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 诊断上臂高度恶性黏液纤维肉瘤1 例

2019-05-15 09:41鲁智礁李佩玲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110001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上臂肉瘤肱骨

鲁智礁,李佩玲(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辽宁 沈阳 110001)

病例男,75 岁。发现右手第4、5 指麻木6 d,右上臂肿物3 d 入院。专科检查:右上臂内侧肿物,大小约6 cm×4 cm×3 cm,质韧,边缘光滑,与周围无粘连,活动度尚可,无红肿热痛及活动障碍,右上肢尺侧感觉麻木,夹纸试验阳性,桡动脉搏动可,末梢血运可。患者既往体健,高血压病史30 年,无糖尿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无输血及血制品史,个人史无特殊。肿瘤相关抗原(CA125、CA199、CEA、AFP)均未见升高。

DR 示右侧肱骨下段内侧可见略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楚,其内未见钙化(图1);MRI 示右上臂肱骨内侧、肱三头肌内可见梭形团块影,大小约为4.3 cm×6.3 cm×7.0 cm,其内信号不均匀,T1WI 呈等/稍高信号,T2WI 呈稍高/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强化,边缘较清晰,邻近肱骨皮质完整,未见骨膜反应,周围皮下软组织肿胀(图2~5)。

手术与病理:术中示右上臂皮下筋膜与肱三头肌肌层内见一5 cm×6 cm×8 cm 肿块,表面包膜不完整,与周围组织粘连,行扩大切除。肉眼见肿块切面灰白灰红,局部可见坏死及黏液,镜下见肿瘤由细胞疏松区和密集区组成,稀疏区见梭形瘤细胞散在分布于黏液背景中,密集区见瘤细胞呈片状分布,可见双核或多核瘤巨细胞。免疫组化:Vim(+)、SMA(-)、CK(-)、EMA(-)、CD34(+)、CD68(+)、S-100(-)、Ki-67(+,80%)、Desmin(-)、beta-Catenin(膜+)、TLE-1(-)(图6)。病理诊断:软组织黏液纤维肉瘤(高级别)。术后进行放疗治疗,11月后复查发现肿瘤复发(图7~9)。

图1~9 右上臂MRI 检查,右上臂皮下筋膜与肱三头肌肌层内见一4.3 cm×6.3 cm×7.0 cm 肿块影,边界较清晰,周围软组织肿胀。图1:DR 侧位示肱骨下段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影。图2:T1WI 矢状面示病灶呈等/稍高信号。图3:T2WI矢状面示病灶呈稍高/高信号。图4:T2WI 冠状面可见线条状低信号影,为不完整的纤维间隔(↗所示)。图5:T1WI 矢状面增强扫描示明显不均匀强化。图6:镜下见梭形瘤细胞、双核或多核瘤巨细胞及黏液样基质。图7~9:11 月后复查MRI 示右上臂内侧皮下可见小团块影,呈稍长T1、长T2 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

讨论黏液纤维肉瘤是少见的软组织肉瘤,1977 年由Angervall 首次提出“黏液纤维肉瘤”这一名称。2013 年版WHO 软组织肿瘤分类将其归入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的恶性肿瘤[1]。该病好发于50~80 岁的老年人,男女差别不大,病变常见于下肢、上肢,较少位于躯干、腹膜后及纵隔、头颈部等[2]。约三分之二的肿瘤发生在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分之一发生在筋膜和骨骼肌中[3]。常为孤立的肿块,肿瘤境界清楚,可有假包膜,临床常表现为生长缓慢、无痛性的肿块,当较大时可有压迫症状[4]。

Mentzel 等[3]根据肿瘤内黏液样区域所占的比例、瘤细胞的丰富程度、瘤细胞异型性的大小和核分裂象的多少,将黏液纤维肉瘤分为高级别、中级别及低级别,其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主要组织病理特点:①广泛的黏液样基质;②其间为纤细而不完整的纤维结缔组织间隔;③丰富的薄壁、曲线状血管;④瘤细胞主要由梭形细胞、星状细胞组成,常可见多空泡状的假脂肪母细胞,偶见多核性瘤巨细胞[5-6]。大体上高级别黏液纤维肉瘤黏液基质区域较少、细胞含量较多,且可出现出血、坏死区域,低级别黏液纤维肉瘤则相反。免疫组化特点:Vimentin 呈阳性,SMA 少数呈阳性,提示肌纤维母细胞分化。

影像表现:病变呈圆形或分叶状,其组织成分复杂,在MRI 上信号多不均匀,平扫T1WI 主要为等或稍高信号,T2WI主要呈稍高信号或高信号,因其组织成分中含有大量黏液基质或坏死而产生高信号,增强扫描时不强化;稍高信号为病变的实质成分,且因肿瘤为富血供病变,增强扫描时可见强化,所以肿瘤整体强化方式为不均匀强化[4-5,7],T2WI 上可见少量线条样低信号影,为不完整的纤维间隔;病变邻近组织可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信号。本例患者MR 表现比较典型,在T2WI 上呈稍高信号/高信号,但增强扫描显示强化区比例较少,黏液基质含量较大,略不符合高级别肿瘤的病理特征,但因黏液基质的程度不是唯一的诊断标准,所以该肿瘤具体级别的诊断要依靠病理检查结果。

黏液纤维肉瘤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且复发后进展为更高级别的病变,而转移多发生在中、高级别的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肺、胸膜、淋巴结及骨骼[8]。治疗上黏液纤维肉瘤需要控制好复发率,因此采取手术广泛局部切除,当病变复发、病变边缘不能完全切除时,辅助放疗治疗[9]。

猜你喜欢
上臂肉瘤肱骨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儿童上臂罕见骨外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肺原发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1例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脂肪肉瘤,早发现才可能有好预后
上臂整形术的研究进展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做做字母操缓解肩颈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