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真题,促提升
——二轮复习中两道相似高考题的解答探索历程

2019-04-24 07:48广东林国红
教学考试(高考数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准线高考题焦点

广东 林国红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每年都有不少的优质高考试题,这些试题都是命题专家精心设计的杰作,凝聚了命题专家的集体智慧,具有权威性、示范性与借鉴性,值得我们去品味.要充分认识高考题所蕴含的价值,挖掘高考题的多种功能,发挥其内在作用,并以此来促进教学,活跃学生思维,提高教学功能与复习的效率.

笔者在今年二轮复习中,把2018年的一些高考题引入到复习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其中在抛物线的复习专题中,两道相似高考题引发了学生思考,经过相互交流讨论,最终在师生的探讨中解决了问题,并使学生的思维方向得到了升华.对此复习课的过程,笔者记忆犹新,特意成文,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一、题目1的解答与分析

题目1.(2018·全国卷Ⅲ·理16)已知点M(-1,1)和抛物线C:y2=4x,过C的焦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C交于A,B两点.若∠AMB=90°,则k=________.

解法一:因为直线AB经过抛物线焦点,且斜率为k,显然k≠0,并易得抛物线的焦点为F(1,0),设直线AB的方程为x=ty+1,A(x1,y1),B(x2,y2).

由韦达定理,有y1+y2=4t,y1y2=-4,

=(t2+1)y1y2+(2t-1)(y1+y2)+5

=4t2-4t+1

=(2t-1)2=0,

点评:本解法是利用韦达定理进行整体代换,这是解析几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直线方程有多种设法,依题意为了计算方便而定,对于∠AMB=90°,可用向量的数量积,也可以用斜率之积来转化计算.从反馈来看,多数学生是采用了此法解答,说明在复习时应该立足基础,强化通性通法.

解法二:如图,设AB的中点为E,过点A,B,E分别作准线l:x=-1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1,B1,H.设A(x1,y1),B(x2,y2),E(xE,yE).

由梯形的中位线定理与抛物线的定义可得,

同时点M(-1,1)在抛物线的准线l:x=-1上,所以有|ME|≥|HE|.

解法二是一个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在评讲完解法一后提出的,并指出该解法是基于抛物线中的一个常见的结论:如图,设AB是过抛物线C的焦点F的弦,则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必与抛物线C的准线相切.相对于解法一,解法二更简洁,运算简单,当然也更巧妙,只有少数同学想到此方法,在评讲完后,多数学生也能理解此法.

点评:①解法二的思路来源是人教A版选修2-1第81页“复习参考题”B组第7题.这再次提醒我们:高考试题有“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教材.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是经过编者精心设计的,具有典型性的范例作用,大多都蕴含着深刻的背景、丰富的数学思想,所以高三的复习应立足于教材,对教材中有潜在本质规律的材料、例题、习题进行归纳、类比、拓展,充分挖掘,将其价值发挥出来,从而实现教材教学功能的最大化、最优化.

②解析几何问题的本质是几何问题,它们本身就包含一些重要的几何性质,如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几何性质,往往可以避开烦琐的代数运算,使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到简化,而且解法简洁优美,更好地揭示这些问题的几何本质.因此对于解析几何问题,要紧扣其中关键几何要素,将解析法与平面几何方法相结合,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解法.

二、题目2的解答与分析

题目2.(2018·全国卷Ⅱ·理19)设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过F且斜率为k(k>0)的直线l与C交于A,B两点,|AB|=8.

(Ⅰ)求l的方程;

(Ⅱ)求过点A,B且与C的准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解:(Ⅰ)设直线l的方程为x=ty+1,A(x1,y1),B(x2,y2).

由韦达定理,有y1+y2=4t,y1y2=-4,

根据抛物线定义,|AB|=x1+x2+2=t(y1+y2)+4=4t2+4=8,解得t=±1,又因k>0,所以t=1,从而直线l的方程为x-y-1=0.

点评:很多高考题是教材例题、习题的组合、加工、引申、拓展和类比,这充分体现教材是高考试题之根,问题(Ⅰ)的背景来源于人教A版选修2-1第69页例4.直线l的方程求法与题目1的解法一是一致的,也就是考查抛物线焦点弦的相关基础知识,这充分说明在复习时要抓基础,突出知识主干,紧扣高频考点.

