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E联合RFA治疗中晚期肝癌后早期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2019-05-17 05:38方世记郑丽云程适妙吴徐璐翁巧优陈敏江纪建松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存期肿块分级

方世记 郑丽云 程适妙 吴徐璐 翁巧优 陈敏江 纪建松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增HCC患者约78.2万人,死亡人数高达75万人以上[1]。在我国,每年约有38.3万人死于HCC,占全球HCC总死亡人数的50%左右,而且约有70%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肝癌,仅有20%左右的患者能够采用外科手术切除[2]。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是中晚期肝癌的基础治疗方法,但仍存在复发率高、严重损害肝功能等问题[3]。研究证实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 TACE 治疗中晚期肝癌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患者的疗效、降低复发率[4]。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也证实TACE联合RFA治疗能够显著延长肝癌患者的肿瘤无进展时间和生存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早期(6月内)复发率仍较高[5]。目前对TACE联合RFA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还不甚明确,本研究通过选取我院的9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根据复发时间分为早期复发组和晚期复发组,分析影响TACE联合RFA治疗中晚期肝癌后患者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90例,男72例,女8例;年龄36~83 岁,平均(56.8±9.9)岁;肿瘤最大直径 3.0~10.7 cm,平均(6.5±1.9)cm;巴塞罗那(BCLC)分期 B 期63例,C期27例;Child-Pugh分级A级23例,B级67例;根据复发时间分为早期(≤6个月)复发组35例和晚期(>6个月)复发组55例。所有HCC的诊治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诊治指南要求。纳入标准:(1)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2)BCLC分期为B、C期且不能手术者;(3)Child-Pugh 分级为 A、B 级者;(4)治疗前未经过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者。排除标准:BCLC分期为A、D期者;(2)合并多种恶性肿瘤者;(3)肝癌破裂出血者;(4)凝血功能障碍者。

二、方法

1.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后再行RFA治疗,若1个月内仍有病灶存活,再次行RFA治疗。其中,序贯疗法是指在TACE治疗1~4周内,行RFA治疗;联合治疗是指TACE治疗4周后,行RFA治疗。

(1)TACE治疗:经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在DSC引导下,插管至腹腔干,高压注射造影剂至肝脏动脉,超选择肿块供血动脉,根据肿瘤大小及数目注入合适的碘油和化疗药物,必要时给予明胶海绵或者栓塞微球辅助肿瘤血管栓塞。

(2)RFA治疗:根据肿块的位置选择合适的体位,在CT引导下,选择合适的进针路径和深度,将有效消融范围覆盖至肿块边缘外0.5~1.0 cm,退针时,进行针道电凝避免出血和种植转移。

2.随访: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复查CT或MRI,检测甲胎蛋白(AFP)水平及肝功能;按照改良的RECIST(mRECIST)标准评估肿块活性,随后每2~3个月复查一次,对于稳定病灶每半年复查一次。随访截止时间为新发肿瘤病灶或者患者死亡。无进展生存期(PFS)定义为自入组起始至出现新病灶、局部复发或者肿块扩大的时间。总生存期(OS)为自入组起始至死亡的时间。

三、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年龄、肿瘤最大直径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病灶数量、HBV阳性、肝硬化、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AFP分级、是否转移、血管浸润、手术史、是否序贯治疗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方法分析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PFS和OS的影响。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早期复发组的肿瘤最大直径大于晚期复发组,多发病灶、肝硬化、肿瘤转移、血管浸润的比例也高于晚期复发组,采取序贯治疗的比例低于晚期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性别、HBV阳性率、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AFP分级、手术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二、影响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回归分析

以是否早期复发(是=1,否=0)为应变量,以肿瘤最大直径、病灶个数、肝硬化、肿瘤转移、血管浸润、序贯治疗为自变量,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示多发病灶、有转移、有血管浸润是中晚期肝癌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序贯治疗是中晚期肝癌早期复发的保护因素,见表2。

表2 影响肝癌患者早期复发的Cox回归分析结果

三、生存分析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多发病灶、合并转移病灶、伴有血管浸润患者的PFS和OS均明显缩短;采用序贯治疗患者的PFS和OS明显延长,见图1~4。

讨 论

TACE是一种以阻断肝动脉血供、提高局部化疗药物浓度为目的、促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的治疗方法,已是中晚期肝癌最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其临床效果尚可,但该方法阻断肿块血供的同时也阻断了正常肝组织的血供,易诱发严重的肝功能损害,甚至肝衰竭的发生;并且对过大肿瘤或者乏血供的肿块,TACE仍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3]。RFA是肝癌的微创治疗手段,其主要通过提高肿瘤的局部温度,以热消融的方式将肿瘤杀死,而RFA治疗的热流空效应显著影响了RFA的疗效[6]。多项研究表明TACE联合RFA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7-8]。并且对于特殊部位(如包膜下、血管旁)的肿块,TACE联合RFA治疗较单一的TACE或者RFA治疗效果更佳[9]。两者具有优势互补的作用,既能够显著降低TACE的肝损害,又能增加RFA的治疗效果,但仍存在较多争议。Kim等[10]研究表明,与TACE或RFA单一疗法相比,TACE和RFA联合疗法的1、3、5年生存期无显著差异。Shibata等[11]研究证实对于小肝癌,联合疗法并不能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Ni等[12]开展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联合疗法和单一疗法的1年无进展生存期无明显差异。

图1 单发和多发肝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1A)和总生存期(1B)曲线

图2 有转移和无转移肝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2A)和总生存期(2B)曲线

图3 有血管浸润和无血管浸润肝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3A)和总生存期(3B)曲线

图4 序贯治疗和联合治疗肝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4A)和总生存期(4B)曲线

不同的患者及疾病状态,TACE联合RFA的疗效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证实TACE联合RFA能够显著提高富血供肝癌结节的疗效[5]。Wang等[13]开展的Meta分析显示肿瘤大小(>3 cm且<5 cm)、Child-Pugh分级(B级)是影响TACE联合RFA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Kagawa等[14]发现TACE联合RFA治疗早期肝癌的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本研究分析TACE联合RFA治疗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示早期复发组的肿瘤最大直径和肝硬化比例高于晚期复发组,回归分析示多发病灶、有转移、有血管浸润是影响TACE联合RFA治疗中晚期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序贯治疗是保护因素。另外,生存分析显示TACE联合RFA序贯治疗患者的PFS和OS均明显延长,与以往文献[15]汇报一致。

综上,TACE联合RFA术后早期复发与病灶个数、血管侵犯、转移情况有关。相比较TACE联合RFA治疗,TACE序贯RFA治疗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 PFS和 OS。

猜你喜欢
生存期肿块分级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肝癌TACE术后生存期小于1年及大于3年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完形填空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