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9-04-26 06:44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50期
关键词:温湿度呼吸衰竭插管

王 芳

(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江苏 徐州 221400)

对于呼吸衰竭重症患者而言,使用气管插管的方法成为缓解其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的重要手段[1]。气管插管是利用一种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之中的一种技术,在实现气道通畅、增加供养、缓解重症呼吸压力和防止误吸上具有较好的效果,成为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最为快捷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2]。但是由于器气管插管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不适,容易引起其产生心理应激反应,所以需要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来使其适应。此次研究旨在探究护理干预探究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其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呼吸衰竭重症患者。所选取的40名患者中男性22名,女性18名,年龄都在45~75岁之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每组为2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掌握各种疾病护理常规的内容及制定常规的理论依据。其次,还要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必须严肃认真,及时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最后,在常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掌握重症患者心理变化,及时根据病情做出相应护理方案。

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内容为:在温湿度上,要控制好温湿度,调节温湿度差异,使之符合重症患者对温湿度的要求,同时还要避免强光和噪音对重症患者的干扰,帮助重症患者调节情绪,使重症有心灵上的寄托,给医护人员最大的信赖,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助患者排忧除难,缓解患者心中的焦虑。其次,还需要对重症患者提供书报,播放音乐,及时照顾重症患者的情绪,清除气管及口腔分泌物,湿润口唇等,注重重症患者的情感变化,增强重症患者治疗勇气。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满意程度、疼痛情况以及配合程度上的不同表现,分析对比。其中,疼痛情况以CPOT为评价标准:在进行评比打分时,见表1。

表1 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计量资料行x2/t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的共19例(95%),对照组为10例(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x2=10.157,P=0.001<0.05)。

观察组中不配合护理工作的患者有1例(5%),对照组为7例(3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x2=5.625,P=0.018<0.05)。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0.41±0.94,对照组疼痛评分为2.04±0.7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6.062,P=0<0.05)。

3 讨 论

重症患者在呼吸衰竭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气管插管来缓解重症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3]。而对重症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时,术后护理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常规护理操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但是效果有限[4]。

常规护理操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恢复,缓解患者对于气管插管的恐惧,但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操作更具有优势,不仅克服了普通护理操作在对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后护理中的缺陷,同时还解决了普通护理操作未能解决的问题[5]。本组研究着重对护理干预对于呼吸衰竭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配合情况以及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干预是通过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了解患者的困难点,从而降低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衰竭重症患者气管插管心理应激反应之中,能够在环节缓解疼痛感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增加重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和配合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应该得到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温湿度呼吸衰竭插管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基于AT89C51的数字型蚕用温湿度计的设计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基于DSP的多路温湿度监测系统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天气预测装置
基于DSP和μcos的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
《奶牛子宫角和卵巢子宫静脉插管方法的研究》图版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