由题目1的解法二,易知,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C的准线相切.

于是,所求圆的方程为(x-3)2+(y-2)2=16.

由于在题目1中刚讲解完毕:以抛物线焦点弦AB为直径的圆必与其准线相切.多数同学已对这一个结论谙熟于心,所以很快得到上述解法,同时感叹这个结论对解题有很大的便利.

鉴于学生对上述解法没有质疑,笔者进行第一次引导:这是一道解析几何大题,如此简单就解决了,会不会有陷阱?经提示,多数学生仍坚持解法正确,一部分学生认为有问题,但说不出为什么.双方坚持不下.于是进行第二次引导:以抛物线焦点弦AB为直径的圆必与其准线相切.反之,过点A,B且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的圆是否一定以AB为直径?这引发学生的激烈讨论,并翻教材选修2-1进行探求,经过一番交流,形成初步共识:过点A,B且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的圆不一定以AB为直径.那么,如何解答问题(Ⅱ)呢?学生陷入思考,思路受阻.笔者又进行第三次引导:利用数学软件,作出符合题意的圆,有图有真相!从图中思考.结合图形,多数学生能由圆与弦AB,联想到在圆中最常见的垂径定理,顺利得到了以下正确的解法.

于是直线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2=-(x-3),即y=-x+5.

因此,所求圆的方程为(x-3)2+(y-2)2=16或(x-11)2+(y+6)2=144.

点评:由于学生没有认真分析,看着题目相似就直接套用同样的结论进行解答,导致出现错误.这深刻提醒学生,应用定理、结论解题时一定要看清结论与定理适用的条件,不能乱用、错用.

三、深化思维,类比拓展

在比较分析完两道考题,总结解法后,又有学生提出,以抛物线的焦点弦为直径的圆必与其准线相切.而抛物线、椭圆与双曲线同为圆锥曲线,那么椭圆与双曲线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性质呢?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说明学生会思考,会类比联想,数学思维得到了提升.于是师生又展开探究,参照题目1的解法二,得到了椭圆与双曲线的相应结论,并有统一的证法.下面以椭圆为例给出证法.

证明:如图,设椭圆的焦点为F,对应的准线为l,椭圆的离心率为e,过焦点的弦为AB,分别过点A,B作准线l的垂线,垂足为C,D.再设点A到准线l的距离为d1,点B到准线l的距离为d2.

因为0

由上述证明,易知:①当e=1,即当圆锥曲线是抛物线时,r=d,所以圆P与准线l相切;②当e>1,即当圆锥曲线是双曲线时,r>d,所以圆P与准线l相交.

点评:圆锥曲线一般有着类似的性质,对某种圆锥曲线的性质进行类比与拓展,让学生感受圆锥曲线性质中内在统一的和谐美,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能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小结反思

两道相似的高考题通过师生的探索,其中经历求解,类比,存疑,析疑,交流讨论并寻求正确解答,再类比提升的过程,最终较为圆满地解决了问题.整节课题量虽少,但内容充实,对抛物线的重点题型进行分析,突出专题复习的针对性.学生对于抛物线中的通性通法、常用结论、数形结合、转化与类比思想等方面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课堂复习效果很好.

高考题在命题角度、题量、题型、难度等方面都进行了充分考量和精心设计,是最好的检验题.因此,在高三的复习阶段,师生要多“品真题”,通过对高考真题的研究与练习,充分挖掘做题过程中反映出的知识点掌握方面的缺漏,对学习大有裨益.在做题过程中不断总结和体会,理解命题专家的思路,知道他们是怎样设置“陷阱”的.所选择的历年高考题要有典型性,要能辐射到多种思想方法,或能起到构建知识框架的作用,或能揭示一般性的解题策略等等,并且要注意对高考题进行适当的发散研究,达到深化认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准线高考题焦点
再探圆锥曲线过准线上一点的切线性质
焦点
一道2021年高考题的四种解法
一道高中数学联赛预选题的再探究
两道高考题的整形处理
一道2017年高考题的解法与推广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等差数列各项绝对值的前n项和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