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机制探究

2019-05-04 13:43武皓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评价机制保障机制职业素养

【摘 要】本文对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实施英国现代学徒制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提出通过建立保障机制、跨部门合作机制、激励机制、校企双方约束管理机制、多元的评价机制、正确的舆论导向机制等,构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机制。

【关键词】职业素养  现代学徒制  保障机制  激励机制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C-0020-03

利用现代学徒制培育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反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这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切入点。笔者在了解柳州市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英国现代学徒制实施情况,发现现代学徒制和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与目标均指向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及人的发展。因此,本文根据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英国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的收获及存在的问题,对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机制进行探讨。

一、柳州市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柳州市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柳州市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情况,笔者对6所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校园招聘会的机会调查访谈了100家不同规模的企业招聘主管。

采用随机任意抽样法向学生发放问卷600份,有效回收563份,问卷回收率为93.8%,调查的学生中,男生309人占51.5%,女生291人占48.5%;理工科学生301人占50.1%,人文社科学生299人占49.9%。问题从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技能四方面进行设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入校目的不明确,对前途感到漠然或茫然,没有进行过任何规划。78%的学生对学习得过且过,对自身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82%的学生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获取各种技能证书上,而在修养职业道德上的时间极少。

通过与企业招聘主管的访谈,笔者发现企业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是安全和责任意识不强,敬业奉献精神不够,耐挫性和团队精神及学习和创新能力需要加强。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

1.自身因素。首先,现在的高职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生活条件较好,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和挫折磨难,所以意志力和毅力较差,行为规范意识不强。其次,智能化的发展让生活更便捷,信息更畅通,學生更依赖于网络上的沟通,而忽略现实中的与他人沟通。

2.学校因素。首先,高职院校没有专门的职业素养课程。其次,高职院校的考评无法完全显示隐性的职业素养。再次,理论知识因为课程的不同被分割,不利于学生的整体性学习;实践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的是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以及开拓创新等方面。

3.企业因素。首先,企业高薪聘请高技术技能人士的行为给高职学生一种错觉,认为高技能是企业需要的,技术与高薪挂钩,所以他们一味追求职业技能证书和职业技能的提高。其次,中小型民营企业虽然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其企业文化内涵的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他们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4.社会因素。首先,社会对于学生的评价普遍是以成绩为主。其次,人们对职业教育不重视,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素质不如本科院校学生。再次,媒体宣传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也推波助澜,加深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误解和偏见。

二、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情况

(一)现代学徒制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施

2015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首批165家学徒制试点单位,其中包括了广西柳州市。经过考核和筛选,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两所中职学校被最终确定为开展现代学徒制项目的试点学校,它们均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依托,与英国瑞尔学徒制公司、柳州的物流公司合作,协同培养学徒。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项目由该校财经与物流管理学院、敦豪物流(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HL)和英国瑞尔学徒制公司三方共同合作,培养高端物流管理人才。

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前,校企双方经过多次研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学徒的岗位以及职责要求、合作方式、教学模式并通过面试选拔学徒。然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DHL与英国瑞尔学徒制公司根据课程比对,按照校企制定的人才培养规格,依据英国物流行业的标准和课程框架体系开发自身课程。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过程中,评估师关注学徒的各方面,尤其注重培养职业素养,实施综合能力的过程性评估。

(二)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效果

1.企业的竞争力得以提升。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实施首先让DHL公司增加了新人手,他们在工作中带来了新知识、新思想,采用新方法,改善了企业在生产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帮助企业顺利通过GMS BIQ VI认证;其次学徒的参与生产,缓解了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短缺问题,为企业储备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2.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得以完善。学校建立了校级“三位一体”的监控体系,它将学校教学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所有相关者都纳入监控体系中,从各层面对教学进行全面监控。这种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的监控,把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的各个环节作为重点监控项目,以此带动教学质量的全面监控。“校—院—师”三级是这一体系三个层面的组织保障,而且不同层面所监控的内容和侧重点均有所不同,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调的“运行—监控”一体化的运转机制。

3.教师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师资队伍建设。在这个项目中教师的身份转变成了评估师,对于企业中自己不熟悉的工作,评估师们要学习提高,还要对学徒进行个性化培训、教学和测评。所以评估师们在学徒制项目中的教学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评估能力和培训能力均得到提升。

4.学生的职业素养得以提高。经过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各方面表现明显优于企业里实习的同年级其他学生。在岗工作6个月后,他们的职位均得到提升。现选取学徒和非学徒学生各20名,并针对他们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进行对比。见表1、表2和表3。

(三)反思

根据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实施情况,发现实施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企业对实施学徒制的积极性较低。实施现代学徒制项目过程中,职业学校充满热情,而企业的积极性较低。一是企业方仍然把学徒当作低成本的人力资源,没有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储备相结合;二是企业有自己的生产任务,对于短期内不见效益的合作的实际配合度不高;三是现代学徒制项目是一项新型教育模式,企业对于这种教育模式不甚了解,也不知道如何督促、监管企业师傅培训学徒,而学校也不能越位监督。

