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知在“创业生存挑战

2019-05-24 14:21樊琪朱东方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自我认知项目

樊琪 朱东方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已经有相当多的年轻的大学生投身到了创业的大潮中,而且已初见成效,然而面对纷繁多变的社会经济形势和永怀梦想的心,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认识自我?创业选择过程中长远的人生定位和理想如何确定?自己适合何种类型的创业项目?现实生活中,创业的大学生群体,由于各方面经验的不足,相关能力的欠缺,尤其是自我认知不够清晰,出现创业过程中个人角色和项目定位不准、性格盲点占据优势、兴趣匹配失衡等现象,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在初期就自行夭折。文章研究了自我认知在“创业生存挑战—创业实训”项目中的应用,促进学员在创业大潮中实现成功创业的梦想。

关键词:自我认知;创业生存挑战—创业实训;项目

1 “创业生存挑战—创业实训”项目缘起

2018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总量超过53万人,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毕业生的增多、就业市场的变化、毕业生自身择业观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尽管全省就业、创业工作者采用了各种方法,在培训、资金、孵化等方方面面都采取了多种措施,多管齐下促进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但大学生真正创业成功的并不多,大家一直在找寻匹配大学生创业教育有价值的路径与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移动支付、在线订单、现代物流等借助现代网络科技的营销手段的应用,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给创业带来了更多不可预知的挑战,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创业案例的普遍适用性越来越不确定,与创业理论相关的模型对一个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创业经验、创业理论缺乏的学生而言,更是难以理解。那么,作为创业教育一线的教师,我们应当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得到历练,领悟创业的真谛并逐步走向成功呢?

河南省“创业生存挑战—创业实训”项目,在挖掘多年创业培训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年龄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特点,将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在创业初期容易出现的问题,融合创业培训(GYB\SYB)、团体辅导、生涯规划、心理辅导等教学理念和技术,利用行动导向法、真实演练法、互助学习法等培训手段,运用互联网网络测试评估平台、网络教育教学平台,对学员进行创业与职业化指导训练,从而帮助创业学员运用创业理论知识指导创业实践,在提升学员自我认知能力,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为创业产生切实可行的企业想法做好心理和技术上的准备。

“创业生存挑战—创业实训”项目着力于帮助学员通过实践过程对自我有一个全面评估和认识,找到自身的专长和弱点、盲点等,明确自我完善的方向;培训讲师在实训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做出问题预案,易于把握操控实践活动;利用创业价值观、麦克利兰素质冰山模型、萨提亚个人冰山模型、经济学原理等设计课程,促进创业学员个人成长,使学员更易在创业大潮中实现成功创业的梦想[1]。

2 自我认知方法在项目中的应用

认识自我的方法在项目中主要是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利用系统测评工具认识自我、在团队协作和社会比较中认识自我,在活动中利用社会比较认识自我,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自我[2]。

2.1 利用自我观察与评价认识自我

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估是自我认知方法在“创业生存挑战—创业实训”项目中第一项运用,该方法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贯穿首尾,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评估过程。首先,利用项目推介环节的暖场或破冰活动,促使学员在短时间内对陌生的学员、培训师及环境进行观察,并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调整。其次,利用时间的口袋活动,引出学员对自己外表、体质状况、自我形象、自我精神世界(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进行初步的评价。再次,在项目的各个环节里都涉及自我反思的环节,活动之后的反思促使学员深度思考,逐步加深自我认知的程度。最后课程结束时,结合前期表现和挑战过程中表现,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观察反思和对比,通过以上相互紧扣的环节,一方面促使学员形成初步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使团队成员和培训讲师对每一位到课学员有一个初步的认知,通过以上两项活动,开启学员的自我认知之旅[3-4]。

2.2 利用系统测评工具认知自我

为了帮助学员进行更加科学和深入的自我认知,“创业生存挑战—创业实训”项目组针对目前参加实训的学员年龄和生涯特点、职业特点等,研发出有针对性的本土化的性格和兴趣评估工具,并结合心理学投射技术中的画人技术,对学员测试结果进行全方位的科学评估验证,促进学员对自我进行深度思考,尤其是在了解自我性格、兴趣特点基础上,着重将自身具备的能力素质与成功创业者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进行比对,并由此了解个人性格优势和盲点、个人素质冰山上的知识技能部分和冰山下的特质部分对创业成功的影响,以及学习团队的組建,尤其是学习在团队成员在各方面差异较大的团队内如何做到团队和谐、充分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势、如何带领团队等。这些对所有的学员而言,既是对未来创业团队组建和融合的初步体验,也是对个人全新的体验和挑战。

2.3 利用团队协作和社会比较认识自我

费斯汀格在其社会比较理论中提到:每个个体在缺乏客观的情况下,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认识。

