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对慢性肾脏病血清游离轻链的影响

2019-05-22 02:24李旭涵谌达程王荔枝陈朝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轻链单克隆比值

李旭涵 陈 欣 谌达程 刘 丰 王荔枝 陈朝红 程 震

背 景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onoclonal gammopathy,MG)是以克隆性增殖的浆细胞或B淋巴细胞为基础所导致的全身多系统受累的一类疾病,其诊断需通过检测循环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Ig)或轻链成分,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血清蛋白电泳、尿本-周蛋白检测、免疫固定电泳等。近年来,游离轻链(free light chian,FLC)检测作为一种更敏感的筛查方法,渐被应用到MG的筛查、诊断和疗效评判,异常的游离轻链比值常提示MG相关疾病[1-3]。

FLC在肾脏清除,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形成受体-配体复合物,经胞吞作用至囊泡中,最终在成熟的溶酶体内被水解为肽和氨基酸[4]。FLC有κ和λ两种类型,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κ/λ比值在0.26~1.65范围[3,5]。中国健康人群κ/λ的参考范围在0.32 ~1.52[6]。肾功能不全时,肾脏对FLC的清除减慢,网状内皮细胞成为FLC的主要的清除途径,血清中FLC的半衰期变长,血清κFLC、λFLC水平逐渐升高,κ/λ超出上述范围达到0.37~3.1[7-8]。选择何种范围作为血清游离轻链比值的正常参考范围仍存在争议[9-13]。但在慢性肾脏病(CKD)人群中,血清FLC及比值的参考范围仍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对不同肾功能分期的患者的FLC水平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探究肾功能对FLC水平、比值的影响,初步确定参考范围,并探索其在MG诊断上的应用。

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纳入病例符合:(1) 东部战区总医院肾脏病国家级临床研究中心住院,病历数据完整;(2) 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行血清FLC、肾功能及尿液检测。(3)检测前1月内未进行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或大剂量免疫抑制治疗。纳入患者共2 711例,其中MG患者278例,非MG患者2 433例。重复住院患者仅提取第一次住院资料。

实验室指标血清FLC使用Freelite法检测。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肌酐、胱抑素C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CKD-EPI公式)。尿液指标包括24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肾功能分组标准:正常肾功能组(n=778):eGFR 90~125 ml/(min·1.73 m2); eGFR升高组(n=329):eGFR>125 ml/(min·1.73 m2); 轻度肾功能不全组(n=511):eGFR 60~90 ml/(min·1.73 m2); 中度肾功能不全组(n=423):eGFR 30~60 ml/(min·1.73 m2);重度肾功能不全组(n=198):eGFR 15~30 ml/(min·1.73 m2); 极重度肾功能不全组(n=125):eGFR≤15 ml/(min·1.73 m2)。另有69例患者检测时已接受血液透析。

统计学方法使用RStudio(1.1.456)和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及图表制作。组间差异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各肾功能分组的组间差异使用Kruskal-Wallis检验。相关性由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参考范围制定方法部分参考实验室指标参考范围制定指南第三版(C28-A3)[14]。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诊断效率。

结 果

研究人群男性1 646例,女性1 065例,平均年龄44.95±14.82岁。部分患者合并病毒性肝炎、感染(P<0.05)及合并自身免疫疾病者(P<0.01)FLC有较明显差异,这些病例(n=320)在确定参考范围时被排除(图1)。

图1 研究人群分组流程图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血清FLC参考范围与肾功能以肾功能正常并除外自身免疫疾病、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肾功能正常组患者(n=690),得到95%置信区间:κFLC范围10.75~68.22 mg/L,λFLC范围12.16~50.29 mg/L,κ/λFLC范围0.49~1.93。

相关分析示:κFLC与血清肌酐、胱抑素C呈明显正相关,与eGFR呈明显负相关,其中与胱抑素C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0.72);λFLC与κFLC相同,亦与胱抑素C呈较强的正相关(相关系数0.69),与尿红细胞、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相关关系较弱。κ/λ有相同的相关倾向,但与eGFR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0.34)(图2)(P<0.01)。

图3 肾功能与FLC级比值的小提琴图、散点图FLC:游离轻链;血清FLC在不同肾功能分组存在差异,当肾功能下降时,血清FLC呈升高趋势;Normal:正常肾功能组;Mild:轻度肾功能不全;Moderate:中度肾功能不全;Severe:重度肾功能不全;Extreme:极重度肾功能不全;HD:血液透析;A:κFLC与肾功能分组小提琴图,组间差异 χ2=1101.3,df=5,P<2.2e-16;B:λFLC与肾功能分组小提琴图,组间差异 χ2=957.2,df=5,P<2.2e-16;C:κ/λ比值与肾功能分组小提琴图,组间差异 χ2=273.62,df=5,P<2.2e-16;D:κ/λ比值与eGFR散点图,呈负相关,红色为线性拟合(截距1.540889,斜率-0.003986,P<0.001 ),橙色为平滑曲线拟合

