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乐光辉 承应大婚?平署与晚清大婚庆典

2019-04-27 02:44供职于故宫博物院开放管理处曾为紫禁城一六年月令节令戏专栏主持发表清宫过年看大戏清宫中秋戏剧观演活动清宫端午过节期间的戏曲演出等文章
紫禁城 2019年4期
关键词:奴才同治长春

宁 霄 供职于故宫博物院开放管理处,曾为《紫禁城》二〇一六年「月令节令戏」专栏主持,发表《清宫过年看大戏》、《清宫中秋戏剧观演活动》、《清宫端午过节期间的戏曲演出》等文章

在清代皇帝的大婚庆典中,南府与昇平署负责礼乐方面的事务。

目前我们只能看到同治、光绪、宣统三朝的相关材料。

昇平署在承接大婚典礼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所承演的剧目是什么?具体过程又是怎样的?

就让我们通过档案来细细寻找答案。

在清代皇帝的大婚庆典中,南府与昇平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礼乐方面的事务。有关南府与昇平署的相关资料,清代乾隆朝及以前的全部缺失,目前只能看到同治、光绪、宣统三朝的相关资料。

在此,笔者结合这些材料中涉及皇帝大婚的情况,简单谈一谈晚清皇帝大婚庆典中的演剧情况。

阅读链接

南府与昇平署

◎ 南府与昇平署是清代掌管宫廷戏曲演出活动的机构。南府于清康熙年间设立,原址在“南花园”,位于今北京市第六中学,隶属于内务府,主要负责收罗、选征优秀艺人以承应宫廷演出。道光七年(一八二七年),改南府为昇平署,仍主持宫内演出事务。南府与昇平署的当差人员分内学和外学,内学指学艺太监,外学指民间伶人。

阅读链接

《恩赏日记档》记载同治九年昇平署总管祁进禄上奏有关演员紧缺问题

◎ 三月十二日,奴才祁进禄谨奏,为题奏礼节差务事。现今奴才的万岁爷大婚典礼在迩,礼成之后,奴才的万岁爷万寿圣节应入午宴,伺候章乐宴戏《青牛独驾》,转宴《环中九九》。奴才今又思维,佛爷正庆典礼之年将临,奴才筹画,查例理应伺候,佛爷升殿入午宴,奴才的万岁爷亲行进酒伺候,章乐宴戏《慈容衍庆》,转宴《蝠献瓶开》,奴才谨按旧例,查明俱用多人,现时本学连小人数不敷用,《环中九九》同场人八十七名。况礼节差事且近,虽有小人学演,奈无教习,学差非一时可成,奴才蒙佛爷鸿恩,赏放总管,奴才劬劳尽瘁,报效当然,奴才再四思维,惟有叩祈佛爷鸿恩,准其奴才与内务府大臣讨要昆腔教习十数名,教演小人接续当差,如蒙恩准,奴才另写启帖,禀见内务府大臣,向外班挑选昆腔教习。谨此叩请。

声势浩大— 同治大婚

演员紧缺

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十七岁的同治皇帝大婚,但其实早在三年前,内务府昇平署便开始了相关差事的准备工作。根据《恩赏日记档》(记昇平署涉及的演戏及恩赏并各种事例最完备之记事档,以下所引文献均来自此档,不再一一注出)记载,同治八年二月二十二日造办处来文安排「大婚礼仪先期预备应办事宜」,要求预备百花衣(属吉服的一种)、补服衣(舞生服)和乐器。

同治九年,昇平署总管祁进禄上奏了关于大婚典礼准备情况的内容,并提出皇帝大婚、皇太后万寿按旧例应该安排的戏所用人数很多,排场很大,现在

昇平署演员不够,学戏的太监又由于缺少教习,很难迅速排演出承应所需的剧目,请求皇太后恩准从宫外挑选民间的昆曲伶人进宫教戏、当差。皇太后则极其干脆地回绝了这一要求:「不允,以后不准开此端。」态度十分坚决。

