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心理素质的途径

2019-05-15 10:44马红杰吴娜
赢未来 2019年1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职业院校途径

马红杰 吴娜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下,教师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并影响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本论文以教师的心理素质为研究切入点,对新形势下职业院校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途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心理素质;职业院校;教师;途径

在我国最新出台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要中,明确指出了教育改革的思路,并勾勒出未来我国教育的发展蓝图。在新的教育改革中,教师作为人才培养、实施教育的关键部分,必须要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进而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教师心理素质

在职业院校教学活动中,教师最为学生最为直观的模范和榜样,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作为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以影响、陶冶学生的人格,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1]。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教师的人格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才能呈现出高尚的人格,进而才会热爱生活、举止优雅文中、神态温和、感情豪放、谈吐幽默等。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均是建立在高尚的人格之上。因为,只有教师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人格,学生才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否则,一旦教师心理素质较低,整天无精打采,甚至杞人忧天,那么学生自然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产生消极的态度。

另一方面,教师的情绪、情感等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情绪和情感是任何动物共有的一种心理特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鉴于教师的地位,教师的情绪和情感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教师心境良好、情绪饱满,学生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不仅在学习中心情舒畅,而且还会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否则,教师心境比较差,精神懈怠,对生活缺乏一定的激情,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教师的不良情绪所感染,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2]。

二、高职院校教师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还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高职院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面临的心理压力相对比较大。

(一)工作压力

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临的巨大的教学压力,不仅要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量,还在具体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多种比赛,如:技能大赛、信息化大赛、创新大赛、五课两课等,这就一定程度上极大了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量;同时,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相关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更新比较快,且教学的新方法、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推陈出新,也给教师的日常教学加大了较高的难度;最后,职业院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还面临着各种类型的评价检查工作,且评估考核检查工作越来越严格,也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科研压力

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改革的较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对教师的科研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得不申报各级课题、花费大量的时间撰写论文,并参加各种教学成果评比、争取科研项目等,这种较大的科研压力,极容易使得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产生倦怠的心理。

(三)社会压力

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面临着较大的社会压力。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且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而职业教育学校寄予的希望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加上社会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职业院校中多种形式的人事管理体制、社会舆论的影响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职业院校教师的心理压力[3]。

三、新形势下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分析

面临着目前职业院校教师所面临的较大压力,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教师的心理素质。

(一)学校层面

在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心理素质的过程中,学校必须要做到两点:

首先,定期安排活动,以放松教师紧张的心理状态。针对职业院校教师所面临的巨大压力,职业院校可选择定期、不定期的方式,安排一些活动,以放松教师的身心,缓解其工作压力。例如,身体锻炼、户外活动、培养教师的业余爱好等,让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身心达到调节、高度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进而使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最后,促进教师健康、和谐发展,使其各尽所能。高职院校在协调教师心理素质的过程中,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评定目标,教师在完成基本教育任务的基础上,还要对其参与的各类比赛、科研项目等进行综合性评价,进而促使教师各展所长、各尽所能,以激发教师健康、和谐地发展[4]。

(二)教师个人层面

虽然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着和较大的压力,个人自身也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自我调整,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的状态,进而使其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各项工作中。

第一,积极主动学习心理知识,加强心理训练。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面临较大的压力,必须要改变抱怨的状态,利用积极的态度对面对教学工作中的压力,并积极主动学习一些有关心理学、教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在学习心理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要进行心理训练,在心理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其心理素质。在具体进行心理素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放松训练、时间管理技巧、认知重建策略、反思训练等,并在训练的过程中,经过自身的有效反思,以加强教师的心理素质[5]。

第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神圣使命,并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与全学校共同努力促进学校的发展,金额若满足教师的心理需求,给其提供强烈的归属感;另一方面,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还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并在沟通中充分尊重学生,构筑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使得教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学中[6]。

(三)社会层面

社会也是增加职业教师自身压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必须要积极引导社会对职业院校的教师形成一个正面的舆论。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开展多种媒体渠道,将学校的各类工作积极公开,让社会其职业院校拥有更多的了解,并逐渐形成一个正确的、有利于职业院校发展的舆论。如此一来,教师面临的社会压力就会逐渐减轻,进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实际教学活动中[7]。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的心理素质高低、心理健康程度如何,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但是职业教育院校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受到工作、科研和社会三方面的压力,从高职院校、个人和社会三个层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教师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冠利,刘灵,杨屏, 等.职业院校教师心理素質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J].精神医学杂志,2014, 27(6):401-404.

[2]郝峥.中等职业校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3): 112-115.

[3]罗支友.浅谈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6):31-34

[4]王姣艳,潘威.心理资本视角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心理素质发展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6,(16):45-49.

[5]郜雅杰.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9):145-145.

[6]张旭.高校教师心理素质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09):445.

[7]曲金凤.教师心理素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180.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职业院校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