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墨云班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5-24 14:21吴晓辉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移动平台蓝墨云班课计算机应用基础

吴晓辉

摘 要:文章分析了蓝墨云班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培养其对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本门课程是基于项目式教学,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基本点,采用分层次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照国家职业能力标准,组织教学内容,是一个以任务驱动、项目引导为表现形式的学习领域课程。本门课程在实践中全程基于移动平台,通过53个实践教学项目的学与做,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平台;教学;蓝墨云班课

1 教学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各专业的应用基础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灵活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基于项目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照国家职业能力标准,组织教学内容,是一个以任务驱动、项目引导为表现形式的学习领域课程。学生通过若干个教学项目的学与做,完成计算机系统组成、Windows7系统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电子表格Excel2010、演示文稿PowerPoint2010以及网络基本概念和互联网(Internet)应用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其他学科提供基础软件平台。

本门课程教学融合了办公软件应用(MS Office)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基础知识与实操内容,争取实现毕业证和技能证“双证融通”,为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打下基础。

2 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由传统教学方法改为采用基于移动平台(蓝墨云班课)作为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测试法、投票问卷法;实践知识采用演示法、资源共享法、练习法、抖音视频播放等;技能操作采用演示法、自主学习资源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正理解并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使每个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与发展。把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变为学生观看研究素材资源和案例,并由教师引导的自主学习方法,融合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点,避免了单一教学手段的局限性[1]。

移动平台教学—蓝墨云班课教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蓝墨云班课教学手段来完成每节课程的教学过程。基于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内外即时反馈互动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教与学的过程,每节课程的学习结果通过学生参与教师发起的活动进行即时、真实的反馈,以方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保证更好地实施教学;同时,该智能教学平台配有签到功能,方便教师对班级的管理;有资源平台功能,可以将该节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以文件的形式上交平台,学生可以自由下载;教师更可以利用该平台完成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测试环节。可根据学生在知识基础、理解认知和接收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过程考核,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基础上使自身的知识水平得到不同提高與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状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自主探究,化被动为主动,可以使学生更深入有效地学习。通过移动平台,学生还可以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资源、讨论等活动提高自学能力[2]。

3 教学数据分析诊断

通过3周实践应用,将重点、难理解内容提前上传到云班课资源库,根据需要发布给学生,让学生的手机变成强有力的学习工具,课上利用作业、头脑风暴、讨论答疑、测试、投票问卷等不同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不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学生参与度,还能大幅度提高课上实践效果,课后通过答疑讨论等环节可以和学生互动,让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并进行解答。在整个班课教学中,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不了解班课,到最后适应并喜欢使用班课。云班课内资源可以重复使用,方便并行班级老师共同备课,教师能够设计更灵活的教学环节,节约课程讲授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云班课不但是很好的教学工具,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平台[3-4]。

现以60学时为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数据分析。

(1)班级学期数据汇总。班级学期汇总数据包括资源14个,成员34个,签到30个,测试68个,头脑风暴5个,讨论答疑9个,作业/小组任务16个,投票问卷1个,课堂表现1个。

(2)教学资源构成。本门课程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包括以下4个方面:视频类资源、图片类资源、文档类资源、网页链接类资源。

(3)教学活动构成。教学过程中开展的教学活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签到、测试、投票问卷、头脑风暴、讨论答疑、作业/小组任务。

(4)学生活动参与度。云班课各项活动参与度均达到100%。云班课融入课堂教学,为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①讨论答疑环节,每学习完一章节都让学生总结学习到的内容和知识,这样做到学习归纳总结的同时还有个复习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好更深入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②头脑风暴环节,将每个重要的知识点或者小技巧学习过后让学生总结操作步骤,这样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这些内容。

③素质测试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素养和职业道德情操。

④课上内容测试培养了学生自学、预习、复习等学习能力。

(5)学生出勤率。

(6)学生经验值获得。学生经验值获得方式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查阅资源、考勤、参与活动、被点赞。

(7)学生经验值汇总。教师可以查阅每名学生经验值获得情况,包括课堂出勤,查看资源,参与活动,被点赞次数,课堂表现获得次数等。

4 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

(1)网络信号问题有时会影响到学生查阅视频类教学资源。

(2)学生自主学习各类资源的主动性不够及时,有时需要教师提醒未查看的同学。

(3)在头脑风暴中,有些同学存在复制粘贴情况。

(4)测试环节时有的同学参看别人的答案进行答题。

(5)签到方式单一,有时未到同学会抓住漏洞,签到成功。

5 教学过程中的整改措施

(1)因为网络信号的问题,后期发布的视频类教学资源缩短视频长度,给予学生更多、更灵活的时间查看。

(2)将所有发布的资源信息都设计成作业、测试、头脑风暴等内容,检验学生是否认真、有质量地查看视频,而不是点击下载即可。

(3)在头脑风暴中,以上传时间为准,后期出现类同内容将不再给予点赞和加经验值的处理,大大减少了学生复制粘贴的现象,有些对问题理解不准确的同学会利用网络去查询答案,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4)为了避免学生在测试环节中抄袭的现象,重新设计了测试环节,将查看答案时机设置成交卷之后查看并且在期末增加一次测试环节,题目在所有做过的测试题中随机抽取50题,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每次答题都认真仔细且课后能做到复习。

(5)采用一键签到、手势签到交替进行,既可避免未来签到,又可以通过此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状态。

6 结语

回顾本学期的教学,总体情况是令人满意的,学生们基本实现了快乐学习、自学能力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思路还要继续拓展,个别学生的学习状态还不够理想,学生个体差异大,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在今后教学中解决。

下学期笔者要继续全程使用蓝墨云进行教学,让学生更方便、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让自己的课堂成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为本位的学生满意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杨青,杨洁,申琪,等.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级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3):12-14.

[2]孟婷婷.关于蓝墨云班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亚太教育,2016(15):114.

[3]譚春兰.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6):219-220.

[4]熊伟.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学设计—蓝墨云班课在《顾客异议处理时机》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13):66-67.

猜你喜欢
移动平台蓝墨云班课计算机应用基础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基于移动式培训评估系统的培训闭环管理研究与探索
微信与蓝墨云班课的应用
基于移动平台的电力营销系统应用探析
数字化校园中统一移动平台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移动平台设计的研究
也谈“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