“创业生存挑战—创业实训”项目采用的是行动导向法、真实演练法、互助学习法等培训手段,通过模拟营销演练活动、项目路演活动,帮学员创设虚拟的演练空间,使得学员在虚拟的相对宽松的人际互动中,通过与他人(小组内团队成员或者小组外其他团队成员)的行为表现进行比较,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区别,找出自己和别人之间存在的差距,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由此激发自己的行为动机,对个人行为进行调整。通过生存挑战的实战环节,将个体置身于真实的挑战环境中,个体的人际互动由团体(团队)转换成微型社会(校园),在此陌生的、安全性不足的社会环境下,通过生存挑战活动中自己与他人在与人互动过程中的各项表现进行比较,看到团队中他人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做出的努力、牺牲、奉献、欢乐、痛苦、愤怒、和谐等,个人和他人的比较逐渐出现更大的差距,由此对自己和他人,对个人的潜在自我加深进一步的认识。

“创业生存挑战—创业实训”项目中也利用团体辅导技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组织行动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最终也是为了达到帮助学员更好地自我提升和改变;利用不同性格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做到有的放矢[5-7]。

2.4 利用他人评价认识自我

对自我的认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苏轼有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周围的人对我们的态度和评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在我们的创业实训项目中,反思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尤其是挑战后的反思,项目加入了他评环节,通过一天的挑战和前期的团队任务,团队成员之间关系紧密性更高,通过团队小伙伴的眼睛看到自己在整个团队活动中的变化,结合推介环节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使得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在校园中与完全陌生的“顾客”之间的互动,通过顾客对自己的态度、情感反应等促使自己对自己的人际互动能力进行反思和调整,由此,通过他人的评价等形成另一个维度的自我认知。

3 自我认知方法在创业实训项目中完成的体系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创业生存挑战—创业实训”项目将自我认知和完善贯穿于整个实训项目中,完成了4个重大的自我认知体系。

3.1 麦克利兰冰山素质模型自我认知体系

学员通过一系列任务,了解自己作为创业者在麦克利兰素质冰山以上部分需要完善和提升的知识和技能有哪些,在冰山以下部分作为创业者如何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如何完善自我特质以及认真思考创业的真实动机,最终产生了自我认知和定位相应的冰山模型,对自身的创业动机更加明确。

3.2 萨提亚个人内在冰山自我认知和觉醒体系

通过个人在“创业生存挑战—创业实训”项目中的外显行为反映,尤其是遇到挫折时的情绪状态,探索学员的个人内在冰山,揭开自己情绪状态隐藏的个人内在冰山的秘密,看到自己的行为表现以及情绪的源头在于生命中的各种渴望、期待、观点,看到自己的内在需求,促使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的和谐与统一,提升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和生命力。

3.3 乔哈里窗中自我认知和分析体系

利用乔哈里窗理论,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员认识到自身的更多的优势,增加其对自我认知的开放区范围,缩小未知区域范围,让外界对自己的了解更多些,诚实坦率地与对方分享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他评环节—我眼中的你活动,帮助学员看到小伙伴眼中的不一样的自己,利用他人对自己的观察反馈,缩小自我认知的盲区,扩大开放区,由此全面认识自己,进而达到完善和提升自我认知度的目标。

3.4 MBTI性格类型评估中的自我认知体系

通过MBTI性格评估测试,对学员的性格偏好进行识别,帮助学员认识到自己性格类型的优势和盲点,尤其是帮助学员在认识自我的同时,理解他人,增进沟通,最终达到促进个体在创业实训团队中更好地理解对方在处事和工作中为何采用与自己不同的方式,从而客观、积极地看待对方的行为模式,看到对方的价值,从而提升自己的价值感[8-9]。

4 项目的不足指出与改进措施

(1)通过自我观察与评价认识自我,与个体在整个实训课程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自我剖析的程度有较大的关联。“创业生存挑战—创业实训”项目進行过程中存在部分学员在自我认识评价这一环节已经有很深刻全面的自我认知,但也有可能只是观察到了“表象的我”,对自我认识的深度不够,需要借助于其他理论和方法进一步的丰富、完善好课程内容和结构。

(2)当个体极度自卑时,实训过程中学员利用的社会比较的功能可能会失效或者效果极差,没有办法对所有的组员进行使用,因此,需要其他工具和方法的支撑与互补,这就对培训讲师专业性的要求更加严格。

(3)短时间内凝结成的小组或者团队,受团队粘性不够、组员之间信任度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各个组员之间的相互评价的有效性亟待进一步验证。

(4)“创业生存挑战—创业实训”项目的授课内容及活动形式需要更多相关专家的进一步审核与评定,尤其是SIYB课程体系中相关理论知识的应用、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经济学原理等理论中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运用,需要在我们的创业实训项目中,通过实践进一步验证和丰富。

[参考文献]

[1]陈昀,贺远琼.创业认知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12):12-19.

[2]蒋德勤.高校创业教育需要正确处理的四个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2(8):42-44.

[3]徐小洲,叶映华.大学生创业认知影响因素与调整策略[J].教育研究,2010(6):83-88.

[4]严建雯.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罗亮.自我认知视角下大学生创业实践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9):116-119.

[6]李石强,关海祥.青年创业选择的决定因素[J].中国青年研究,2010(9):73-77.

[7]樊琪.大学生创业实训[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7.

[8]葛建新.创业管理实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9]张跃.以项目为导向的创业实训课程模式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6):199-202.

猜你喜欢
自我认知项目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具”角度看国内外校服的变革
大学生悦纳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