同治十年,昇平署总管换为韩福禄。韩福禄在同年五月十三日上奏,之前安排大婚时伺候中和韶乐所需的百花衣和补服衣都不够用,请求各添置八十八件,每件随做褡包(即用布或绸制作的长而宽的腰带,用于系在衣外)。四个月后,韩福禄再次上奏:「恭为大婚典礼,差务甚重,奴才与首领姚长泰筹核承差之人实不敷用,临时承应《八佾舞虞庭》等典礼差事,恐其贻误,奴才等耽待不起,叩请佛爷天恩,赏给民籍学生三四十名,学习官差,以备大婚典礼承差所用,如蒙俞允着交内务府大臣办理。谨此奏请。」这说明韩福禄面临着和他的前任总管一样的问题— 演员人数不足。而且由于加排了戏码,这次的情况似比前一年更严重,韩福禄一次就想要「三四十名」民间艺人。然而皇太后的回复仍然很利索:「不准。」

道光七年(一八二七年),道光皇帝改南府为昇平署,裁撤所有「外学」,即民间伶人,直至咸丰末年才恢复召进外学。同治年间及光绪初年,要求召进民间伶人的奏折屡屡被驳回,服期(服丧一年)开禁唱戏的时间也被推迟,这很有可能是慈安太后的意思。档案中见不到慈安太后单独召伶人进寝宫唱戏的记载,或许表明了她在此方面的兴趣不大。

剧目排定

同治十一年五月十六日,宫内传旨问昇平署预备了什么戏,答复是《昇平雅颂》。传旨太监随即交下《瑶林香世界》、《慈容衍庆》、《螽斯衍庆》、《喜溢寰区》四种戏本,要求把其中能改成「吉祥句子」的词全部改完誊写交上来,太后和皇后都要用,一定要改准。六月初十日,又传旨,让昇平署学全本《金鹊记》、全本《罗衫记》、《双官诰》、《打棋盘》,把连台本戏《昭代箫韶》挑热闹的排演几段,要求不许有死人的情节、不许用火彩、血彩(表现火焰、烟云、喷「血」的舞台特效)等等,所用道具就用旧有的。这次来传旨的太监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李莲英。慈禧太后还对大婚剧目提出了一些更细致的要求。两天后,焦头烂额的韩福禄再次上奏,请求增加「外援」,只是得到的仍然是两个字— 「不准」。同时李莲英又来传旨安排大婚戏码:「大婚礼用全本《金鹊记》、全本《罗衫记》、《双官诰》、《打棋盘》、《金殿复旨》、《暗护銮舆》、《兵围魏府》,着大小人学。旨,中和乐《平沙落雁》、《良霄引》找人学习。着首领姚排演伺候。」九月初二日,同治皇帝还亲笔改动了戏词:「《吉曜承欢》星君白:恭逢皇上大婚,贵妃朝见,时逢燕喜,万国咸亨,奉玉帝敕旨,命我等前往神州呈祥献瑞众吉曜。」

阅读链接

同治皇帝大婚期间各宫承应喜庆剧目

◎ 九月十三日,长春宫承应《五代五福》;

◎ 九月十四日,长春宫承应《喜溢寰区》;

◎ 九月十六日,长春宫承应《螽斯衍庆》;

◎ 九月十五日,长春宫承应《吉曜承欢》;

◎ 九月十七日,慈宁宫午宴《列宿遥临》,转宴《双星永庆》,长春宫承应《万福云集》;

◎ 九月十八日,长春宫承应《祝福呈祥》;

◎ 九月十九日,慈宁宫午宴《万花向荣》,转宴《御花献瑞》,长春宫承应《三元同庆》。

伺候礼乐

大婚期间妃嫔进宫、行礼时所需奏乐也都是昇平署太监负责。九月初五日,总管、首领、太监、苏拉人等至钟粹宫、长春宫、储秀宫安设乐器,西太后(慈禧太后)还给了一百两的赏银。当天,金编钟由内务府广储司银库提出,验看后押送给昇平署,预备大婚时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九月十五日传旨要求「慧妃来去接送,中和乐迎请」,这是特殊的恩遇。因为慈禧太后原欲立员外郎凤秀之女富察氏为后,慈安太后则主持立了翰林院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为皇后,富察氏只做了慧妃。所以慈禧太后对慧妃有一些格外的照顾。

