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9-05-27 07:34宋书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红花尿蛋白肝素

宋书建

(山东省曹县人民医院肾内科,山东 曹县 274400)

肾病综合征(NS) 是以大量蛋白尿(>3.5 g/d)、低血浆蛋白(血浆总蛋白60%g/L以下,白蛋白30 g/L以下)、明显水肿和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250 mg/dL以上)为特征的泌尿系统疾病。临床上,一般予以西医激素治疗,但副作用较多。我院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本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我科收治肾病综合征12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第7版内科学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1],随机将患者分为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与低分子肝素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男28例,女31例;年龄21~42岁,平均33.2岁;病程1~16个月,平均病程(12.9±1.1) 个月。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2~41岁,平均33.6岁;病程1~15个月,平均病程(12.8±1.2) 个月。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以及肾功能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常规激素治疗,予以强的松1 mg/kg·d,晨起8:00时顿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红花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4周,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 U,每日2次,皮下注射,4周为1个疗程。

对照组仅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U,每日2次,皮下注射,4周为1个疗程,每组均配合常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24 h?尿蛋白定量、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等指标变化。血脂指标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170A测定。

1.4 疗效评定标准 缓解:尿蛋白转阴,血清肌酐恢复至正常范围,24 h尿蛋白排泄200 mg/d,水肿和其他症状消失;部分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或减轻,患者血肌酐无显著变化,尿蛋白++或+++,24 h尿蛋白定量1.5 g/d;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善,肾功能指标及尿蛋白无改变[1]。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治疗前后各参数的变化分析采用r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2组24 h尿蛋白明显减少,总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均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x±s)

2.2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改善,治疗组缓解41例,部分缓解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7%;对照组缓解33例,部分缓解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7%。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2组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以高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严重水肿和高胆固醇血症为主要特征的肾脏疾病[2]。临床上常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中医中药为治疗措施,但治疗后易复发,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和病人生活质量。

本组临床治疗观察的结果显示,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是肯定的。肾病综合征的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极易造成肾脏缺血,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更易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不仅可合并浅表血栓性静脉炎及髂静脉、下腔静脉和肾静脉血栓,而且尚可合并肺梗死等动脉血栓,由此影响患者生存[3]。因此,治疗本病,除正规的激素治疗外,活血化瘀,抗凝治疗往往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红花注射液的有效成分为红花黄色素、红花醌苷、红花素、新红花苷,每1 mL注射液相当于红花原生药0.5 g。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脉管炎;对高脂血症、糖尿病并发症、月经不调、类风湿关节炎等有辅助治疗作用。对抗凝血,抑制血拴形成,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数。对缺血再灌注(心脏,肝脏,血壁)的保护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殖,稳定血管内膜,治疗血管增殖性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证明[4],红花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机制为:(1)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纤维蛋白原溶解作用,能明显延长血栓时间,缩短血栓长度和减轻重量作用;(2)降低高胆固醇血症的血清胆固醇,总酯,甘油三脂及非酯化脂肪酸水平;(3)红花黄色素能降低血清溶菌酶含量,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和全血白细胞吞噬功能。

低分子肝素治疗机制为:(1)抗凝;(2) 补充肾小球阴离子电荷;(3)抑制系膜细胞凋亡;(4) 抑制补体消化。因此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有利尿,消肿,减少蛋白尿的排泄,降低血脂,从而提高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治疗率、改善肾功能,抑制和减轻肾脏纤维化的进展[5]。

本研究表明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有显著疗效,尿蛋白明显减少,总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均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均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红花尿蛋白肝素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尿蛋白肌酐对高血压性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