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超声造影对老年人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诊断价值

2019-04-24 06:07夏琼危安张艳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胃窦内径反流

夏琼,危安,张艳银

(湖南省人民医院 超声二科,湖南 长沙 410005)

十二指肠胃反流指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内的现象。当十二指肠胃反流时间延长或反流量增大情况下,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胃引起胃黏膜损伤[1-2],其为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ogastric reflux,DGR),也称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胃反流程度与胃部炎症反应存在正相关[3]。高浓度胆汁反流可增加肠化生的发生风险,其与癌变有关[4-5]。胃超声造影动态观察十二指肠胃反流情况,提示是否有DGR[6]。本研究旨在探讨胃超声造影在老年人十二指肠胃反流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确诊胆汁反流性胃炎或者是胃镜确诊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32例作为DGR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72±3.6)岁。胃镜诊断标准[7]:①胃黏膜水肿充血或脆性增加。②胃镜置入胃内静止1 min后,仍可见返流;③胃黏液或胃黏膜有胆汁染色。临床诊断标准:①无行胃大部分切除等手术; ②无胃壁增厚、胃溃疡及胃癌等病史;③有腹痛、腹胀等胃部不适;④予以抑制反流和保护胃黏膜药物、胃肠动力药物等病因治疗4周后,患者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缓解甚至消失[8-9]。另选同期本院无胃部疾病史、手术史及无腹痛腹胀等任何胃部不适的志愿者2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15例;年龄60~89岁,平均(71±3.2)岁。所有胃超声造影均由两名高年资超声医师完成。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EPIQ5超声仪(荷兰飞利浦公司)和日立ALOKA超声仪(日本日立株式会社),探头频率为2~5 MHz。

1.3 造影剂使用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

患者上午空腹检查,检查前禁水、禁食>8 h。成人每人1包助显剂,开水冲泡成约500 ml糊状,口服使胃腔充盈后立即检查。

1.4 检查方法

患者平卧位,探头放于剑突下向左肩方向倾斜,显示贲门与食管腹腔段呈鸟嘴样,观察贲门口的内径及是否有反流;然后把探头置于左侧腋中线、脾门位置,观察胃底胃壁有无增厚、黏膜是否连续,胃底静脉是否有扩张等病变。再嘱患者呈右侧卧位,探头放于左肋缘下,然后位置不变而探头逐渐逆时针旋转,依次观察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及十二指肠情况。观察胃壁有无增厚、隆起、溃疡及幽门口反流情况,在胃窦-十二指肠长轴切面测量幽门口内径和观察幽门口有无反流。检查十二指肠、幽门时,可采取3个切面:①对于体型较瘦的患者,采取右侧卧位胃窦-十二指肠长轴切面,能清晰显示幽门管;②平卧位右肋间胆囊颈切面,显示胆囊颈部时,其内前方可见胃窦-十二指肠长轴切面,能清晰动态观察幽门口有无反流;③平卧位右上腹切面,探头放于右肋缘内侧,嘱患者吸气,探头适当加压,可显示胃窦-十二指肠长轴切面。

1.5 观察指标

常规观察胃壁及胃腔的情况,重点动态观察幽门及十二指肠情况,判断有无反流。胃窦-十二指肠长轴切面上测量幽门口内径,观察和记录幽门口的反流次数、反流时间段。每名患者观察时间均 为5 min。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绘制ROC曲线,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年龄构成比较

两组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3,P=0.521)。见表1。

表1 两组年龄构成比较 例(%)

2.2 两组幽门口内径、反流次数及反流时间段比较

两组幽门口内径、反流次数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5 min内反流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8,P=0.000)。见表2、3和图1、2。

表2 两组幽门口内径、反流次数比较(±s)

表2 两组幽门口内径、反流次数比较(±s)

组别 n 幽门口内径/mm 平均反流次数DGR组 32 8.14±1.14 5.05±0.95对照组 26 6.25±1.29 2.58±1.27 t值 10.919 11.287 P值 0.000 0.000

表3 两组5 min内反流时间段比较 例

2.3 ROC曲线各指标诊断价值分析结果

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各指标诊断价值分析结果,两组幽门口内径、反流次数及反流时间段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幽门口内径、反流次数及反流时间段对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具有诊断意义。见表4和图3。

图1 对照组幽门声像图

图2 dGR组幽门声像图

表4 ROC曲线各指标诊断价值分析结果

图3 幽门口内径、反流次数及反流时间段分布的ROC曲线

3 讨论

目前临床诊断十二指肠胃反流的方法较多,有胃镜、组织活检、胃内pH24 h动态监测及24 h胆汁反流监测等。因缺乏统一的金标准,目前仍以胃镜为主,也有通过服用钡餐利用X射线诊断该类疾病。有研究表明,胃镜检查加上病理检查能提高十二指肠胃反流的诊断率[10]。胃镜下可见黏膜表面附着胆汁,观察十二指肠内容物从幽门逆流入胃内等表现,病理活组织检查提示胃炎存在等。胃镜检查时,插镜时的机械刺激导致受检者恶心、呕吐等不适,使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造成假阳性;DGR为间断发生,胃镜检查观察时间短,有时不能发现DGR,且插入镜子时一些受检者紧张,可发生幽门痉挛,使DGR不能出现,造成假阴性。另外胃镜检查是有一定创伤性的检查。很大一部分患者对胃镜检查有惧怕心理,尤其是老年人。患病时的老年人心理比较敏感,有抑郁、悲观心理[11]。如加做胃镜等侵入性检查,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且有些老年人有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不能耐受胃镜等侵入性检查。有学者认为,胃pH联合胆红素监测是诊断DGR最准确的方法[12-13]。而胃内pH24 h动态监测法虽可持续监测,但却因为探针位置及胃内pH易受其他因素影响等而产生误诊情况。国外学者认为,联合应用胃内胆汁酸检查和核素显像可提高DGR诊断,但这些技术要求高,临床难以普及[14]。临床诊断十二指肠胃反流的相关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研究运用胃超声造影方法,服用超声助显剂,使胃腔充盈。造影剂不仅清除胃腔内黏液、气体对图像的干扰,还可清晰地显示胃壁层次结构;同时,也能清晰显示胃周围毗邻脏器和组织,能发现胃周边组织病变[15]。造影剂相在胃腔停留时间较长,操作者检查时有充足的时间检查。

有学者认为,幽门管内径的诊断界值为4.25 mm[16]。也有人认为,十二指肠胃反流组幽门口内径(8.42± 1.21)mm、反流次数(7.63±1.01)次及平均反流时间(5.81±1.02)s[6]。目前为止,临床还无统一的超声造影诊断十二指肠胃反流次数、时间及幽门口内径的诊断临界值。本研究样本量小且研究对象是老年人,需大量临床实验及各个年龄段的临床数据进一步明确胃超声造影诊断其临床诊断值。

综上所述,胃超声造影无创性、简便易行及可重复性好,更容易被老年人接纳。其为临床对老年人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提供新的有效检查方法。

猜你喜欢
胃窦内径反流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构建德阳地区健康儿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的研究#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先天性胃窦隔膜超声图像特征分析
“三焦竭部”理论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非酸反流引起胃食管反流烧心症状的特点
经腹胃充盈超声造影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障碍的价值探讨
超声诊断中晚期胃窦癌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