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养融合智慧健康扬州样本SWOTS分析

2019-05-13 10:03吴天琴周文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扬州养老老年人

吴天琴,周文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健康养老是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迫待解决的社会性难题。截至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为 2.22 亿人,占总人口的 16.15%,预计到 2020 年,老年人口将达到 2.48 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067万,且老龄人口将于2040年左右达到峰值。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养老问题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社会性难题,由于我国各个城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老龄化程度等差异显著,养老模式不可能千篇一律。因此,破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难题,必需立足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环境系统中考量,方能探索出科学有效的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模式。

1 体医养融合智慧健康含义

就是整合体育、医疗和养老(包括机构、社区、居家、侯鸟、抱团等养老模式)三方资源,以体医融合为手段,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共建共享,贯通老年人健康信息,实施全天侯跟踪、监控、反馈,诊断、共开运动康复处方,做到实时预警、护理、就医等,针对不同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提供体育、医疗健康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医疗健康功能性服务的各自优势,前移老年人健康关口,压缩老年人失能医护时间,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同进降低医护压力和医疗费用,促进养老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积极健康干预新模式。

2 体医养融合智慧健康扬州样本的优势与劣势

2.1 行动优势(Strength)

2.1.1 政府积极推进养老服务工程

扬州市政府在近五年,积极推进养老服务制度化,相继出台医疗、体育、养老、医养融合等多项并举的政策制度。2013年,《关于加快发展健康和养老服务产业的实施意见》(扬府发[2013]229号);2014年,《扬州市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老年人体育工作的通知》(扬体发[2014]6号);2015年,《关于推进医疗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意见》(扬政民[2015]79 号);2015年,《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群众体育工作的意见》(扬府发[2015]14号);2016年,《扬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扬发改社会发[2016]649号);2017年,《关于做实做好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扬卫基层[2017]16号);2017年,市政府关于印发《扬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扬府办发[2017]14号);2017年,《扬州市“十三五”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扬卫规划[2017]8号);2017年,市政府关于印发《“云上扬州”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扬府发[2017]183号);2017年,中共扬州市委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打造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行动计划》的通知(扬发[2017]38号)。特别是2017年,综合作出体育、医疗、智慧健康建设的行动部署,为智慧健康养老系统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到目前为止,扬州市已经打造出“城市8分钟以内,农村15分钟以内”的医疗急救和快速转运“服务圈”;市区实现了10分钟健身“服务圈”;市开展了19个颐养社区建设试点;在12349养老服务平台“三位一体客户端”服务热线的基础上,新研发的12349手机APP、12349网上商城正式上线,等等养老服务保障,为市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规范的养老服务。

2.1.2 智慧养老服务投入精准

一是对老年人社会保障服务投入精准。2016年,扬州市政府制定高龄老人津贴标准,百岁以上老人尊老金达500元/月;实行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制度,重点为三无、五保、高龄、独居、失能等特殊老年人群体提供每人每月80元-260元的服务补贴;实施“安康关爱”行动,8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实现全覆盖《扬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扬发改社会发〔2016〕649号)。二是对老龄人口健康监控和健康信息服务精准。扬州市积极推行智能化养老服务,加快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2014年,由全国养老技术研究院投资3000 万元,分别在扬州琼花观社区和文昌花园社区设立了实验基地,让老人们试用智能养老产品,拉开了智能养老的开端。[1]依据《“云上扬州”顶层设计方案》,制定“云上扬州”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云上扬州”计划共建设项目15个,预计项目总投资15.395亿元。其中,“七朵云应用”就包括“健康云”建设,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居民健康信息资源,推进基础设施统建共用、大平台融合通用、大数据开放利用和“互联网+”创新应用,实现健康精准化智慧养老服务。

2.1.3 城市生态建设宜居宜养

扬州自古就以园林著称于世,《扬州画舫录》评价:“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今天,扬州依托河岛湿地、栖养温泉、原乡田园等资源,已经建成开放市级中心公园10个、区级公园和社区公园126公园。扬州以“绿扬城郭”风貌,展现“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生态环境。并先后获得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等称号。2018年,扬州举办19届省运会;2021年,扬州举行世界园艺博览会,不仅提升了扬州城市的知名度,更加速扬州城市基础工程改造,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高铁、飞机、火车等互相补充;城市快速通道,过江通道、多条高速公路网络部署,宁镇扬半小时,长三角1-2小时都市圈;住宿、旅行、美食、商业、社保、医院……为养老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2.2 行动劣势(Weakness)