另外,妃嫔接册也需昇平署中和乐伺候作乐。如当年的十月十九日,瑜嫔、珣嫔在景仁宫接册,中和乐伺候,礼毕二妃还分别赏了总管三两、首领各二两、太监各一两的赏银。当年十一月初二日,请旨撤乐,金编钟也入账交回广储司。昇平署的工作至此全部结束。

阅读链接

同治皇帝大婚典礼期间的礼乐安排

◎ 九月十三日瑜嫔、珣嫔、瑨贵人于卯刻进宫。永和宫进采亭伺候丹陛乐。景仁宫进采亭伺候丹陛乐。瑜嫔、珣嫔、瑨贵人至钟粹宫给东佛爷行礼,伺候丹陛乐。长春宫给西佛爷行礼,伺候丹陛乐。

◎ 九月十四日卯刻,慧妃进宫,永和宫进采亭伺候丹陛乐。慧妃还永和宫,伺候迎请。慧妃拈香,伺候丹陛乐。钟粹宫给东佛爷行礼,伺候丹陛乐。长春宫福华门外中和乐伺候迎请。慧妃给西佛爷行礼,昇平署随手伺候细乐。

◎ 九月十七日辰初,皇后主子演礼。

◎ 九月十八日卯正,慈宁宫行礼。

沿袭旧例— 光绪大婚

至于光绪皇帝大婚,因为有了十多年前同治大婚的成例,操办起来也就简便了不少。例如昇平署在光绪皇帝大婚前一年开始准备时,知会乐部预备乐器,「将前次大婚礼应行预备乐器缮单,咨付本部可也。并送中和乐前次礼成单一件。」

阅读链接

光绪皇帝大婚剧目安排

◎ (光绪十五年)正月十二日,昇平署请示“安乐事”。

◎ 正月二十五日,长春宫承应《福禄天长》、《风云会》。(赏大臣看戏)当日寅时,瑾嫔、珍嫔进宫。

◎ 正月二十六日,长春宫承应《寿祝万年》。(赏大臣看戏)当日午初三刻十分,光绪皇帝在慈宁宫给慈禧太后行礼。中和乐伺候中和韶乐。

◎ 正月二十七日寅时,皇后进宫。长春宫承应《螽斯衍庆》。(赏大臣看戏)

◎ 正月二十八日,长春宫承应《喜溢寰区》。当日辰时,皇帝率皇后在储秀宫给太后行礼,中和乐伺候丹陛乐。皇后率瑾嫔、珍嫔在养心殿给皇帝行礼,中和乐伺候丹陛乐。瑾嫔、珍嫔在钟粹宫给皇后行礼,中和乐伺候丹陛乐。

最后的辉煌— 溥仪大婚

一九二二年(小朝廷仍沿用宣统年号称「宣统十四年」),十七岁的溥仪「大婚」。大清朝此时已不复存在,内务府昇平署自然也没有了往日的荣光,「大婚」期间承应演剧全部约请民间知名艺人。

是年九月二十三日,敬懿皇贵太妃(同治皇帝遗孀赫舍里氏)、荣惠皇贵太妃(同治皇帝遗孀西林觉罗氏)、端康皇贵太妃(光绪皇帝遗孀他他拉氏,即当年的瑾妃)向时任昇平署总管武长寿传谕:「于十月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此三日漱芳斋伺候戏,俱传外班。」九月二十八日,武长寿上奏:「于十月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此三日在漱芳斋承应戏差,奴才他坦预备应差,首领、太监、写字人、筋斗学生、民籍学生、教习人等早晚饭食向例由奴才预备,该他坦先年以奴才署内白米积款已内办理,前于宣统七年两次戏差俱已用竣,现在承差在迩,所有饭食之款无法可筹,奴才再四思维,惟有叩恳主子格外施恩,赏给饭食银两。谨此叩恳。」可见此时的小朝廷连饭费都无法正常支取了,且从七年前就已经开始欠款。十月初三日传旨:「新传富连成班外串贯大元、盖叫天、小翠花、郝寿臣、九阵风、尚小云、喻振亭、周瑞安、五铃童、谭小培。添传余叔岩。」可以看到有很多鼎鼎大名的菊坛(泛指梨园行)巨擘,这也是他们第一次被邀请进宫唱戏。

