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人格教育校本课程的路径选择

2019-05-08 03:25李青山
师道·教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性灵少年宫中华文化

李青山

校本课程文化是校本课程所承载、蕴含的具有教育价值的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统一的文化,是课程文化的组成部分。学校把“传承华师办学思想,开创人格教育特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把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核心素养作为根本的办学目标,通过研究和探索、彰显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文化,努力让课程成就学生,并通过少年宫活动、社团兴趣活动加以实施。

我校以“生动德育、大雅艺术、运动健体、中华文化、科技创新、生命行吟”六大校本课程,开展人格分层实施策略,塑造小学生健全人格,积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快乐平台,塑造小学生健全人格,使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

1.生動德育,铸就品质

学校践行华中师范大学“博雅教育”、华师附小“阳光教育”理念,地方核心文化——惠州之“惠”、大亚湾之“雅”、龙光城之“龙”为校本哲学元素,以生命哲学为基石,从生命的性灵为切入点,提炼出“教育就是生长人的性灵”的教育哲学,提出“过一种生长性灵的学校生活”的教育理念,以“龙的传人、雅的品质、惠的少年”为育人目标,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效,学生行为规范、彬彬有礼、有儒雅之风度,优雅之品格。

2.大雅艺术,陶冶情操

学校开设大雅艺术,有书法、绘画、舞蹈、合唱、乐器、诗歌、朗读等社团。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核心素养要求为出发点,充分了解学生的爱好需要,科学统筹设立少年宫项目,早晨及下午放学都开放兴趣活动。每周三下午开展社团活动。寒暑假开展社团和兴趣小组活动。学校定期开展各种展演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使校园充满活力。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培育了孩子们的高雅情趣,润泽了心灵。

3.运动健体,增强体魄

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在上好体育课的基础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同时积极开设课外体育活动、社团活动,不断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每学期开展体育素质检测、广播操、眼保操比赛,还开设乒乓球、篮球队等活动。

4.中华文化,涵养品性

学校少年宫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为己任,围绕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四季行、“我的中国梦”“争当美德少年”等主题,启动性灵教育“中华文化微行动”。开展尊师敬老、经典诵读、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习惯养成、志愿服务、环境保护、社会实践等系列“中华文化微行动”,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通过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崇德尚善,博雅博爱,自觉践行基本道德规范,养成文明好习惯,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5.科技创新,培养能力

学校实施学生核心素养工程,全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敢于动手,善于创新,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出自己生活中的作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完成自己的小创造、小发明成果,同时能进入区级、市级,以及省级的创新作品展示、创新作品竞赛,为真正培养创新性人才打下基础。

6.生命行吟,拓宽视野

为开拓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朴素情感。学校积极组织全体学生开展“生命行吟”系列活动之“走进大自然探索奥秘”活动。

我校创办以来,“生命行吟”系列活动已经开展第三站,这种活动不仅是“过一种生长性灵的校园生活”的有益补充,更是“灵性飞扬、生动活泼”办学目标的最好体现,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拓宽学生的视野,是培养“惠人惠己惠世界”学生的有效途径。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校少年宫各个项目,特色凸显,成效显著,通过开展特色教学研究与实践,我校建立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通过少年宫项目活动的开展,拓宽了育人的范围,增强了校园的艺术效果,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人格健全、阳光健康。

猜你喜欢
性灵少年宫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博雅文学社:抒性灵之真情,写人生之华章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南昌市少年宫学生作品展示
杂说书家之性灵
免费“染发”
关注性情 求新求变——浅论袁枚的“性灵说”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