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减负”的精心选题策略

2019-04-25 05:48内蒙古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9年2期
关键词:减负错题选题

内蒙古

鲍波尔曾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高考复习中普遍存在“题海战”“满堂灌”的现象,学生跳进“题海”难以自拔,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分析、挖掘、整合、深加工、再处理等。现行高考命题方向是考查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习题的训练,而题量一定要适度,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用成题、套题,而要跳进“题海”精心选题、组题(因为目前大部分高中生物教师还不具备编制原创试题的能力),从而使习题教学有目的性,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笔者总结了五点选题原则,供同行参考。

1.基于联系生活的选题——素养立意原则

生物学素养主要是指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活动和个人决策时所需的生物学概念及科学的探究能力等。学习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奥苏伯尔认为,要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学习者必须把新知识与已有的概念联系起来,使它们发生相互作用。因此选题时可将与生活有联系的试题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

【例1】正常情况下,人的血糖含量维持在90 mg/dL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图1 血糖浓度变化

A.运动初期血糖浓度下降,是由于血糖进入细胞,通过细胞呼吸产生乳酸、ATP造成的

B.在1.8~4.5 min内血糖浓度上升,这种变化满足了运动时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C.在4.5~5.0 min内,引起血糖变化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D.9 min后血糖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这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参考答案】B

【分析】此题考查人体的血糖调节及细胞呼吸。选择本题作为练习题的原因,一方面是这道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是学生头脑中原本就有关于血糖、糖尿病等的了解,容易与新知识建立起联系。

2.基于四种能力的选题——能力立意原则

许多人都认为学习生物的关键是背诵,然而通过对高考题的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高考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查越来越少,对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要求生物学科培养学生四种能力: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高考题命题依据很大一部分是从考查学生这四种能力出发。这就要求教师在选题时尽量减少需要“死记硬背”类的试题,多挑选考查学生能力的试题。

【例2】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和机体受到高温侵袭或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蛋白质(如HSP60、HSP90等),它们具有多种功能。请回答:

(1)当细胞受高温刺激时,HSP迅速地被诱导出来,以避免细胞结构被破坏,这表明生物的性状是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如图2表示HSP60发挥作用的示意图,据图推测 HSP60 所起的作用_______。

(3)癌细胞能在体内“恶劣环境”下存活的关键是其 HSP90 比正常细胞的含量_________,这提示我们在开发增强化疗和放疗效果的药物时应考虑__________。

(4)当细胞癌变时,会产生正常细胞原本不具有的蛋白质,它可引发免疫反应,在此过程中,热休克蛋白参与了识别作用(如图3)。

图3

①图中甲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a 表示 T 细胞的_______过程,清除癌细胞的免疫方式是_______。②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纯化图中的_______。

【参考答案】(1)基因和环境 (2)促使多肽链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3)多抑制HSP90的活性 (4)①吞噬细胞 增殖分化细胞免疫 ②热休克蛋白-抗原复合体

【分析】笔者对该题进行了具体划分,统计并分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对能力要求的考查情况(见下表),通过本题,可以综合训练学生的四种能力。

表 例2的知识点与能力要求的统计情况

3.基于教材为本的选题——回归教材原则

高考的指挥棒效应仍在发挥作用,教学中脱离教材、以题代教的现象频频发生。教材是高考题的素材来源和主要依据。利用试题与教材的契合点,精心选题、回归教材,实现试题的“高起点,低落点”。

【例3】如图4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4 HIV和T细胞浓度变化

A.Ⅰ曲线可代表HIV浓度

B.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也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C.浆细胞识别HIV后才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D.第1年HIV下降的原因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答案】C

【分析】图4在人教版教材必修3的第36页资料分析中,教师通过此类练习可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搞题海战术已经不适应当前的高考,高考复习一定要注重教材内容的挖掘,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节决定成败。

4.基于经典习题的选题——典型性原则

日常练习中,笔者建议教师以搜集整理历年的经典题为主,因为经典题既能考查学生的四种能力,又能紧贴教材。选择习题时,必须注意要选取融知识性、思考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习题。利用时可以对题型进行适当的改变,避免年年重复,同时遵循“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原则。

5.基于错题的选题——错题重现原则

错题整理、错题重现是笔者所在学校这几年一直在坚持做的工作。有研究者对整理错题的原则进行归纳,其原则是要具有自主性、代表性、监控性、自含性。教师可以依据以上几点对学生整理错题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定期批阅学生的错题本,把共性问题整理下来,以便日后的训练再次使用。错题本可以反映和记录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薄弱环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复习更有针对性。错题重现原则可以避免学生犯同样的错误,起到警示的作用。

总的来说,教师在选题时,有些题可以大胆的舍弃,比如重复的题、偏题、难题、怪题、有争议的题、违背科学原则的题等。只有教师跳进题海,才能让学生跳出题海。循着以上选题策略,教师不再进行单调的习题讲解,而是从能力考查的角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及课堂教学,减轻学生的负担。教师从培养学生四种能力的角度出发,精心选题、组题,实现了课堂上教师轻松地教,学生快乐地学。通过精心选择体现“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的生物试题引领学生探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减负错题选题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