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常态:您准备好了吗?
——对新时代教育再出发的一点思考

2019-04-25 13:02李赠华深圳市宝安区共乐小学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常态时代评价

李赠华/深圳市宝安区共乐小学校长

2019年,共乐小学拍摄中国首部校园童话电影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首次详细阐述中国经济“新常态”,同时指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教育,曾经私塾学习是常态;曾经科举考试是常态;曾经应试教育是常态;曾经班级授课制是常态。但是今天,历史的车轮驶入新时代,教育的常态已然也在发生悄然、必然的变化。我们必须清醒认识、主动适应、大胆革新,在新时代新教育新常态中走出一条新路子。

教育底线新常态——重在思政教育回归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无论强大还是弱小,都毫无疑问、坚定不移地培养自己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没有谁愿意培养国家或民族的叛逆者和掘墓人。也就是说,重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所有国家和民族摆在第一位的教育底线、红线。这是一场长期的阵地战,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将誓死捍卫,谁也不愿意丢失一方一寸土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这不是教育目标的拔高,而是教育底线的回归,是对过去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折射出来的大中小学教育问题的矫正。不能否认,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取得了辉煌、巨大、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不能回避,在这个过程中,在中小学教育发展道路上,同样走了不少弯路,出现了一些偏差,甚至出现了一些错误。淡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其中一个必须正视、迫切需要矫正的过失。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如何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如何为强国奠基,根本的底线就是全面实现“少年智,少年强”。我们必须努力做到史家教育集团王欢校长所说的那样,“让家国情怀成为新时代育人起点”。

教师队伍新常态——需要优质人才担纲

最近,深圳招聘教师一事,接连火了好几把,火得有点让人来不及缓一口气。最早火起来的是深圳中学,去年他们晒的一份入职新教师名单中,齐刷刷的是清华、北大硕博们。最大的火是今年龙华区教育招聘“诱惑”惹的:“年薪本科生26万+,研究生28万+,五险一金,全日制博士奖励20万,优秀毕业生奖励3-8万,优先申请人才住房、长租公寓,全年带薪休假165天+。”消息一出,“秒亮”大江南北。果然,这次龙华区400余个教师岗位,最终吸引了近3万人报考,招聘结果更是引人关注,全区共“收入”清华、北大毕业生74人,其中博士22人,另有中央美术学院等专业院校23人。最集中的一场火,是南山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晒出的拟入职名单引发的。该学校本次招聘的19名入职教师中,引进了清一色的清华北大硕博,消息发布当晚,阅读量突破3万。

深圳教育怎么了?基础教育犯得着用此“牛刀”吗?深圳有钱就要如此任性吗?确实,很多人不理解,不认同,不支持。

这真的只是一种“闹剧”、一种“作秀”,甚至是一种倒退吗?清北硕博们投身基础教育行列,真是大材小用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事实上,博士当中小学教师,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据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市十一学校早在2011年就拥有来自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博士58人。同样,关于这一现象的讨论也一直有之。去年,《北京青年报》的《博士当中学教师:是大材小用还是人才浪费》一文,就曾引发一阵热议。我个人仍坚持的观点是,博士当中小学教师,是教育制高点的回归,是新教育的一种新常态,甚至会成为我们今后的新常识。

2019年,共乐小学拍摄中国首部校园童话电影,图为学生的剧照

这种回归,是时代的召唤,历史的必然。未来的教育,一定会迎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发展机遇,也必将担当越来越重大的历史使命!不可否认,过去的几十年,教育的现代化在信息化的推动下整体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和深远变革,那是工具和技术的力量。但是,走向未来的教育制胜点,必将不再是工具与技术了,而是大写的“人”,尤其是教师这个队伍的“人”!

这种回归,是国家的意志,民族的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教师地位“特别重要”:“兴国必先强师。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教育质量新常态——满足更高需求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教育,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怎么样的教育需求和教育水平。

党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教育,必然水涨船高;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过去以“落后生产力”为基点的教育目标、模式、方法、策略、内容、效益、评价,等等。都将成为过去式。走进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必须全面审视,全方位治理。对此,北京市十一学校的总校长李希贵先生看得准,更看得远。

教师是谁?这是一个基石性问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知识分子最大的群体”。但是,李希贵校长提醒我们,在当下社会,在未来社会,教师还敢那么自信杠杠地说是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吗?看看四周,还有多少人不是知识分子了呢?还有多少人不是脑力劳动者?又有多少人已是高知分子了呢?他还说:“北京市十一学校教师的整体学历是比较高的,但还是比不上学生家长们的学历水平。我们非常有必要重新审视今天的教师职业。”

