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文学中的妙用

2019-05-16 12:54杨丛艺
神州·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当代文学网络文学作家

杨丛艺

摘要:当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作家意识到传统文化元素带给文章的灵活性,从而不断学习、探索传统文化,在接触的过程中热爱上我国人们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本文阐述了当代文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缘由和融合体现,以期人们能够更为了解传统文化、延续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当代文学

引言

传统文化元素在很多当代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尤其是《楚辞》《诗经》《汉乐府》等著名文学作品,我国四大名著更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由此可见,能被众多文学作家所喜爱的传统文化一定有其特殊的优点才让作家们纷纷前去探索。

一、当代文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缘由

我国传统文化历经5000年的积淀和发展才有了如今的成就,它能够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中包含着我国民族文化、民族特质、民族风貌、思想观念、文化观念等,这些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已经深深的融入到我国人民的心中和血脉当中,是我国人民精神层次的文化体现,更是国家的魅力和底蕴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由诗、词、歌、赋、音乐、戏剧、对联、歇后語等艺术文化和传统节日组成。共可分为三类文化,农业文化、宗法文化、血缘文化。我国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影子,它们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心,更在新的时代中不断向人们传递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和底蕴,以此为当代文学填上一抹独特的色彩。

二、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体现

(一)当代文学中传统民族文化

千年来,我国传统文化不断熏陶着国人的道德修养,其中儒家文化更是深入我国人民的生活和习俗当中。虽然五四运动导致我国文学艺术遭受到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让我国传统文化处于弱化状态,但我国文学作家的内心始终拥有着文化自信心,这也是后期我国文学作品能够在民族复兴时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传统文化更是其中必不可缺的原因之一。传统文化元素中儒释道精神作为典型代表,其中蕴含着儒家的思想精神和佛教意蕴及道家风范。从《白鹿原》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白鹿”就是核心意象。《系在皮绳扣上的魂》中具有人文宗教的历史背景、《人与佛》中熊尚志将人性和佛性之间产生的冲突描绘的淋漓尽致。《白夜》中多处都可看到佛教故事带来的文化意象,让人们从佛事中理解人生。《独药师》《你在高原》《艾约堡秘史》中可以看出作者张炜对我国农业文明的钟情和热爱。《白门柳》作品中刘斯奋着重描绘了我国民族的宏观历史,并深刻体现出我国人民具有“寻根”的思想意识。从以上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我国当代文学作家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应用喜爱和追求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思想意识。

(二)传统文化元素的真实感

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十分注重。《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这一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张洁将笛声描绘的十分愉快、像一个美妙的梦境一般。《废都》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贾平凹描绘周敏吹出的埙声让人感到十分哀伤,而《白夜》这部作品更是提及了传统文化故事中的抚琴遇知音,张炜作品《古船》更是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哀伤、快乐的古笛声。王安忆作品《小鲍庄》唱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调,而《最后的土司》更是完美的体现出传统祭祀歌,哭嫁歌也在《花树花树》中有所体现,还有《龙船调》中的民歌等纷纷在作品中添加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这些元素的妙用让当代文学作品更具有真实感。因此,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常常添加了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像一些诗歌和绘画当中就有太多太多传统文化的踪迹,以情景交融和虚实相间的方式来制造文化背景,以此带给欣赏者真实感受。《爷爷、孙子、海》中变幻多姿的海景让祖孙二人孕育出美好心灵,作者杨显惠的写法让人物更加生动、真实。

(三)网络文学中的传统文化

很多网络文学作品中都具有传统文化元素,虽然有些作者为了吸引读者观看过于抽象化的运用传统文化,但也有很多网络文学作品在推广良好的传统文化。例如当前较为人们所熟知的小说《斗破苍穹》《武动乾坤》,还有《琅琊榜》《风起陇西》《甄嬛传》等比比皆是。虽然这些网络作品偏向于后现代传统文化,但作者们的写作手法让文章整体更具有古典美学感,从而让网络文学作品更具有代入感和古典韵味。虽然网络文学作品与习近平书记所要求的浩荡的气、永恒的情、隽永的美远远不够,但能达到这种文化意境已经十分可贵。虽然我国当代文学作品中常常可见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故事、音乐、作品等,其中透露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网络文学如若想要做到这种地步绝非易事,需要网络作家不断涉猎传统文化。网络作家天蚕土豆曾说过莫言获得的“诺贝尔奖”,这种用人生经验来写出的文学小说让他十分羡慕,但传统文学中需要很多的人生经验和阅历也是他目前所缺少的。由此可以看出网络作家也十分向往传统文学作品,由于网络文学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从而导致很多传统文化元素过于娱乐化,但依旧抵挡不住网络作家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是我国信仰、习惯、知识、艺术的延续,更是体现出我国悠久历史的优良文化。现代文学作品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让作品变得更为生动,还让故事背景更为真实,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王尧.在传承与创新中建立文学的“文化自信”——关于中国当代文学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2017(11):140-150.

[2]吴秀明.当代文学研究应该与如何“及物”——基于“文献”与“文本”的一种解读[J].文学评论,2016(06):96-105.

猜你喜欢
当代文学网络文学作家
作家的画
广东当代文学评论家
FOUND IN TRANSLATION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从史料“再出发”的当代文学研究
网络文学的诞生
当代文学授课经验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