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巧用“k”

2019-05-05 09:44吴玲芳
初中生世界 2019年15期
关键词:反比例双曲线象限

吴玲芳

“反比例函数”与“分式”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且以分式的内容为基础。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次函数是一条直线,而反比例函数是“分支曲线”。反比例函数在中考中也是常见考点,通常会与一次函数以及多边形等知识结合。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函数图像来解决有关反比例函数问题,快捷准确。

一、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增减性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分布在两个不同的象限。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它的增减性与一次函数不同,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必须强调“在哪个象限内”。

解:由-a2-1<0(a为常数),可知函数y=的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画出简图,如图 1,由图像可知 y3<0,y2>y1>0,所以y3<y1<y2。

图1

【点评】本题不能用代数方法计算求出y1、y2、y3的准确值,只能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利用函数的增减性来求解。通过观察图像,比较纵坐标的大小即可。

二、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

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决定函数图像分布的象限。过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任意一点,向坐标轴引垂线,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 ||k。过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任意一点向坐标轴作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以及坐标原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已知图形的面积,求k的值时,由于面积非负,必须根据双曲线所在的象限,确定k的符号。

图2

【解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设而不求”法。

解:(方法一)设点A的坐标为(a,b),则ab=k。△ABO的面积=

所以

(方法二)直接利用k的几何意义。由三,化简得ab=-8,即k=-8。角形的面积为4,得知,即 ||k=8。由于图像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则k<0,所以k=-8。

【点评】本题是填空题,不需要写过程,可以直接利用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解答,再根据图像所在的象限,确定k的符号,数形结合,快速便捷。如果是解答题,则按照方法一写过程。

三、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对称性

反比例函数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正比例函数图像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因此两个图像组成的整体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它们的两个交点关于原点对称,所以两个交点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利用这样的特殊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决有关反比例函数的问题。

A.-6 B.-9 C.0 D.9

【解析】运用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对称性与整体思想即可求解。

解:由点A(x1,y1)在双曲线 y=3上,可知xx1y1=3,易知点A和点B关于原点对称,则x1=-x2,y1=-y2。因此 x1y2+x2y1=-x1y1-x1y1=-3-3=-6。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得出x1=-x2,y1=-y2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把x1y1看成整体,利用整体思想求解。

四、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

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的横、纵坐标乘积是定值k。当已知条件中给出了某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通常设出某个关键点的坐标,根据图形特点和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点,表示出其他未知点的坐标,并根据已知图形的面积建立方程,求出k。所设点的坐标,虽然也是未知字母,但并不真正参与最后的计算,只是“设而不求”。

例4 如图3,在以O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两边OC、OA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与AB相交于点D,与BC相交于点E,若BD=3AD,且△ODE的面积是12,则k= 。

图3

【解析】利用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设而不求”。

解:由四边形OCBA是矩形,可知AB=OC,OA=BC。设D点的坐标为(a,b),ab=k,根据BD=3AD,可知B(4a,b)。因为E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所以E的坐标为(4a)。∵S△

【点评】通过设图像上的关键点D的坐标为(a,b),根据已知数量关系、图形特点以及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横、纵坐标乘积等于k,表示出B和E的坐标,然后用长方形面积减去3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来表示△ODE的面积。此时,△AOD和△OCE的面积可以利用k的几何意义直接表示,得到有关k的方程,求出k。这里设的坐标a和b,也是“设而不求”,它们的乘积可看作整体。

五、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例5 如图4,一次函数y=k1x+b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相交于A(2,3),B(6,1)两点,当kx+b<时,x的取值范围为( )。

A.x<2 B.2<x<6

C.x>6 D.0<x<2或x>6

图4

【解析】本题要根据函数图像,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不等式的解集。

1

x当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从图像上看,当时,即为一次函数的图像在反比例函数图像的下方。由图可知,在点A的左侧、y轴右侧这部分图像以及B点的右侧的图像,都是满足的。所以x的取值范围为0<x<2或x>6。故选D。

【点评】如果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两个函数的表达式,再代入不等式,化简后为一元二次不等式,超出了同学们目前的知识水平。而从图像出发,根据图像来求解,则问题便迎刃而解。一般先找到交点,相交时属于临界状态,两个函数值相等。然后在交点的两侧观察图像,根据大小关系,观察两个图像的上下相对位置,从而得出横坐标的范围,即为x的范围。注意双曲线有两支,必须考虑全面,不能漏解。本题看似是求不等式解集,实则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在图像上即为求点的横坐标的范围,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数的问题转化为图形问题。

猜你喜欢
反比例双曲线象限
勘 误
上期《〈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参考答案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反比例函数相关的隐含结论及其应用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巧用点的坐标解决反比例问题
双曲线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双曲线的一个美妙性质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