2.同行企业对学徒的认可度低。现代学徒制项目中,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英国物流行业标准,在合作企业里培养的学徒可以得到认可和重用。但是,我国的物流行业缺乏全国统一的行业标准,所以完成学业后的学徒流动到别的物流企业,他们的学徒资质不被认可,这对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是不利的,也不利于行业间的人才流动。

三、结论与对策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现代学徒制培养出来的学生,以后就是企业的一线技术工人、未来的工匠。现代学徒制的推广工作实质就是加大力度培养工匠,倡导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需要现代学徒制的支撑。因此,构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机制与建设现代学徒制是一致的。这个机制的构建应该由多方共同协作完成,所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培育机制。

(一)建立保障机制

英国现代学徒制是由政府主导,行业协会、学校(培训机构)、企业、学徒、颁证机构等共同参与实施的职业教育体系。它的成功秘诀在于完善的职业教育法规保障和稳定的经费投入。首先,目前与现代学徒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我国是空白的,对于政府、学校、企业、学徒、行业协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权利与职责也没有相关规定,现代学徒制的开展与实施缺少法律支持,有些工作就变得无法可依。其次,现代学徒制需要大量资金保障,而且它也必须以法律条文为支撑,才有可能使项目持续有效地开展。

(二)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

首先,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开展需要全社会各种资源的整合,它涉及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财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多个单位和部门。如果没有政府主导,协调统筹各个部门机构,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那么学徒制中的各项工作就会因为其中一个环节的问题如资金、人力资源等出现停滞甚至瘫痪。其次,职业教育与行业协会也是紧密联系的,行业协会对企业也有一定的话语权,如何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促使其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也需要政府主导牵头,并建立合作机制。

(三)建立激励机制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学校、企业和学徒的积极参与。如何激励学徒既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又完成企业的生产,如何激励评估师既承担本身工作又承担指导学徒的繁重工作,如何激励企业既积极参与学徒培养又保证自身的效益,这些都应该由政府部门考虑并制定激励机制。对于学徒的激励可以从学校的学习费用、工作中的福利待遇及今后的就业岗位来考虑。对学校的激励可以考虑增加财政补贴,对评估师的激励可以从工作量、福利待遇以及晉升等方面考虑。对企业的激励可以通过税收减免、用工补贴等方式,总体降低参与企业投资外部性的风险。

(四)建立校企双方约束管理机制

现代学徒制要求校企深度合作,那么约束和管理双方人员的机制尤为突出。首先,评估师和企业导师要不断地接受学徒制的培训工作,强化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胜任培养学徒的工作。其次,他们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绩效考核方式,以接受校方和企业方的考核,确保学徒的合格率。校企双方将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人员的表现进行监督和考核,尤其是评估师和企业导师。把学徒培养过程中的表现量化考核并与绩效挂钩,通过经济杠杆调动参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并形成规章制度约束校企人员的行为规范,保护两个合作主体的合法权益,形成有效的共同约束管理机制。

(五)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

英国学徒制的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了学徒制教育质量。依照这个原理,我们也必须实施多元的评价机制,保证培养的学徒符合企业要求。在多元的评价机制中,有三种评价。第一种是自下而上学徒质量评价。学徒自评,评估师评价自评结果,内审员评价评估师的评价,最后由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业实施外审。第二种自上而下学徒制实施评价和人才质量评价。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实施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学校和企业的资格、学徒的职业资格认定等方面进行专业评估。行业协会对该行业内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监督与评价。在跨部门的合作机制下,教育行政部门与行业协会经常沟通联系,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整改。第三种是企业对学徒工作表现及能力的客观评价。从以上三个维度形成自己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

(六)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机制

面对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误解和偏见,首先,政府要对行业中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给予大力表彰,提高其经济待遇、社会地位,并加强舆论宣传。其次,运用微信、报纸等新旧媒体,各层次、多角度报道“工匠精神”,宣传现代学徒制,让民众深入了解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促进年轻人积极主动参与学徒制,促进企业乐意推进学徒制。最后,学校应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现代学徒制的宣传工作,对项目工作的开始、实施、结束、成果报道形成常态化,以形成新型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邓恩,曾玲.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学徒制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2017(9)

[2]彭庆.高职国际物流人才职业素养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2)

[3]吴美华,胡巧珍.英国现代学徒制中的学徒参与:发展趋势与思考——基于BIS的研究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5)

[4]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7)

[5]逯铮.现代学徒制的国际借鉴及“工匠精神”的培育[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6)

[6]武皓.基于英国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三位一体”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

[7]武皓.英国现代学徒制评估师“五大能力”提升途径探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

[8]吴丹.当代“工匠精神”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培育[J].文化学刊,2016(12)

[9]杨红荃,苏维.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

[10]李细香.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

[11]范婵娟.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机制构建[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2)

[12]肖润花.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涵体系构建[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4)

【基金项目】2017年柳州市社科联社科规划资助立项项目“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机制研究”(SKLY 2017-17);2017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7-A003);柳州市职业教育国际化试点项目“基于英国现代学徒制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试点”

【作者简介】武 皓(1974— ),女,湖南溆浦人,硕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物流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与课程教学。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评价机制保障机制职业素养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禁止令适用保障机制和程序的完善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