此之后,学院董事会做了薪资调整,现目前辅导员的工资在5千元左右,处于高校的中等偏下水平。

2.年龄分布不合理,工作年限低,工作经验缺乏,职称普遍不高。

派斯学院的辅导员年龄分布最多的在26-30岁,年龄在20-25岁、31-35岁、36-40岁的辅导员较少。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律,一个工作队伍中,老中青的年龄应均匀分布,老的带小的才能形成知识传递和经验的积累。派斯学院的辅导员工作年限超过10年以上的不足1人,0-3年工作经验者占大多数。由于经常的人事变动,辅导员队伍极其不稳定,工作年限偏低,工作经验缺乏,职称也普遍不高。

3.所学专业分散,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低。

教育部第43号令对辅导员这一职业设立了较为明确的职责要求,例如辅导员应具备较为扎实的社会科学知识,同时还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将这些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践过程中。除了这些必备知识,作为辅导员还应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待人亲和力以及相应的管理技巧。但是目前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绝大部分的辅导员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准。目前大多辅导员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思政专业、心理学专业偏少,所聘辅导员专业跨度很大,很分散,无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良好的引领工作。

4.准入制度、管理和培训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根据教育部第43号令,辅导员选聘工作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应经过笔试、面试、公示等相关程序进行选拔。派斯学院在辅导员的选聘方面比较放松,没有笔试,只有面试,缺少心理测试和公示环节。在辅导员队伍的管理机制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二是学生工作管理队伍不具备科学性,各个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改善。由于在辅导员队伍的培训上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再加上针对性不强,奖惩制度也不完善,对辅导员业绩的考核标准也不明确,缺乏明确的晋升机制,所以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很难进一步实施。

三、加强派斯学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对策

1.建立科学的辅导员选聘机制。

学院应按照文件要求,高度重视辅导员的准入制度,设立专门的选聘机制。第一,先面向全国进行公开招聘,或者直接通过校内选拔的方式来选拔人才。第二,严格按照职业注入规范来进行招聘工作,严格经过笔试、面试、心理测试等相关程序进行选拔。第三,从多个角度对应聘者进行实际考察。在先进人力资源招聘理念的指引下,邀请业内的各方专家对应聘者的素质进行综合考察。

2.建立多样化的培养机制。

学院可以将辅导员的专业化方向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按照工作内容的不同将其定为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学生事务管理方向、职业生涯辅导方向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向。这样一来便可以让辅导员从自身角度出发,按照自己的工作性质进行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也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提供帮助。

3.建立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学院应通过设立专项课题、年度考评、辅导员技能大赛、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方式为辅导员创造多种形式的施展平台,旨在进一步加强辅导员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处理相关事务的能力,从实际角度提升辅导员的研究水平,从而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创造充足的条件。

4.建立科学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作为学校一方,必须要秉持公正的工作原则,将辅导员的实时业绩进行记录,便于期末对辅导员的业绩进行考核。全方位的考评体系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教师的角度、院党委副书记等多个角度来进行评价,也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出评价的客观真实性。另外,学校的学工部门还会对工作台账等内容进行规范抽查,最大程度的将辅导员的工作状况真实的体现出来。

从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果来看,这种较为完善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对于新时期辅导员队伍朝着职业专业化方向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学校需注意辅导员职称评定条例的制定,尽力完善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工作。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薪资待遇,要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得住人才。

注:

①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244874.htm.

参考文献

[1]胡俊俊,韋瑞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的研究——以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为视角[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71-72.

[2]连选,李玲芝.素质能力大赛视野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10(03):20-23+29.

[3]连选,李玲芝.职业能力大赛对高校辅导员”三化“建设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8(10):82-84.

[4]钟银贞.以赛促建,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7(34):25-26.

[5]舒小立,张小飞.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以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为视角[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0(04):117-122.

[6]熊芬.基于职业能力大赛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研究[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6:1.

作者简介:唐明梅,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就职于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项目简介:该项目是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2018年校级科研项目:基于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的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研究(项目编号:KY20183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