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 “京津冀城乡空间规划研究”及“转型中的城乡规划研究”工作评述

2019-05-29 05:33文图吴唯佳
人类居住 2019年4期
关键词:特大城市人居京津冀

文图︱吴唯佳

我国正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015 年中央召开城市工作会议, 2016 年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2018年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成立国家自然资源部,城乡规划管理职能移至自然资源部下, 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国家规划体制改革的贯彻实施,生态文明、城乡融合、美丽中国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进一步落实提到议事日程,人居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美好人居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人居高质量发展是通过建设美好人居,实现受惠面更充分、社会包容更均衡、文明程度更高层次的转型发展,是城市与乡村的均衡发展,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均衡发展,区域竞争力与区域凝聚力的均衡发展。人居高质量发展需要绿色城乡建设的支持,处理好城乡建设“量”和“质”的关系,处理好城市规模增长与存量改造、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提升的关系,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关系,处理好政府调控与社会治理、社会融合的关系,为此要深刻把握好规划、建设、保护、管理的科学规律,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与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整体安排下,以美好人居为抓手,统筹各部门力量,将有关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一系列重要工作拧成一股绳,持续努力,共同为广大人民提供生产、生活、生态合理组织的有序空间和宜居环境,以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增进民生福祉,实现高质量发展。

1 为实现人居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同开创研究:京津冀城乡空间规划研究

三十年来,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围绕人居环境和城乡建设,经历了创建人居科学,深化人居科学和实验推广人居科学等几个阶段,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为美好人居和城乡规划建设的战略决策和健康发展做了扎实的工作,其中影响最大、最重要的是“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等方面。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要求、空间组织和有关的规划方法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要求研究中,注意到二十世纪末世界上的全球城市和全球城市地区的空间现象,对全球城市地区在全球竞争中的作用,及其它们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进行了系统分析工作,认为全球化趋势下,北京面对建设全球城市的直接挑战,迫切需要用更大的腹地,解决区域发展差距大、资源紧缺、环境恶化等问题。研究提出了建设“大北京”的设想,以核心城市“有机疏散”、区域范围“重新集中”的布局理念,空间质量上通过区域协同,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北京“走出同心圆”,扩大腹地,提高首都功能的全球影响;同时以区域城市,解决北京周边地区发展速度慢、差距大等问题,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图1)。

图1 ︱大北京地区空间发展战略示意

其次,研究开展了京津冀地区区域发展与问题的动态跟踪与评价,客观把握人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状况,提出以京津发展轴、滨海发展带、山前发展带和燕山- 太行山山区生态文化带组成京津冀地区的“一轴三带”区域空间布局,形成城乡空间、交通、生态、文化“四网融合”的空间体系,共同建设京、津双核心、多中心的“世界城市地区”;在实施路径上提出“战略规划到行动计划”的建议,以加强跨区域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推进“畿辅新区”“京津冀合作沿海经济区”“海河上游生态保护区”等建设,促进跨区域的空间治理。

在方法上,创建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情景模拟和政策研究相结合,战略规划与行动计划相结合的规划研究新范式,以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问题、难点和挑战等为对象,探索需要采取的战略措施,利用目标和情景分析工具对战略措施进行战略判别和战略选择。研究还创造性地发展了多学科、跨部门的跨地区研究方法,动员两市一省21家单位、140 位专家组建“科学共同体”参与到研究工作里来,为科学认识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突破领域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具有起步早、水平高、影响大的特点,是国内持续时间最长、战略理念最为领先的城乡区域研究,在近二十年来的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各个关键时间节点,发挥了重大学术与社会影响力,推动了相关规划、政策制定,得到了京津冀各级政府、国内同行和世界权威机构认可,直接指导了地方实践;发展的长期战略理念和规划政策得到了中央的重视,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理念形成,上升为国家战略,支撑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区域协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研究所参加了北京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天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参加了2004年和2016年北京总体规划的修编。《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二期报告)》出版后,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继编制发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京津冀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三期报告)》出版后,也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京津冀城乡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为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总体布局,以及“以重要城市为支点,以交通干线、生态廊道为纽带的网络型空间格局”等规划理念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七部委“加强京冀交界地区规划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等行动规划和措施提供了重要决策基础。

图2 ︱首都政治文化功能在京津冀地区的空间布局示意

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项目资助,以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地的支持。京津冀三地政府对“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予以高度评价,认为研究为制定城乡发展战略、促进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起到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2011年吴良镛先生以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工作为基础发展的人居科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等多位国家领导人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人居展中的京津冀研究成果。原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华安 · 克洛斯认为,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是将学术研究应用到实践,直接服务于国计民生的典范。参与的科研规划设计项目获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为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教育部重点学科评估中连续两次拔得头筹。2014年以研究所团队为核心,联合北京市城市规划研究院成立“首都区域空间规划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017年实验室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三年绩效考评”中获得 优秀。