κFLC、λFLC随肾功能恶化逐级升高,肾功能不全组的κ/λ较正常肾功能组亦明显升高(P<0.000 1)(图3A~C)。但κ/λ不呈逐级升高趋势,在正常至中度肾功能不全组呈逐级升高,在重度肾功能不全与极重度肾功能不全组κ/λ呈逐级下降(P<0.05),血液透析组κ/λ与肾功能正常组差异显著(P<0.001),与其余肾功能不全组均无明显差异(图3C~D)。

CKD患者血清FLC及κ/λ比值的范围较正常肾功能组明显增宽,κFLC范围为11.10~152.89 mg/L,λFLC范围为12.20~118.52 mg/L,κ/λ范围为0.52~2.36。各肾功能组κ/λ参考范围如下:轻度肾功能不全0.55~2.44,中度肾功能不全 0.68~2.43,重度肾功能不全0.59~2.65,极重度肾功能不全0.71~2.37。

图2 FLC与年龄、肾功能指标、尿蛋白、尿红细胞、肾小管损伤指标等的相关性矩阵蓝色为正相关,红色为负相关,相关性越强颜色越深,右侧饼图代表相关系数。age:年龄;FLC:血清游离轻链;SCr:血清肌酐;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CysC:血清胱抑素C;uRBC:尿红细胞计数;UP:24h尿蛋白定量;uRBP,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NA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血清κ/λ比值的诊断效率为更有效地诊断MG患者,我们选取非MG患者及血免疫固定电泳阳性的MG患者共2 610例,对κ/λ的诊断效率进行评估。前文得到的κ/λ参考范围0.49~1.93在不同肾功能分组的敏感性、特异性、AUC见表1。

表1 κ/λ参考范围0.49~1.93在不同肾功能分组诊断MG*

*:295例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125 ml/(min·1.73m2) 及69例血液透析患者未列出

使用前文的κ/λ正常参考范围0.49~1.93,肾功能不全时的扩大范围0.52~2.36,以及既往文献中的诊断范围,计算敏感度、特异度、AUC。其中扩大的范围0.52~2.36诊断效率较高。按照肾功能分层使用不同诊断范围[eGFR≥90 mL/(min·1.73 m2)时使用0.49~1.93作为诊断范围,eGFR 60~90 mL/(min·1.73 m2)时使用0.55~2.44;eGFR 30~60 mL/(min·1.73 m2)时使用0.68~2.43;eGFR 15~30 mL/(min·1.73 m2)时使用0.59~2.65;eGFR≤15 mL/(min·1.73 m2)时使用0.71~2.37]可提高诊断敏感性,且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865)(图4,表2)。MG组患者使用上述按照肾功能分层的方法,在不同类型的MG患者κ/λ的敏感度不同(表3)。

图4 不同κ/λ参考范围及分层方法诊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的ROC曲线

表2 不同参考范围在测试集上的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90 ml/(min·1.73m2)时使用0.49~1.93作为诊断范围, eGFR 60~90 ml/(min·1.73m2)时使用0.55~2.44;eGFR 30~60 ml/(min·1.73m2)时使用0.68~2.43;eGFR 15~30 ml/(min·1.73m2)时使用0.59~2.65;eGFR≤15 ml/(min·1.73m2)时使用0.71~2.37作为诊断范围

表3 κ/λ诊断不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疾病的诊断敏感性**

**:表中其他诊断患者(n=48)例因样本量较小未列出,包括轻重链沉积病、POEMS综合征、单克隆相关C3肾炎、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的肾小球膜性病变等

讨 论

近年来,游离轻链检测作为一种更敏感的方法,逐渐应用在MG的筛查、诊断和疗效评判中。2002年,Katzmann等[2]首次报告了127例健康样本的血清FLC检测结果, κ/λ的参考范围为0.26~1.65。2008年,Hutchison等[8]报道68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κFLC、λFLC水平随肾功能恶化逐渐升高,κ/λ范围也随之扩大至0.37~3.1(以上均100%置信区间)。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κ/λ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仍存在争议。2015年,Yadav等[15]建议在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κ/λ应使用扩大范围0.37~3.1作为诊断范围。2015年Schmidt-Hieltjes等[12]则报道不同肾功能的患者κ/λ范围为0.56~1.86(95%置信区间),随肾功能下降无显著变化。