“行走的共乐”走进深圳改革开放展馆

教育何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早已告诉我们,人类具有一些先天需求,这些需求都是按照先后顺序出现的,当一个人满足了较低的需求之后,才能出现较高级的需求,即需求层次。各种基本需要的出现一般是按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顺序。不用说,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肯定不再只为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而服务了。新时代新教育已然要为人们更高需求——社交、尊重、自我实现服务了。社会整体和公民个体要求教育高质量发展正成为新的常态。教师群体必然从过去的高位优势中消退,却又必须向高质量满足高层次需求迈进,这确实是今后长期的、艰辛的挑战。

育人方式新常态——构建共同体育人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2017年,习近平主席正式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大楼发表的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命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深刻、全面、系统地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清晰勾勒了中国方案和行动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载入安理会决议,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以共同体的方式协作、共享、发展,正成为全新的人类发展新常态。

共同体,是指有共同目标、共同价值,共建过程、共享利益的群体、组织或团队。教育,一头牵着社会、家庭、学生,另一头牵着政府、学校、教师,最应该、最需要、也最有可能建构成命运共同体。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基本形成多方参与、齐心协力、互相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

但严格意义上说,基于教育的命运共同体并没有真正形成。

目标不“共同”。我们普遍认同教育必须“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但更多只是口号式的存在,双方或三方之间,在目标、理念、方法等方面,多数是割裂的,不少是对立的,相互指责、推卸责任的也不在少数。

价值不“共识”。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国家、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定位、目标,很多家庭是忽视之、偏离之,甚至反对之。在他们眼中,唯分数、唯名校的追求,还是比较严重。

资源不“共享”。家长、社会是巨大的教育资源宝藏,但学校、教师与他们之间因机制、利益等种种原因,仍很难平等、坦诚地共享、协作。

过程不“共育”。很多家长,要么操之过急,根本不顾及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发展规律,拔苗助长,全天候填鸭;要么当起“撒手掌柜”,以顾不上、管不了为借口,对孩子的成长与学习不闻不问。

质量不“共乐”。每一位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是最大的、也是最好的教育质量。但是,有数据表明:为孩子的学习感到压力山大的家长占大多数;迫于各种压力而不愿意从教,找不到职业获得感的教师,比例不小;学生中感觉课业负担过重,感觉学习没意思,不愿意学、不想学的现象令人担忧;社会归咎教育出了问题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促进育人共同体真正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全国各地都相继制定了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当然,这种尝试与探索,因为与学生的升学切身利益关联,实施过程如何不走样,如何真正引导全社会接受并成就新时代的成才观,是一个重大的命题。

学习方式新常态——走向个性与综合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此次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此次改革细化了六个具体目标,其中明确指出:“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

可见,认识自我,学会选择,选课式的“自”学习和综合性的“大”学习,将成为新时代学生学习的主流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新常态。“我快乐,我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有望真正落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全新写照。

学生“自学习”,将改变学校的教育功能,改变学校传统的存在感。学生更多的知识学习,包括兴趣特长的培养,会在网络上进行,会在虚拟的空间中进行。学校将被迫淡化教学功能,而侧重教育功能,以帮助学生完成在网络和虚拟空间中无法实现的学习,成长与发展人的社会性,引导他们“学会做事、学会相处”。

学生“自学习”,将改变课堂教学文化。“满堂灌”“满堂问”将彻底被赶出市场。单一的学习内容、单一的学习方式,也将被彻底否决。未来的课堂学习,将以“学习超市”与“学习社区”的形式呈现,学生个体或团队则以“用户”的身份自定学习单,自选学习方式。教师的职责更多是“多元化学习”背景下的服务者或参与者。

此外,传统的分科教学,必然被更多项目化、综合性的“大”学习打破,并逐步替代。分科教学,最大的弊病就在于从学科专业的角度来分解与分配不同年级的学习目标,其路径指向实质上是培养“专业的人”,如,语文的专业人才、数学的专业人才、体育的专业人才,这与事实上普通大众最终都不可能成为“专业人才”就形成了一对浪费极大的矛盾,这也就“造就”了一大批学而无用的知识,浪费了许多学而不用的宝贵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内容的不断立体化,未来学习将越来越淡出学科单一化、教师单一化、空间一极化,而走向学习主题化、教学团队化与时空交互化。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的“全课程”、深圳南科大教育集团实验二小的课程整合等,都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教育格局新常态——走向“自”时代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命运,提升了人类质量,同时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效益化也成了“工业标杆”。进入到数字时代、信息化时代,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效益化似乎又成为“工业后遗症”。于是,自时代呼之而来,应势而生。

自时代,发端于自媒体。自媒体(英文名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种媒介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优势,使新闻自由度显著提高,传媒生态发生前所未有的转变。自媒体的壮大,迅速拉开了“自时代”的序幕。随之而来,各种创客、自组织、自平台、自课程、自适应等应运而生。

必然地,人们开始更多从“自”和“我”的角度重新审视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人类思维、生存、生活、创造等方式都将面临颠覆性的重建。

