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9-05-05 06:00何若溪肖金玲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呼吸肌稳定期研究组

何若溪 肖金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作为慢性呼吸系统疾患,是一种以不可逆的呼吸道阻塞和形成肺气肿为特征的临床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COPD长期发展可出现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甚至诱发猝死等并发症,是全球人口死亡的第三大原因[3-4]。药物治疗是COPD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它能成功治疗患者并预防进一步恶化,常用药物有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抗氧化剂,但目前尚缺乏长期、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且药物治疗的周期较长,在治疗期间对于护理的要求较高[5-6]。呼吸功能护理干预作为肺康复护理的重要手段,其以提高有效呼吸能力、增强呼吸肌功能为原则,以预防呼吸肌疲劳、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训练护理方法[7-8]。呼吸功能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增加肺活量和摄氧量,也可提升胸廓活动,协同呼吸肌功能,从而改善机体的健康状况[9-11]。本文通过对COPD稳定期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给予呼吸功能护理干预,探讨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到2017年2月我院呼吸内科的门诊和病房86例COPD稳定期患者,年龄18~70岁,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50例,对照组36例,其中研究组男25例,女25例,病程(4.95±1.39)月,疾病程度轻度40例,中度6例,重度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8例,病程(5.09±1.22),疾病程度轻度28例,中度5例,重度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稳定期病程、疾病程度、体重指数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文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诊断标准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COPD诊治指南;患者处于疾病稳定期,适合药物治疗。排除标准:急性加重入院的COPD患者;合并肿瘤、肝或肾功能障碍等疾病;妊娠与哺乳期患者;同时参加其他研究的患者;有精神疾病史患者。

二、护理方法

两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1)氨溴索、补液稀释痰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2)采用糖皮质激素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喘息症状;(3)使用异丙托溴氨、氨茶碱等对支气管进行扩张,使患者的喘息症状得到缓解;(4)根据药敏或经验性选用适当的抗菌素或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时间为1个月。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持续低流量吸氧,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增加氧耗。 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积极地呼吸功能护理干预,(1)缩唇呼吸:者取坐位,调整呼吸,用鼻吸气,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口缓呼出,吸呼比为1︰2,每次练习5 min,5~10次/d;(2)膈式或腹式呼吸:患者放松,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前,吸气时腹部放松,使腹部逐渐膨出,憋气后呼气;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逐渐下陷,经口缓慢呼出气体;每次练习15 min,2~3次/d;(3)人工呼吸阻力训练:患者选择容量800~1 000 ml的塑料瓶,深吸后含住瓶口,将肺内气体吹入瓶内,直到无法吹出气体,每次练习5 min,3~5次/d。缩唇-腹式呼吸训练法:患者取放松体位,用缩唇呼气、鼻吸气的同时,膈肌收缩,腹壁向外突出,呼吸频率8~12次/min ,呼气时腹壁内收,膈肌松弛,每次练习5 min,3~5次/d。

三、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显效:肺部哮鸣音消失,且血气指标已恢复正常,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显著减轻;有效:肺部哮鸣音减少,且血气指标有一定好转,呼吸困难改善,咳嗽、咳痰等症状得到一定减轻。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或恶化;(2)肺功能检查:记录与测定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清醒状态下的FEV1、FEV1/FVC值,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能客观地反映肺的通气功能,FEV1占预计值是COPD肺功能检查的基本项目,FEV1和FEV1/FVC降低来表达气流受限;(3)6 min步行实验(6 minutes walk test, 6MWT):在护理前后进行测试,地点选择在开阔安全的地方,取30米为折返距离,记录MWT;(4)生活质量评定:在护理后采用QLQ-C30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进行评定,包括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这五个维度,当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四、统计学方法

结 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其中显效44例、有效5例、无效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我86.1%,其中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5例,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FEV1/FVC、FEV1值都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FEV1/FVC、FEV1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研究组护理后的6MWT显著高于护理前(483.56±13.19mvs. 394.34±13.11 m),P<0.0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6MW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8.35±13.10 mvs. 409.20±14.14 m),P>0.05。研究组护理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讨 论

当前COPD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威胁人体心脑血管与呼吸系统等生理状态,对身体健康产生威胁[12]。早期治疗对缓解COPD的病情并使并发症减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支气管舒张剂是控制COPD症状的主治措施,包括抗胆碱药、β2受体激动剂等,需要根据药物的作用及患者的治疗反应选用[13]。扩张支气管能降低气道阻力治疗,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轻患者肺部炎症渗出,缓解支气管痉挛[14]。

COPD稳定期患者病程长,疾病可反复发作,只靠传统的药物治疗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护理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对COPD的认识和自身处理疾病的能力,减少反复发作加重,维持病情稳定,能更好的配合治疗和加强预防措施,从而促进患者康复[15]。研究表明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呼吸肌康复锻炼,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气、血流变学等指标可显著改善,住院次数显著减少[16]。人工呼吸阻力训练法是以正常的呼吸频率在阻力呼吸器上连续呼吸的训练法,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将缩唇呼吸与腹式呼吸相结合,有利于减少功能残气量,也有利于增大潮气量和肺泡通气量[17]。缩唇呼吸可以增加通气及肺内残存气体释放,减少呼吸肌做功,延长吐气过程,减轻呼吸急促,利于全身松弛。腹式呼吸可提高腹肌张力,增大横膈上下活动度,使呼吸阻力减少,增加膈肌肌力[18]。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呼吸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86.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FEV1/FVC、FEV1值都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FEV1/FVC、FEV1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呼吸功能护理干预的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改善[19]。

COPD患者气道反复感染,可使支气管壁充血、水肿以及纤维组织增生;当患者胸膜腔内压发生急剧增大,管腔过早塌陷和闭塞,滞留肺部残气量增多,可减少呼气与出气量。同时也容易引起呼吸肌的紧张,增加耗氧量,诱发呼吸肌疲劳,形成骨骼肌功能障碍[20-22]。研究组护理后的6MWT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6MW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在于①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可延缓呼气气流压力的下降,防止小气道的过早闭合,提高气道内压,增加肺泡换气,达到改善缺氧的作用;②其也可通过浅速呼吸,对辅助呼吸加以调整,增加患者的肺泡通气量,使气体分布得到改善,提升潮气容积,让无效腔得到有效减少[23-24];③缓解患者对体力活动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增加患者四肢肌肉力量,改善骨骼肌功能障碍,增加步行锻炼信心[25]。

COPD稳定期的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患者症状,增强患者的活动能力,阻止或减缓肺功能下降,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6-27]。当前生活质量评价内涵更加广泛和复杂,结合当前生活水平,更加重视高级需求的满足程度,如文化需求、精神需求等。其能全面地反映COPD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特别是QLQ-C30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患者病情变化敏感性高,信度和效度得到高度认可,能及时地反映患者病情变化[28-29]。本文显示研究组护理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呼吸功能护理干预的应用能促进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呼吸功能护理干预方法简单易学,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花费,无创无痛,易被患者接受,很容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30]。

表2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综上所述,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在COPD患者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对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均有良性影响,能促进患者预后恢复,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呼吸肌稳定期研究组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脑卒中患者呼吸肌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展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肺康复护理应用在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中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308nm准分子光联合皮肤屏障修复剂治疗稳定期面部白癜风的疗效评价
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的干预效果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