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回答

2019-04-22 03:07陈晋捷
关键词:创意个性尊重

陈晋捷

【摘 要】从“尊重学生回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保护想象力”三个方面来证明教师上课,不应太过于“循规蹈矩”,按着预先设置好的标准答案,来否定学生独特的见解。美术课强调愉悦性。让学生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激发孩子们的无穷想象力,教师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大胆展开想象。

【关键词】尊重;引导;个性;创意;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8-0256-01

对于上课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回答出来的答案虽然与标准答案不符,但是也是正确的。结果与教师备课时,预先设置的答案有出入,这时可能会因为这节课的流程设置,教师会忽视甚至否定学生的回答,公布标准答案,以保证课程环节设置“环环相扣”,这种情况多见于公开课,具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在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应当肯定、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各抒己见,教师再进行引导,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

一、尊重学生的回答

现今艺术教育师资不平衡,农村完小忽视艺术教育现象严重。教育选材,宁缺毋滥,师资一时无法匹配齐全。因为师资不够,有些教师身兼数职,本身非专业,及时开展,效果不好。

因为非专业,只能照着网上教案,依样画葫芦。上课提出问题,学生只能回答“标准”答案,没有自由想象的空间,间接磨灭了孩子的创作力。例:引导学生欣赏西方抽象画,让学生展开想象,可是教案中已有预先设置的好的“标准”答案,学生回答出自己的观点,与既定的答案不同,教师否定,并强加概念给学生,只为让学生按着“套路”走,间接磨灭了孩子的创作力。

[1]教师应当让学生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激发孩子们的无穷想象力,教师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大胆展开想象,学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欣赏各类美术作品,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视觉感受、理解能力,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1]当今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美术课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大胆展开联想,再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成果。学习美术最强大的动力是兴趣。美术课强调通过发挥美术特有的魅力,使课程教授的知识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的去激发學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热爱。

例:教师上课师范画,画一条直线,可是由于未借助尺子等工具,画得并不是笔直,提问学生这是什么线段,联想到什么。学生答:波浪线。师立刻否定答案,公布“标准答案”直线。学生回答的就是眼睛所看到的,学生对于不同的线段有着不同的联想,教师急于否定,明显是不恰当的。刻板的教学与以生为主的教学如同“书法”与“写字”的区别,前者具有思想性,表现力,是富有创造性,独特个性的东西,后者只是躯壳,徒有其表。

教学应当以生文本,注重孩子们创造力的培养,在孩子的天真幻想中进行引导,使之在不缺乏创新和独特个性的前提下,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更好的讲美术课的魅力释放。不断开阔视野,拓展孩子们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三、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见解,关注每个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和发展,做到因材施教。部分农村完小因为师资问题导致艺体学科无法正常开展,再加上部分家长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够,本身文化素质不高,长期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略了孩子想象力的培养。农村完小教师在师资不均衡的情况下,要因地制宣,灵活地选用适合本地美术教学条件的教学方法,努力开展艺体课程,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要特别重视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美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体现中国特色,也要包含经典的外国美术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不断的提升孩子们的想象力,保护孩子们的想象力。

爱上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回答,爱上孩子们无拘无束的想象,爱上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创造力。[2]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激情地把课本知识从一个脑袋里装进另一个脑袋里,而是老师与学生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只有当每个学生从教师那儿得到“活水”,他们的创造力才能发挥出来。课堂是学生感到追求成为梦想家的第一个摇篮。教育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它是一门艺术!试着走进孩子们,在彼此交谈的言语中,感知孩子们的思想,引导他们不断去创造,不断去探索,放开手,意味着能让他们飞得更远、更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5.

猜你喜欢
创意个性尊重
纸品手工艺术创作技法浅析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