这次为期三天的宫内堂会虽然比不得之前昇平署那样堂皇,但群英荟萃,众星云集,也是难得的盛事了。演出全部结束后,据档案记载敬懿、荣惠主位赏外学等八十名洋一千元,其中昇平署总管、首领、太监、写字管箱人等一百一十五名洋四百元、富连成班洋六百元。民籍学生等则共得赏银三千零八十二两,其中杨小楼独得一百五十两,陈得林、于庄儿、王瑶卿等均得一百二十两,应是十分优渥了。

另外,有关坊间盛传此次「大婚」传梅兰芳进宫演出《霸王别姬》之事云云,实际上并不属实。梅兰芳只进宫承应过一次差,是转过年的八月二十二日,瑾妃过千秋(生日)。溥仪「大婚」期间只有前述提及的三天戏,档案中并无记载梅兰芳进宫演出《霸王别姬》。

阅读链接

一九二二年十月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漱芳斋承应剧目

◎ 十月十四日巳正二刻五分(十点三十五分)开戏,戌正一刻五分(二十点二十分)戏毕,演出近十个小时。戏码如下:《跳灵官》、《取金陵》(九阵风)、《嫦娥奔月》(林颦卿)、《牛头山》(周瑞安)、《戏凤》(小翠花)、《状元印》(杨小楼)、《天水关》(王幼臣)、《长坂坡》(俞振亭)、《八大锤》(侯俊山)、《春香闹学》(尚小云)、《恶虎村》(外班)、《青石山》(俞振亭)。

◎ 十月十五日午正一刻五分(十点二十分)开戏,戌初二刻五分(二十点三十五分)戏毕,演出八个小时。戏码如下:《摇钱树》(外班)、《汾河湾》(贯大元)、《马上缘》(小翠花)、《连环套》(杨小楼)、《金钱豹》(俞振亭)、《连升三级》(朱素云)、《英雄义》(于振雄)、《竹林计》(外班)、《八蜡庙》(俞振亭)、《水帘洞》(杨小楼)。

◎ 十月十六日巳正一刻五分(十点二十分)开戏,戌正(二十点整)戏毕,演出九个多小时。戏码如下:《财源辐辏》(外班)、《蟠桃会》(外班)、《冀州城》(周瑞安)、《浣花溪》(林颦卿)、《花蝴蝶》(周瑞安)、《飞叉阵》(俞振亭)、《南阳关》(王又宸)、《空城计》(余叔岩)、《泗洲城》(九阵风)、《搜孤救孤》(贯大元、谭小培)、《珠帘寨》(余叔岩)。

叁「探秘」大婚备办

皇帝大婚,作为国之庆典,自然需要详实而精心的准备,这从现存大婚相关文物及档案中就可窥探其复杂性,诸如大婚所需衣服、各式器具等都是特别定制的— 需要呈览、钦定画样,再交给相关机构具体执行。例如各式布匹交由三织造局备办,各式瓷器则为景德镇御窑厂承烧。而这些准备工作早在大婚典礼举办几年之前就拉开了序幕……

猜你喜欢
奴才同治长春
灵动优雅 长春花篮
长春“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便秘、痔疮要“同治”
毓庆宫在乾隆、嘉庆、同治三帝心中掀起的波澜
做奴才的不同境界
荒唐同治讲信义
最怕奴才管人才
做最好的自己
铁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