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
——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19-05-16 03:25张俊奎张玉娟
山东人大工作 2019年4期
关键词:寿光市人大常委会蔬菜

□张俊奎 张玉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肯定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发展经验的“寿光模式”,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年来,寿光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了人大力量。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从何处入手?寿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在集体研究讨论后,决定从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入手,选取全市农村基础设施最薄弱的100个村,开展深入调研。

2018年7月27日,寿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宝华带领调研组在稻田镇葛家村实地走访。“俺这个村在稻田镇的最东南角,很偏僻,村里的基础设施很落后,只硬化了1条入村路,1条南北大街、1条东西大街都没通开、没硬化,更没有绿化、亮化……”葛家村支部书记王乐军边走边介绍村里的情况,李宝华不时停下来详细询问。

为了摸清各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去年寿光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了7个调研组,由常委会领导同志分别带队,围绕道路建设、人居环境、文化设施、电网改造等内容逐个村进行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座谈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找出这100个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环节:村庄规划不健全,规划编制滞后;道路硬化率不高,普遍破损严重;排水沟建设滞后,坍塌破损严重;旱厕改造存在诸多问题;安全饮水工程存在薄弱环节;路灯缺乏专业管理;农业生产用电电网改造进展缓慢;文化活动广场面积小、设施不足……在此基础上,调研组深入座谈研究,剖析问题根源,提出精准建议意见,形成了数据详实、真实全面的调研报告。

报告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主要领导作出了批示,报告提出的建议意见将成为未来决策的重要参考。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9年起实施“美丽乡村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提升三年行动”,市政府将每年投入约1.35亿元,设立专项奖补资金,利用3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全市所有行政村实施环境综合提升行动。2019年将在全市首批选取303个村,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宝华带领调研组实地走访

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蔬菜产业是寿光农业的支柱产业,也是老百姓的主要收入来源。寿光市人大常委会抓住蔬菜产业这个关键,开展系列监督活动,助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2018年年初,寿光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将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议案交付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门调查组,对议案有关问题进行调查,提出充分认识寿光市蔬菜产业优势逐步弱化的发展形势,深入实施“品牌提升”战略,提高蔬菜生产组织化、标准化水平,加快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等意见。7月份,对议案办理情况进行督办;9月份,对农业局工作进行评议;12月份,专题听取议案办理情况报告……市人大常委会打出了监督的组合拳。

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扎实推进议案办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不断推进蔬菜产业结构调整。2018年,新规划建设规模化农业园区18个,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826家;聘请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就“寿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进行整体策划,全市“三品一标”产品达到33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6个;建设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区,促进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建设农业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2018年7月12日,成立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寿光蔬菜的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智慧化、融合化发展步伐正加快迈进。

让文化春风吹进美丽乡村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13个村党支部书记、镇党委分管负责人座谈会

春回大地,天气转暖。晚饭后,寿光市洛城街道李家庄文化大院里热闹非常,村民桑爱杰正带领舞蹈队成员排练舞蹈。“自从村里有了综艺活动室、戏曲室、活动大厅,我们吃了饭就来这里跳跳舞、拉拉琴、聚一下,生活更有滋味了。”桑爱杰说。

着眼于乡村文化振兴,2018年5月,寿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先后到市文化中心、上口镇三馆一中心及部分村文化大院实地察看。针对镇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文化场所设备配备不足、管理不规范、基层文化人才不足等问题,委员和代表们纷纷建言,提出加强基层文化场所的标准化建设,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培育基层文化队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建议。

市政府及文化部门积极落实代表建议,制定了《寿光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星级评定工作实施方案》,市财政出资200万元,为100个村(社区)文化大院、农家书屋配备文体设施,基层公共文化场所进一步上档升级。组建“公益艺术培训联盟”和1000余支各类文艺队伍,全年培训辅导文艺骨干2万余人次。探索“书屋跟着农民走”农家书屋建设管理模式,开展“你读书,我买单”活动,全民阅读之风蔚然成型。成功举办首届乡村文化艺术节,先后组织“文化走亲”“文明之夏”“千场公益巡演”等主题文化活动600多场次,“一村一年一场戏”、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现全覆盖。如今,寿光市群众的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也越来越强。

猜你喜欢
寿光市人大常委会蔬菜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奇怪的蔬菜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蔬菜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
2017年度《山东人大工作》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基于资源评价的区域农业旅游开发
寿光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调查与思考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