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中药足浴联合艾灸促进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2019-05-27 07:34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鸣音胃肠功能艾灸

李 丹

(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江苏 南京 210029)

直肠癌是目前临床常见的恶心肿瘤,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脂饮食较为普遍,直肠肿瘤发病率也较以往提高。手术是直肠癌根治的常用方法。而腹腔镜下手术因为出血少,创伤小也被更多患者选择。腹腔镜下手术虽然是微创手术,但其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全麻对患者本身有一定影响,以及术后可能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导致患者胃肠道神经系统或激素调节等发生紊乱,患者在术后容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肠运动受到抑制,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加之患者术后由于疼痛及引流管的限制,导致其不能翻身,也减缓了胃肠功能的恢复[1]。我科对于直肠癌术后的患者应用中药足浴联合艾灸足三里治疗及配合优质的辨证施护可有效缩短患者肛门排气的时间、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排便的时间,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肛肠科2017年10月—2018年11月住院的患者30例,按照1∶1的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足浴联合艾灸)和对照组,各15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我院确诊为直肠癌并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手术后患者;(2) 年龄18~65岁;(3) 愿意配合试验,自愿参加这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4) 无中药过敏者;(5) 无全身性皮肤病者;(6) 既往无腹部手术史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1)肝、肾、心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或严重衰竭;(2)有糖尿病等慢性病;(3) 既往腹部曾行手术治疗。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手术后禁食禁饮;遵医嘱静脉滴注抗生素、静脉营养、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并协助患者在床上拍背翻身,指导患者能自主作踝泵运动的方法,协助患者尽早床边站立,早期床边活动。

治疗组术后和对照组相同的辨证施护及治疗,同时术前遵医嘱开好中药方剂,方剂中包括厚朴(制)、青皮、小茴香、枳壳(炒)各30 g,莱菔子、细辛各50 g并用白酒泡好。(1)第一天生命体征平稳后予中药足浴及艾灸足三里。将泡好的中药,倒进足浴盆中,再加入2000 mL的清水进行稀释,使水温为40~45℃,患者将双足置于木盆中,水没过双踝为宜,边洗边泡,时间为30 min,每天2次,2次间隔5~6 h,泡洗后用毛巾擦干,并用较厚的大毛巾包裹双足将温度维持一段时间;(2)艾灸足三里穴:患者取坐位,先定位两侧足三里穴,然后作好记号。先点燃艾条一端,置于皮肤2~3 cm为宜,以温热为宜,每个穴位施灸时间15~20 min,每天1次,注意不能烫伤皮肤。

1.5 观察指标 2组患者从术后第1天起,观察并记录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的具体时间,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指标以4~5次/min为准[2]。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3.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t检 (P<0.05)。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情况、肛门首次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直肠癌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x±s,h)

3 护理

3.1 生活起居 病房环境要安静,整洁,舒适,温湿度适宜,减少家属探视,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取舒适卧位。

3.2 病情观察 术后监测生命体征,遇有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及时发现出血,吻合口漏等并发症,观察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情况,排气排便后观察大便次数、色、质、量,观察有无腹胀,腹痛等不适的情况发生。

3.3 心理护理 术后加强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关心体贴患者,保护病人隐私,讲解相关知识,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疑虑,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配合治疗及护理。直肠癌属于一类会对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多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术后,患者受各种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创新性心理障碍[3],较早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压力及焦虑状态,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对于疾病恢复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3.4 饮食护理 术后需要禁食禁饮,待肠功能恢复后,肛门排气排便可指导患者进食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饮食宜循序渐进过渡到正常饮食,宜多选择健脾开胃,益气补血,清淡消化食品,指导患者少量多餐,选择高热量、高蛋白、低脂、富含维生素营养的食物,湿热蕴结的患者宜食用赤豆薏米粥,气血两虚的患者可食用黄芪参枣粥,气滞血瘀的患者食用桑葚猪肉汤,避免饮食不节,不能进食辛辣肥甘厚腻的食物。

3.5 临证护理 湿热下注致肛周湿疹的患者,遵医嘱给予加味黄芩油膏或青黛散外涂;气滞血瘀,严重腹痛者遵医嘱予止痛药或耳穴压豆,取穴大肠,直肠,小肠,神门,交感。

3.6 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生活规律,避免劳累,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创伤后损伤人体元气,气虚血行不利致血脉瘀阻,气机不畅,腑气壅滞。手术时瘀血留滞等致肠道气机不利,气血郁闭,上下不通[4]。术后肠功能自然恢复往往需要2~4 d,如果肠功能抑制时间过久,容易发生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和黏膜屏障受损、肠麻痹,甚至肠粘连、肠梗阻[5]。腹腔镜下手术虽然是微创手术,但其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全麻对患者本身有一定影响,以及术后可能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导致患者胃肠道神经系统或激素调节等发生紊乱,患者在术后容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肠运动受到抑制,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加之患者术后由于疼痛及引流管的限制,导致其不能翻身,也减缓了胃肠功能的恢复[6]。根据经络学说,人体内存在着一个经络系统,通过温热、蒸汽以达到细胞传入中枢,对患者相应器官原本具备的生理冲动进行阻断或取代处理,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和功能,使患者的胃经、脾经以及胆经等经络恢复通常,血运气运恢复正常,最终促进患者的生理功能也快速恢复正常[7]。中医学认为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较大,关于足部的养生研究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根据生物全息理论,足是人体整体的缩影,人体各组织器官在足部都有相应的反射区,足浴是通过中药成分的性能、水的湿度及搓洗以达到清洁足部,并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代谢、吸收排泄功能[8]。足为三阴三阳齐聚之处,足底穴位丰富,通过搓洗、温热、按摩刺激足部肛门、小肠、结肠反射区穴位,可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促进肠蠕动以及肛门排出气体[9]。本方中厚朴性温,味辛,有行气降逆的作用,青皮性温,味苦,为足厥阴经引经药,具有疏肝消积散结的功效,小茴香味辛,性温,具有和胃理气的作用,枳壳味苦,性微寒,归大肠经,能理气行滞消胀。莱菔子味辛,性平归胃经,能消食除胀降气,细辛味辛,性温有通窍的作用。用白酒泡上述中药可以促进药中的成分更容易溶解,便于人体吸收,而且方便保存。而艾灸方式的应用,主要取足三里,该穴位本身为胃经主要穴位,施灸目的在于调气血、理脾胃,可达到补虚弱、调气血、理脾胃效果[10]。

从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的患者应用中药足浴联合艾灸足三里治疗及配合优质的辨证施护可有效缩短患者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而且能促进术后患者整体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鸣音胃肠功能艾灸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艾灸保健知多少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夏天怎么做艾灸
术后早期营养对胆管癌患者术后营养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胃肠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