2.2.1 超老龄化现象严重

扬州养老服务刚性需求不断增加。据预测,扬州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从2015年108.76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3.59%,增加到2020年130万人左右,占总人口的27%左右,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及家庭小型化、失能失智老人占比增多的趋势日益突出,养老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急剧增加,对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超老龄化现状,医养融合型床位严重缺少,全市护理型床位仅占养老床位总数的 6.2%,与省政府要求达到 30% 以上存在较大差距。扬州市养老护理院已运营 1 所,在建 1 所,还没能做到县(市)覆盖。城乡养老机构发展失衡。农村敬老院床位远远超过城市养老机构的床位,而农村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比例远超过城市,导致供需失衡。截止 2015 年统计 扬州市 2.9 万张养老床位,至少需 5200 名护理人员,而实际只有约 1200 名。

2.2.2 软硬件投入相对不足

扬州作为打造的新型智慧化城市,近年来智慧化建设发展迅猛。在智慧养老投入方面,虽然主要关注点偏重于场地、设备、护理人员配备等方面,但是作为康养之城,还没有真正实现智慧养老普及化的旅居环境保障,制约候鸟式养老、抱团式养老等群体定居扬州的意愿,同时,智慧养老的经济惠民化没有得到体现,又制约着社区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品质提升。另一方面,扬州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对养老软件设计开发、医养专门人才培养、智慧养老的宣传、智慧养老主题活动、智慧养老环境创设等方面缺乏开创性构思和建设,作为康养之城的品牌形象没有树立。扬州最主要的服务产品为12349养老服务客户端,智慧养老便捷利民的发展趋势没有得到居民认可,没有深入老人之心,成为老人生活依赖。旅居老人对智慧养老的普适性和获得感有待加强。

3 体医养融合智慧健康扬州样本的机会与威胁

3.1 行动机会(Opportunity)

3.1.1 国民健康成为国家战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工作。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作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举措。《纲要》指出要“加强体医融合、非医疗健康干预”,规划到2030年,基本建设上要打造出体育和医疗服务两个15分钟“服务圈”,为全民健康服务提供支持和基础保障。《纲要》不仅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而且是健康中国扬州样本打造的纲领和指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习近平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优化健康服务、建设健康环境、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3.1.2 国内外先进养老模式成为经验参考

表1 一些发达国家先进的养老模式[2]

表2 国内部分先进的养老模式[3]

3.2 行动威胁(Threats)

3.2.1 养老观念滞后

居家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也是我国目前最为主要的模式。由于我国几十年人口计划生育实施的制约,家庭小型化趋势已经形成,儿孙绕膝的居家养老现象逐步成为历史的烟尘;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速,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观念产生跳跃式的变迁,形成不同养老思维碰撞的现状。老年人多对居家的的认同和向往,年轻人多为独生子女,受到工作、生活的限制,和照顾老人的实际产生冲突,观念上多对社区和机构养老的趋同。因而,现代老年人不得常常不得不面对空巢的孤独,选择社区和机构养老,特别失独失能老人。当然也有部分思想解放,为了减轻儿女负担主动选择社区和机构养老的。可见,我国世代乡村聚居、几世同堂养老格局已经被打破,乡村没落的报道,孤寡老人的独居生活不仅仅是城里的特有现象,而且已经成为农村养老的现状问题。其次,体育养老还没有深入老人心中,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生活上的小康,并没有导致精神生活小康的追求,体育健康的意识还不强,宁愿花钱去看病,也不愿意花钱去锻炼,没有理解体育健康比医疗健康更经济、更幸福的事情。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一般认为的养老范畴上,即养老服务是指针对老年人群的医养(或者医养护)服务。[4]其实,养老模式已经处于多元格局的被动转型时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生活观念必将改变,互联网+体育+医疗的模式被引进养老模式。然而,当面对智能化养老产品的冲击,智能产品的客观冰冷与家人陪护的温暖照护形成反差,当体育和智能医疗花钱间接性提前买健康与医疗直接花钱的世代传统形成反差,很多老人又不愿意使用或不习惯于智能化的操作,出现对现代养老模式的排斥,又不得不被动转型而产生内心的痛苦。

3.2.2 智慧养老产业链市场没有形成

我国智慧养老市场还处于一种起步阶段。智能化的养老产品除了简洁、高效、质量的提升,更重要地是要放之于市场中检验,受到养老市场的认可,没有养老产业市场的需求,就没有养老产业的供出。有供没求或有供少求,就形不成养老产业链,形不成良性互动的智能养老产品发展前景。扬州市仅仅是智慧养老产品市场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绝对不可能脱离国内外大的智慧养老产品环境的熏陶,只有在国内外的大环境的洗礼下,特别是国内智慧养老的环境熏陶,扬州智能化养老产品,才可有可能形成真正的产业链,所以,国内外智慧养老的环境现状客观上造成对扬州智慧养老样本打造的制约。

4 体医养融合智慧健康扬州样本的行动策略(Strategy)

4.1 优势、机会组合策略(SO)

