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策略初探

2019-04-26 10:06黄蕾
教育界·上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策略文言文

黄蕾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作者在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一改传统 “填鸭式”的教法,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文言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策略

一、传统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和难题

文言文晦涩难懂,大多数学生怕学,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难以明白,懵懂如学一门外语。在传统的文言文“填鸭式”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学习的工具性而淡化了文言文的人文性和艺术性,忽略了对文章情感和审美的体验,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对文言文更加厌学,学习收获也少。

中考的考题大都停留在字词句的层面上,教师围绕考点,“字字落实,句句过关”,而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要如何才能突破文言文教学的瓶颈呢?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必须探究更加有效的策略,才能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

二、文言文教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可行性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的工具。因此,学生必须学习文言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力求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尽可能保障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力促教学中人人主动学习并能多边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初中文言文教学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建立一套评估和奖励机制,细化分工,量化考核,运用“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展示”“班级展示”等学习策略,融入文言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团队评价的方法促进小组及成员的成长进步。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潜能,让他们更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合作”落到实处,提高学习效率将变得更加容易。

三、文言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

(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和制订学习策略

首先,组建文言文教学合作学习小组。确定实验班级,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搭配,组内成员间能相互帮助,组间相互竞争。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组长:负责组织和监督本组的小组学习模式有序开展。纪检员:维护本组的纪律和评价成员的表现。组员:互助合作,在组长引导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其次,制订文言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文言文课堂教学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采用“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展示”“班级展示”等学习策略来完成学习目标。“独学”,指学生课前预习,独立学习导学案和课后练习,独学过程中,学生要把未能解决的问题做好批注,以便在“对学”“群学”等环节中解决问题;“对学”,指两个能力相当的学生互动学习,强调彼此间的互助互学;“群学”,就是组内成员间的合作或帮扶学习,形成相对稳定的学习共同体。在组长有序的组织下,开展有效的文言文合作探究学习,及时在班内展示各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促进小组间的良性竞争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二)课前的精心准备

年级备课组成员真诚合作,精心备课。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新理念,教师不仅要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而且要加强与同事密切协作,有效地共享资源。备课流程:个人初备(粗备)-集体备课(商讨)-个人细备(完成)。要求每个教师提前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和写好教案,然后坚持每周定时集体备课,认真讨论,出谋献策,将个人才智转化成集体优势,最后认真撰写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和导学案。

课前预习的布置。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是对一个新的认知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乃至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思考的习惯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阅读是文言文预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按预习要求把文言文本认真读一两遍,易解的可以走马观花,陌生的新知识则多看几遍,并做好标注,为上好文言文课做充分的准备。

(三)课堂上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

1.合作朗读,训练语感。文言文音韵优美,行文简练,言文统一,其中蕴含着古典美和人文美。因此,我们应该在理解文言的基础上反复诵读,细细品味,才能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步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读赏结合便可渐入佳境的意思。所以,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课,应该从“读”入手,训练语感,以达到解读鉴赏文言文的学习目标。

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各组长是主持人,采用合作小组成员个人自由读(独学)、小组成员轮流朗读(对学)、小組齐读、教师指导读和各个小组展示读(群学)等朗读方式,让学生读得自然,读得有序,读得有致。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等方式来评价小组成员的朗读能力。朗读文言文时,教师要给学生明确的方法指导:首先要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其次要认清节奏,缓急有致;再次要读出韵味,抑扬顿挫。例如,在指导学生诵读《诫子书》时,笔者采用了以上策略,效果挺不错。

总之,朗读文言文,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每个环节的安排要依规有序落实,目标要合乎实际,教师指导要讲究实效。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感,学生就更易读懂文言文本的内容。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掌握了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学习兴趣就自然被激发出来。有了兴趣,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也就没那么抵触了。

2.合作探究,激情引趣。文言文有着丰富的诗画意蕴,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凝聚着深厚的民族精髓,但学生不一定都能领略到文言文中的精妙。文言文确实不像现代文那样易通晓其意,因为“文言”往往令学生难懂其意,难以体会古人所抒发的真情实感。所以,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懂得学习,乐于学习。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展示”“班级展示”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以学习《〈论语〉十二章》为例,在探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独学”“对学”“群学”“展示”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谈谈具体的策略。

(1)独学。布置课前预习的独学任务:搜集有关孔子的故事;了解“子”的含义;自读课文两遍,不会读的字词做好标记;完成相关的文言字词解释,重点关注“时,说,愠,君子,曰,忠,信,传,惑,有,命,矩,堪,好,乐”等词义;借助工具书,初步翻译文言句子,遇到疑难,做好标记。

(2)对学和群学。在课堂上,采用对学形式,借助文本注释或者工具书,同层次学生互相帮助,完成文言句子的翻译,疑惑之处做好标记,然后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采用群学方式,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探讨下面的问题:“课文内容哪些属于学习方法?哪些为学习态度?哪些是修身做人的?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引导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围绕问题进行学习探究,在教师指导下,共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策略是:首先,组内成员独立思考,轮流发表个人的答题观点;接着,由组长独立主持,开展集体讨论,达成共识后准备展示学习成果。结合实际情况,组内成员可以进行结对子帮扶学习,质疑问难,以达到理解文言文内容的目的。整个学习环节,既能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又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协调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把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落到实处。

(3)展示,即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组内展示”或“班级展示”。展示环节是教师了解学生文言文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组内展示:组内成员互相交流所学所悟,要求汇报者的表达清晰简练,组员专心听(看)同学发言,不插嘴,边听边想,记住要点;听完同学发言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班级展示的方法,是各合作学习小组代表汇报成果的机会,期间可即兴增加竞争、激励机制,形成“合作—竞争—合作”的良性循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趣味性和学习效率。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采用“独学”“对学”“群学”“展示”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策略,文言文教学得到了更好的优化,学习效率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四、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收获

初中文言文教学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但只要教者紧跟教改步伐,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学习效果定能事半功倍。两年来,笔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采用了“独学”“对学”“群学”“展示”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策略,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取得了可喜的进步。2018届中考,笔者所任教的班级,语文中考平均分比同类班级高出8分,其中文言文字词解釋和理解题的得分率更远远高于同类班级。实践证明,运用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初中文言文的教学定能走出困境,重放光彩。

【参考文献】

[1]徐艳丽.浅探小组合作模式下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复习中的应用[J].教育,2016(34):189.

[2]郑翔.中考文言文教学之我见[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5(05):6-7.

[3]李明尚.对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探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21):8.

[4]陈双慧.中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现状及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04):122-125.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策略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构建探析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