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问要有启发性”的反思

2019-04-29 12:30施泉明
关键词:启发性指向课文

施泉明

摘要:思维从问题开始。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学者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阐述了一节语文阅读课上提问的经过,以及经过反思获得的感悟,以供教育同行参考。

关键詞:提问;启发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5-017-1

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我让学生疏通字词、文意后,进入精读课文、感知作者思想感情的环节。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作者为何要夜游承天寺?”学生回答为:感到无聊,想出去走走;月色很美,就去赏月。我发现与预设有一定差异,就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而后学生将“感到无聊”修正为“因为被贬,心情郁闷”,目标达成。于是我提出第二问:“作者所见月色如何?请用原文回答,再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学生顺利完成。接着便是第三问:“这句景物描写让你感受到怎样的意境?”两个学生回答是美妙的意境。我就换了种问法:“这一句写出了月光的什么特点?请从颜色浓淡方面用一个词来概括竹柏倒影的美。”很快有学生说出了正确的答案。最后我抛出第四个问题: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学生起来翻译了一遍,又点了一个学生回答:“运用反问手法,抒发了作者赏月的欣喜之情。”科代表补充道:“月光、竹柏象征美好事物。”我就重新问学生:“你如何理解作者说得‘闲字?”并提示学生联系作者经历说,学生的回答才终于进入了我的预设轨道。

一、问题诊断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发现上述四次提问,有三问在内容设计上不大切合启发性的原则,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第一问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阅历体验。他们才十五六岁,一直生长在安定的环境下,往往没有经历过人生的重大挫折,尤其是像苏轼那样先入狱后被贬的经历。平时出门找好友玩,往往是觉得自己寂寞孤单时才有的举动,因而缺乏相关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自然想象不出作者以犯人身份被贬黄州在初冬夜里走出户外的心情。

第三问是没有贴近学生的学情。学生虽已懂得了这句话的意思,也能理解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景,但对“意境”一词,初中学生并没有真正深入地理解,在脑中只有一个抽象的概念,自然只能笼统概括为“美妙”了。用这样的概念作为提问的关键词,没有贴近学生的认知实际水平,结果必然是“启而不发”了。

第四问则是因为问得太模糊。“如何理解”很宽泛,可以指理解语句内容、所用的修辞、表达方式等,也可以指理解流露的思想感情、蕴含的道理等。学生翻译句意未尝不可,从修辞上回答“运用反问”也对,指出竹柏的象征意义更没错,错的是我的提问指向不明,给学生提供的信息不足。

二、教学对策

由此我明白:要使课堂提问真正能巩固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设计必须富有启发性。我对课堂问题设计产生了如下思考:

1.必须考虑学生的生活阅历

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尤其是文言课文,与学生的生活有很大的时空距离,加上农村学生课外阅读较少,他们很难理解千百年前人物的言行举止和思想感情,导致对文本感悟不深,甚至有时会曲解文本。这时,教师除了加大对作者经历等背景资料的介绍外,在课堂的提问设计上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经验在脑中形成相应的图景,进而入境生情。如教学《湖心亭看雪》,可让学生朗读描写雪景的语句,提问:假如你当时也在现场观景,你感受到一幅怎样的雪景图?能否给它取个名字?比较《醉翁亭记》和《小石潭记》中的“乐”,可先请学生说说欧阳修游山获得了哪些乐?小石潭给柳宗元带来什么乐?

2.必须贴近学生的学情

初中学生认知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理解分析能力较弱,因此设计的问题难度不宜过高,要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有些抽象概念如象征、托物言志等应先让学生熟悉后才提及;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跟不上,提问遭遇冷场的现象,日积月累,将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对于课文的重点、难点,可设计一组有坡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理解文本内容,最终水到渠成地突破目标的重点和难点。比如教学《捕蛇者说》,直接问“如何理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这句话”学生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表层,不如设计这样一组提问:一是蛇毒无比,永州人为什么还争相捕蛇呢?二是蒋家捕蛇,三代遭难,为什么还不愿更换差役、恢复赋税?三是从蒋氏叙述的悲惨情景中可看到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三个问题,学生基本都能答出,在答疑中他们的思维逐步深化,由具体到抽象,由表及里地理解了本文的中心。

3.必须有明确的指向

课堂提问应该干净利落又指向明确,不能含糊其辞,让学生无法了解教师的提问意图。比如在学习《与朱元思书》时,有教师问学生:“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两句用什么方法写出了水的清澈?学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因为教师的提问指向不明。“方法”是指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还是指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学生摸不着头脑。这样的提问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此时,可这样问:“第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哪一句是正面写水清?哪一句是侧面突出水的清澈?”学生稍加思考就能顺利说出正确答案。指向不明的提问会造成学生的回答漫无目的,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教学的延续。因此教师预设的提问必须是具体明确,有一定启发价值;即使是开放性问题,也必须有一个核心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决不能模棱两可,使学生的思维陷入混乱。

总之,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的内容,使每一个问题都富有启发性,把一次次的提问变成引导学生一步步接近教学目标的阶梯,从而产生教师问得精、学生想得深的效果。唯有如此,课堂才有真正的互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才能真正被激发,教学才会真正有效。

猜你喜欢
启发性指向课文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备考新指向
中年级“生本写作”教学的“三个指向”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