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2019-05-20 03:05苏上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19期
关键词:距离感脱俗徐徐

苏上

正如人們对美食孜孜不倦的追求一样,“美女”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早已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好似画中人一般令人迷醉。“淡眉如秋水,玉肌伴清风。”活脱脱地描摹出了这仙女的温和形态。“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那清香徐徐地飘进鼻翼,不由得将头拗过去坳过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不敢再向前挪一步,怕坏了这气氛中的景致,怕这四周仙境的空气沾染上一丁点儿尘埃。

然而,我以为,单是刀枪直入的描绘,即使比出“新荔”“鹅脂”来,也总归有些贫瘠了,好像是少了那么一种距离感,那种人世与仙境、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感。朦胧之美,美在距离,美在超脱。于微处起笔,换种维度思考,或许能使其美得脱俗,美得自然。

“镜中貌,月下影,隔帘形,睡初醒。” 朦胧之美浮现在眼前,微醺的月儿下,形隔着帘朦朦胧胧地浮出,婀娜的人影微微飘动,仿佛那美女正向你走来,无意中增添了一种动感、一种距离。然而,这距离并不是那帘隔着的美女与你的距离,而是你与内心中的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柔嫩的柳枝支棱起耳朵听风吹的声音,粉红涌动的桃花绽放出独具一格的微笑,想到这满院春色中定有那位美丽的新娘吧。用柳叶与桃花的视角来引出新娘,令读者也浸润在春色当中,伸出手来感受春日的阳光,徐徐扇入桃花的淡香,采撷芽尖儿上的露珠,看似微不足道的起笔,却美得脱俗,美得自然,与这满园春色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朦朦胧胧,若有若无,微眯眼处或许是另一种美学层次吧。

猜你喜欢
距离感脱俗徐徐
腊八节里腊八粥
过路口,先看灯
处暑采菱忙
青少年散打运动员距离感训练策略
萌发
箭猪先生的暖心被
地方台将观众变为用户的作为与成效
江国香织文学中女性的孤独
格斗中距离感之管见
百合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