当教育遭遇“自时代”,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责、权、利必将重构新的规则与体系。

其一,家庭教育回归。最近,有一位特级教师宣称:学校教育再好,也不过是家庭教育的补充。且不说这一论断是对是错,但这肯定是新时代家庭教育强势回归的强烈信号。事实上,随着“自时代”赋予公民的自由与权利不断壮大,“孩子的教育我说了算”的教育观越来越成为众多家长的现实追求与心态写照。家长正在向学校、教师发起一场无声而激烈的“教育主导权”的争夺战!他们关注学校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涉及面越来越广,干预的时机越来越早,干预的强度越来越大。家长这种对孩子的“自”教育的觉醒与崛起,必然打破过去学校教育一统天下的格局。

其二,社会教育多元。如果说自时代中家长向学校、教师发起的是教育主导权的争夺战,那么,社会就将向学校和教师发起一场关于教育的阵地争夺战。这种对学校教育权威的挑战,或者说是学校教育资源的填补,早已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撇开传统式的线下培训平台不说,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社会化在线平台,免费的、收费的各种平台、网校、云课堂,正在教育阵地战中奋力地开疆拓土,甚至迅速地向学校教育“大挖墙角”,把一批优秀的在职教师“拉下水”,拢入其怀抱,拉进其战队。前几年,一节时薪1.8万元的在线教育课,在全国上下引发起轩然大波,且不说其是否合理、合法,这一节课至少把几千个学生、把在校的学习拉到了这一社会平台上来。这种冲击是何等之厉害!

教育评价新常态——发现每一棵树

在工业时代,石油当之无愧是人类进步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智能时代已来,人类进步与发展的下一桶石油是什么?在哪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下一桶石油,下一座宝藏,就是数据,无处不在的大数据!

大数据已经撬动了世界的方方面面,从商业科技到医疗、政府、教育、经济、人文以及社会各个领域,包括我们生活中如空气一样不可或缺的文字、图片、方位、沟通,甚至是思维过程,等等。而与其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对个人、社会一切行为进行数据化处理也从未如现在这般简单、便捷、精准。正如《大数据时代》作者迈尔·舍恩伯格所说,“一旦世界被数据化,就只有你想不到,而没有信息做不到的事情。”“把各种各样的现实转化为数据,对今天的我们而言也许是新奇而有趣的,但在不久的将来,这将变成如同吃饭睡觉一样与生俱来的能力。”

时下教育流失最为严重的,不是理念,不是人才,而是庞大的数据,关乎一个个鲜活生命成长的真实的庞大数据!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评价我国教育目的是否优质达成?传统的做法,简单一点可称之为“森林式”评价,即以“建设者和接班人”整体的优质达成度为依据,具体体现在追求升学率、毕业率、优生率,等等。这种评价,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严重偏离了教育公平的本义——教育公平不仅要“教育机会公平”,更需要“教育结果公平”!这对于今天“个体终端化”的社会时代来说,是严重滞后、严重掣肘的。

教育成功与否,不是面上的光彩,而是个体的精彩。如果“里子”——每一个个体都因教育而健康、快乐、全面发展,那么“面子”——教育的整体(从班级到省市、全国的大大小小区域)就一定会光彩亮丽!为此,我们应尽快确立“树木式”学生评价机制,以“建设者和接班人”个体的优质达成度为依据,全面真实地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用李希贵校长的话来说,教育的真义就是要努力“发现那棵树”!

“树木式”学生评价,在过去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并非全然不存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不是不认同这种评价的意义,这种评价之所以没能成为主流,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问题是多方面的:目标偏离,现行的学生评价主要目标是甄别与选择,而非诊断、激励与引导;工具单一,多数教师评价学生的工具只是一本薄薄的成长手册;流于形式,学生评价只是班主任期末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式工作(个别甚至还由学生代劳);依据模糊,评价学生最多是学习测试和模糊的日常观察;效果低微,教师给出的评价,多数只是学生眼中的一纸空文。

造成这诸多问题的深层原因:除了教育体制使然外,主要是学生评价的操作难度巨大,这正是我们今天最应该正视、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因为要想真正全面真实地从德、智、体、美等方面评价每一个学生,就必须把每个学生在每个阶段的、不同种类的活动和项目中的原生态的表现都收集起来加以分析,而这绝不是一位教师,或者一所学校想完成就能完成的。

但对于今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信息化推动的评价技术、手段、平台的现代化,让教育评价变得简单而精准,大数据技术运用,必将为“树木式”评价带来极大的便捷和广泛的依据。

教育新常态已来,您准备好了吗?我们必须自觉、努力打破过去各种思维惯性,重新出发,向新而进,迎新而上。

猜你喜欢
常态时代评价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以德树人 推进学雷锋常态化
努力推进青少年普法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