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诗意的课堂教学

2019-04-22 03:07裴先英
关键词:诗意意境散文

裴先英

【摘 要】我们的语文课堂遵循着文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忽视了许多美的价值,忽视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忽视了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为了让高中语文课充满诗情画意,我们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能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出发,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出发,从传承传统文化出发,我们就可以让我们最古老的诗歌贯穿教学设计始终,就让中国的诗歌散发独特的魅力,让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诗意。

【关键词】诗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239-02

我们的语文课堂遵循着文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忽视了许多美的价值,忽视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忽视了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为了让高中语文课充满诗情画意,让高中语文承载着熏陶高中生的审美情操,让高中语文课传承传统文化,我认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少一点枯燥,多一份生动;少一点繁冗,多一点凝练;少一点呆板,多一点灵活,让语文课堂充满诗意。

一、以诗解读散文,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意

我们在散文教学当中,往往会按照常规思路设计,抓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进行设计教学。我们的课堂通常过分强调文本文体特点,会抓住文章的写作线索,然后探究通过散文中的写景写事写人来表达文章的主旨。我认为可以从历史角度去研讨诗与散文源头的共同点,散文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诗歌也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托物言志,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这共同点的角度进行诗与散文的衔接教学,我们课堂的教学充满诗情画意。如写景散文与写景诗有非常相通的地方是借景抒情。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比如我在教学《故都的秋》散文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学的,有两大教学环节与诗歌衔接教学。(一)引入新课时,复习旧知识,展现秋的意境。“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有许许多多有关咏秋的优美诗句。同学们忆读有关咏秋的诗句。(二)在课堂教学重难点突破时,探究作者是如何体现出秋的特点?以诗品文,把握景与情关系,把握写法,品味秋的特点。如观秋色,这些秋天色彩的词语,这色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结合诗文品味。让学生回忆学过关于本散文中颜色的诗句,进行细细品味来解读作者所要写的意境,表达的情感。这个环节“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一切景语皆情语,紧抓诗句——意象营造的意境——情感这个主线,以诗品文,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过去学习过的诗词就数不胜数,如“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月落乌嘀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通过古诗词中色彩的赏析,明确暖色让人感觉到华丽,橙色是最暖色红,黄是暖色红,紫,黄,绿是中性,微冷色,给人感觉朴素。绿色中性,微冷色蓝,紫蓝、绿是冷色极致,类似色彩调诗句的品读及一般诸如此类色彩能渲染出一种特别的情绪氛围,进而取得情景交融的效果。通过诗文的对接与赏析,我们对故都的秋的景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更能理解文中的始终运用的色调是冷色调的。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净,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这些色彩营造了一种充满悲观情调的。清凉的氛围,清净闲暇中透出了落寞,一切景语皆情语。选取这一色彩有力地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冷清孤独。学生还按照的方法依次以诗品读秋听秋声,让学生正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以诗品散文,让整个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二、以诗解读诗歌,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意

在古诗教学当中,我们往往按照常规的思维进行设计教学,知人论世,抓住意象,营造意境,分析诗感情等等。诗歌与诗歌之间有太多太多的共同特点。有的是诗歌中写作对象的相同,有的是诗歌写作主题相同,有的时诗歌写作的技巧相同等等,我们教学当中有时需要善于在同中求异,有时需要异中求同。我比较喜欢群文教学,或者同中求异,或者异中求同。可是我们很多时候,似乎把一篇篇诗歌进行割裂开教学。我们似乎忘记的教学中“最近发展区”理论。其实我们可以从已知知识有效衔接未知知识,有时甚至可以通过已知知识解读,探究未知知识,培养学生解读诗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这样既使学生触类旁通,又有效传承传统文化,又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让课堂充满诗意,岂不是收到一石四鸟的效果?如我在上杜甫的《登高》一古诗时,其中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以诗悟诗,通过学习过意象风,鸟,猿,落木,长江等分析来品读本诗作者要营造的意境是什么,表达的情感是什么。比如在品味解读诗中提到的“猿”。学生们就会联系学过的谢灵运的《登石门最高顶》“噭噭夜猿啼”。郦道元《三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猱欲度愁攀缘”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进行一一分析品味,深刻理解猿啼声嗷嗷,高急之声,似哭似号。闻之令人伤心。古代诗歌中写猿啼时多指哀音。诗人心中的哀怨,愁苦,凄怆,孤寂无以出之,故借猿啼而写出。接着让学生以诗解诗,风,鸟,落木,长江等分析来品读本诗作者要营造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情感。通过以诗悟诗,课堂中更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背诵及品读诗歌的能力;通过以诗悟诗,课堂中更锤炼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通过以诗悟诗,课堂中更富有诗意,传承传统文化更落到实处。

三、以诗解读小说,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意

小说与诗歌问文体特点上相似的地方比较少,然而在写作的对象,写作的主题上就会有相似之处。我们习惯按照小说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进行教学,分析完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一篇小说基本解读完。然而如果我们有时或许可以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从教书育人的角度出发,我们就不只是就小说本身的文本教学而教,也许我们会联系更多教学资源。

总而言之,虽说教无定法,但也贵在得法。如我们课堂教学多一点宽度,课堂会多一点生成;我们课堂教学多一点诗歌语言,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如诗如画。如果我们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能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出发,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出发,从传承传统文化出发,我们就可以让我们最古老的诗歌贯穿教学设计始终,就让中国的诗歌散发独特的魅力,让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诗意。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

[2]《唐诗鉴赏词典》.

[3]《唐宋词鉴赏词典》.

[4]郁达夫.《故都的秋》.

猜你喜欢
诗意意境散文
诗意地栖居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被耽搁的诗意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