本研究首次在CKD患者中探讨了血清FLC及比值与肾功能的关系,并给出相应的参考值范围。随肾功能恶化,CKD患者血清κFLC、λFLC水平逐渐升高,κ/λ范围相应扩大:本研究中肾功能正常时的κ/λ参考值范围0.49~1.93,肾功能不全时参考值范围0.52~2.36。正常情况下κFLC产生更多,和λFLC的产生量之比约为2∶ 1[2]。κFLC多呈单体,λFLC多呈二聚体,使得λFLC的清除速率较慢,所以肾功能正常时血清κ/λ<2[16]。肾功能不全时,FLC清除减慢,使血清浓度升高,且网状内皮细胞逐渐取代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成为主要清除途径,此途径较少受分子量影响,κFLC与λFLC清除趋近同步,使得血清κ/λ较肾功能正常时升高。与κFLC、λFLC不同的是,κ/λ并非随肾功能不全加重而逐级升高,在较严重的肾功能不全时,κ/λ比值上升的趋势有所改变。2015年Schmidt-Hieltjes等[12]发现,κ/λ仅在eGFR 60~90 mL/(min·1.73 m2)与eGFR30~60 mL/(min·1.73 m2)两组,以及eGFR 60~90 mL/(min·1.73 m2)与eGFR 15~30 mL/(min·1.73 m2)两组间存在差异(P< 0.05),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2015年Erdem等[13]的研究也观察到κ/λ在CKD5期时降低(P<0.05)。但为何出现这种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能与营养状况、免疫状态异常等因素有关。

本研究中,肾功能相对正常的CKD患者中,FLC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均较既往文献健康人群的范围更宽且偏高。原因可能与肾脏疾病、年龄、置信区间的选择、机体免疫状态以及住院患者用药有关。尽管我们选择参考范围时,已将存在某些合并症(肝炎、自身免疫疾病等)的患者排除在外,但CKD如IgA肾病、微小病变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多伴随免疫功能紊乱和微炎症状态,这可能是其血清FLC水平高于健康人群的原因。

血清FLC浓度受多种因素影响,随肾功能下降、年龄增长,及感染、免疫紊乱、肝脏疾病时,血清FLC浓度升高;化疗后,血清FLC浓度可减低[8,19-20]。多克隆疾病也影响血清FLC水平,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及间质性肾损伤患者血清FLC水平明显升高,但κ/λ比值仍在正常范围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FLC浓度升高,且可与活动性相关[17-18]。另有研究报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疾病等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血清FLC升高[19-20]。可能的机制为浆细胞参与了炎症细胞的激活,此过程中产生过量的FLC。而MG不仅影响血清FLC水平,也影响κ/λ范围。

不同类型的MG疾病影响κ/λ比值的诊断效能。在多发性骨髓瘤(MM)、轻链沉积病(LCDD)、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等肿瘤负荷较高的MG疾病,κ/λ诊断敏感性较高,而在肿瘤负荷较低的疾病如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G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敏感度较差[21-23,25]。不同疾病亚型也影响其诊断,如κ/λ在轻链型MM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完整免疫球蛋白型MM次之,不分泌型MM敏感性较差[24-25]。 所以在使用血清FLC协助临床诊断时,需注意到不同疾病种类及其肿瘤负荷会影响诊断MG的敏感度。

我们将得到的κ/λ范围在本研究的样本中进行检测,按照肾功能不全程度分层使用相应诊断范围时曲线下面积最大,诊断MG的敏感性为78.0%,较既往文献报道更敏感[21]。此方法在我们的样本中,相较既往文献中发表的诊断范围,可明显提高诊断效率。但此方法较为繁琐,临床上可以使用相对更简洁的分层方法,即在eGFR≥90 ml/(min·1.73 m2)时使用0.49~1.93作为诊断范围,eGFR<90 ml/(min·1.73 m2)时使用扩大的范围0.52~2.36。此方法在我们的样本中诊断敏感性亦达73.45%,曲线下面积为0.835。

κ/λ诊断MG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有研究报道在非MG的患者中,有30.1%患者的血清κ/λ超出0.37~3.1范围,在炎症/肝病等情况下,球蛋白总体水平升高,游离轻链产生更多,可导致比值超过正常范围[26]。我们建议使用血清FLC筛查MG时,需要考虑患者肾功能及免疫状况,联合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及尿液检测,提示异常或临床高度怀疑MG可能时,应进一步行骨髓检查或组织活检[21,27]。MG所产生的单克隆FLC是否具有特殊构型或抗原表位,是否可以通过更特异的方法对单克隆FLC进行检测,亟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首次在CKD患者群评估血清游离轻链并给出参考范围,样本量较大,具有临床实用价值。但作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未能在其他人群中验证,且缺乏健康人群作为对照,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进一步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猜你喜欢
轻链单克隆比值
轻链检测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评估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
TSH受体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关键因素
高糖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及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的影响
177Lu标记单克隆抗体Rituximab及其初步生物学评价
10例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