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效果分析

2019-04-26 06:44黄映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50期
关键词:宫腔镜麻醉腹腔镜

黄映容

(贵港市港北区人民医院手术室,广西 贵港 537100)

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1]是临床上治疗妇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案,此种治疗方案的主要优点在于手术对于患者造成创伤较小,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较短。相关的研究报道显示,患者在围术期予以优质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手术的相关数据。对此,为研究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选取80例我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情况有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患者,共80例,按照计算机随机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3~51岁,平均年龄(41.7±3.4)岁;病症类型:11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7例浆膜下肌瘤患者,13例患者患子宫内膜息肉以及9例子宫内膜增殖症患者。观察组患者年龄22~49岁,平均年龄(40.3±5.1)岁;病症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9例,浆膜下肌瘤患者1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4例以及子宫内膜增殖症患者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症类型、年龄分布情况等相关数据,发现差异不具备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入院后,对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同的治疗,随后将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观察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⑴术前护理: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询问,同时相关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具体手术知识,使患者对于手术具备一定的了解,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同时针对患者存在的抑郁、烦躁等相关情绪,护理人员需要通过相关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疏导[2]。巡回护士在手术前需要对相关的手术器械进行严格的检查消毒,保证相关器械不存在遗漏或消毒不完全的情况。

⑵术中护理:术前30 min,巡回护士需要对手术室温度、湿度等情况进行相应调节,随后在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配合麻醉医师对患者进行麻醉,并帮助患者调整体位[3]。在手术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酌情进一步加用麻醉药物。器械护士需要在手术前20 min,将相应的手术器械及设备进行摆放或调整,并于手术过程中,根据手术进程或医生指示及时传递手术器械。

⑶术后护理:在患者麻醉清醒阶段,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相关情绪进行安抚,避免患者出现浮躁等不良情绪,同时嘱咐患者合理用药、健康饮食并保证充分的休息,从而促进后续的恢复情况[4]。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及心理状况进行统计记录,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及评价。手术相关情况包括:痊愈情况、治疗配合度、麻醉苏醒时间及护理满意情况,痊愈评定标准:患者的相关生命体征处于正常水平,相关症状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手术配合情况:患者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手术视为配合。患者心理状况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15.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患者治愈率及治疗配合率采用%表示,通过x2检验;麻醉苏醒时间、SAS评分及SDS评分、护理满意度采用(±s)表示,通过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愈情况及手术配合情况对比

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38例(95.00%),手术配合40例(100.00%),对照组治愈32例(80.00%),手术配合33例(82.50%),观察组治愈率95.00%和手术配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麻醉苏醒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对比

观察组SAS及SDS评分、麻醉苏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数据评分情况对比(±s)

表1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数据评分情况对比(±s)

麻醉苏醒时间(min)观察组 40 31.22±3.48 30.41±3.61 90.28±3.34 5.46±1.22对照组 40 40.82±3.76 39.17±5.44 75.42±6.15 10.24±1.02 t 11.85 8.49 13.43 19.01 P<0.05 <0.05 <0.05 <0.05组别 n SDS评分 SAS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

3 结 论

由于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在手术过程当中,需要应用多种手术器械及相关技术,因此手术过程当中的护理配合有着一定程度的要求。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于相关仪器的熟悉度以及掌握度,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常规护理主要针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同时予以用药护理及术中相关配合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但由于缺乏对患者的心理方面的护理,容易导致患者在围术期出现不必要的担忧,进而影响患者后续的康复效果。同时由于护理人员对手术仪器的熟悉程度不足,因此无法达到高效的手术配合效果[5]。

本次研究中,通过予以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在相关数据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手术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因此表明优质护理能够对手术顺利进行及手术的治疗效果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另一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状况在通过数据统计后,也更优于对照组患者,此外,在手术结束后,患者的麻醉清醒时间方面,在予以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后,也取得了一定的改善效果,有效缩短患者的麻醉清醒时间,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后续恢复效果。

总而言之,通过对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显著提高手术相关数据,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宫腔镜麻醉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