借助于国家健康战略,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养老模式,参照国内先进的养老经验,进一步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把经济发展与健康养老的协调发展,放之于优先发展的位置。利用宁镇扬一体化城市群的辐射机会,尽快融入长江三角洲核心经济带,大力提高养老金,提高老年人的系列福利待遇水平,老有所养有保障。多方位发展基础设施,如建立交通便捷的苏中枢纽城,形成联结省会南京、苏州和上海等多个经济发达城市的高铁、地铁交通网,为候鸟式、抱团式等养老群体提供便捷的交通的条件,缩短旅途时间,减少旅途劳累。加大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断完善“健康云”的建设,真正完成一键式服务,一键能挂号足不出户,一键心电图远程医疗,一键急救呼叫……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的智能化网络保障。同时,加强古城扬州的保护与建设,扬州的魅力在于现代的繁华中,蕴含小家碧玉式的古典妖娆之美,加大公园城市建设的步伐,建成“人在城中走,如在画中行”的美丽扬州,把宜居宜养推向更高的平台。

4.2 优势、威胁组合策略(ST)

政府部门在政策、经济的大力支持下、打造公园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仅从物力上提高扬州宜居宜养环境,还要加大扬州软实力的改造提升。尤其是养老观念的改变宣传与发动,如“运动是良医”的理念,2007年,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和医学会(AMA)为代表的提出了“运动是良医”(Exercise is Medicine)的理念,通过体医融合来预防、治疗、减少慢性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运动是良医”应结合国情开展相关研究,加以推广和应用。[5]特别是医疗机构、运动科学专家和患者本人观念的转变和健康促进策略的转变。[6]通过运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把健康关口前移。利用科研机构人员,专门进行软件设计开发;利用扬州重大节日,如“4.18”烟花节,城市运动会等,加大宣传智能养老的好处,展示智能养老新产品的用途,在急救中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转变老年人的思想,改变他们的观念,培育养老产业市场,培育企业生产养老高质量、高效能养老产品,其中,政府给予企业科学地规范、指导企业行为,协调各部门的关系,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运用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推行扬州地区智慧养老的先进观念,先进的养老产品,先进的智能化基础设施,克服国内整体养老观念和养老产品市场不足的制约,确保智慧养老成果的安全落地。

4.3 劣势、机会组合策略(WO)

扬州地区老龄化水平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健康养老给城市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养老产业市场潜力机会。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扬州利用国内外先进的养老经验,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变劣势为发展机会,最大化地克服本身发展劣势的制约,建成健康中国扬州样本的养老模式,无疑是一种机会和挑战并存的局势。超老龄化是本城市的客观存在,养老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速度是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而健康已经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健康养老必然成为健康发展的主题之一,那么,必然催生出相关的一系列智能养老产品的诞生,催生养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不断走向成熟。成熟先进的养老经验,特别是医养融合模式,有的可以嫁接过来,把体育养老的观念引入,把老年体育产品+医疗产品+养老,形成体医养融合的综合性产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努力争取智能产业上的新突破。机制上,把体育和医疗养老机制一起进行磨合,最终达到体医养融合的目标。人才上,加大专业护理人员、体育社会指导员培养和管理力度。硬软件上,加大机构、社区投入,增设养老床位,注重智能设施投入和使用。

4.4 劣势、威胁组合策略(WT)

智慧养老观念的落后,智慧养老产业链的未形成不仅仅是国家普遍存在现象,而且也是扬州在区面临客观存在问题;扬州地区的老龄化严重现象和经济投入不足的状况是智慧养老样本打造的短板。老龄化会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老龄严重,养老经济代价必然会提高,客观上也会造成养老相关方面投入的比例不足,或者说,投入增加跟不上老龄化趋势增加的比例。消极对待极有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积极地培育老年人消费市场,因势利导,合理引导老年对智能化产品的使用,适当收取费用,家庭使用,社区、机构内使用,收取产品费用和服务费用是一种必须肉心理上让老年人能承受,积极承受,知道花钱买健康是一种必要,其效益远比单独医疗效益高,通过体医融合最大限度地延长健康时间,减少失能机会和时间,给自己创造积极健康的机会,由心理被动承受到积极承受,再到观念上的改变,最终培育形成养老产品的市场化,合并劣势和威胁的消极影响,把消极的因素转化为积极有利的因素。

5 结束语

健康老龄化是老龄化社会的应然命题,也是一个城市地区的应然课题。人是一个城市地区发展的主体,从生命全过程的角度,从生命早期开始,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干预,营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社会支持和生活环境,以延长健康预期寿命,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功能,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国卫家庭发[2017]12号)。在健康老龄化的应然课题下,必然要进行实然省思和作出实然的回答。

猜你喜欢
扬州养老老年人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