2 京津冀协同的一体两翼与首都功能核心区

2013年以来,研究所在开展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的同时,利用了目标- 情景- 战略的规划研究新范式,参与和完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两翼,包括雄安工作营、北京城市副中心战略研究、张家口冬奥与崇礼发展战略研究,以及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北京2050年的有关规划研究工作,深化了京津冀协同重要地区的战略措施,完善了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的重要战略远景。研究所是参与京津冀一体两翼和首都功能核心区所有研究的重要机构(图2)。

其中,在雄安工作营方面,研究认识到,北京的空间布局应与近年来世界大国首都城市一样,积极应对世界格局变化中的国家首都战略竞争。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区,要立足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根本目的,缓解北京中心城区发展的压力,完善以京津为核心的世界特大城市地区空间格局,促进京津冀地区均衡发展,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提供抓手。研究认为,雄安位于太行山飞狐陉、蒲阴陉出山口和山前南北交通走廊的交汇处,具有左引大海、右揽古北岳、北对妙峰山、南连白洋淀的区位特点,生态环境、湖淀景观和历史文化底蕴独具特色。雄安拥有联系北京、天津和全国的优越交通条件,人口密度相对较低。雄安与保定一起可以构建以白洋淀为绿心的雄保都市区,与依山的北京特大城市和依海的天津特大城市一起,组成京津冀中部三个各具特色的核心城市。通过依淀的雄保都市区,雄安可以纳入京津冀特大城市地区的核心城市空间格局之中。当然,雄安也面临资源环境保护和地方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不应采取大规模、高密度战略,而是要利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湖淀历史文化资源的支持,以创新经济、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治理引领千年之城的高质量发展,有重点的进行突破。为此研究建议,规划设计布局要立足历史观、形势观、生态观、科学观、人文观等规划设计理念,以理想模式、超级工程和行动计划,传承中国古代营城和湖淀开发的经验,构建山川定位的历史文化轴线,中规中矩的新区功能组团,淀城相融的生态文明形态,共建共享的民族复兴标识。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战略方面,研究认为,自元以来通州一直是北京的主要贸易枢纽,近代交通的发展,改变了通州的地位。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通州与顺义、亦庄一起,确定为三个重点新城之一,承担综合职能。十多年来,通州的综合职能发展并不突出,其中既有现有发展路径受限,也有区位优势发挥不充分的原因。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通州要以更大的区域范围来认识发展条件。研究分析认为,通州位于北京长安街东西轴线延长线上,与西部首钢和门头沟相对,是北京中心城区东西两翼的重要端点之一,向东与渤海湾碣石相望,向北与首都机场相通,向南与大兴新机场和天津相连,在构建北京东部的空间秩序中具有重要地位。通州还位于京津发展带和京津冀东部山前城镇带的交汇处,是北京引领京津冀东部协同发展的重要地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翼。通州西距北京使馆区、CBD不远,也有发展首都国际文化交往的重要条件;在中心城区格局上,通州是北京六环上六个对外联系的重要节点之一,是北京城市中心体系的核心成员,为此要强化与长安街东西轴线的空间关系,加强与北京中心城区以及京津冀东部的交通联系,与北三县合作建设北京东部绿色发展的国家纪念地和区域绿心,成为北京的创意产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聚集区(设计服务、贸易服务基地),国际文化交往区,以及京东发展走廊的高端医疗卫生教育、商业物流区域服务中心。通州还应利用区域交通和大运河水系,建设交通运营和水资源管理的绿色示范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多样性的宜居典范区。

在冬奥会与崇礼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方面,研究认为,崇礼与赤城、延庆拥有的上千平方公里燕山山脉,构成了北京极具规模的世界级特大城市远郊森林景观,是北京北部的重要生态屏障和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特色资源。崇礼拥有长城文化、民族文化、塞外文化、互市文化等多元文化,是京张历史文化走廊上的重要节点;拥有的世界一流冬季体育休闲资源,是服务“三亿人上冰雪”国家体育战略的重要基地。崇礼还是河北贫困区,冬奥会和国家体育休闲活动为崇礼和张家口发展提供了关键动力和重要契机,对促进河北转型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崇礼目前发展落后,山沟狭窄,面临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退化等现实生态威胁。以现有条件承担冬奥会和世界级游憩功能,需要做出巨大努力。为此,崇礼应采取有限规模和便捷联系的战略,强化西湾子镇与太子城等冰雪基地的绿色交通联系和高质量旅游服务的接待保障能力;要加强生态保护,合理引导和控制旅馆总规模,控制雪场总规模,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尽早着手探索治理机制创新,保障冬奥会前后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首都功能核心区研究方面,开展的首都功能布局,首都功能核心区用地布局优化和功能提升,以及中央办公区规划研究,围绕提升首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功能和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出传承历史经验,以更加宏大的首都区域空间格局来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通过优化用地布局和设计构想,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战略,进一步处理好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功能安排,以文化、宜居、安全为重点,为中央国家机关工作提供安全便捷保障,为提升国家首都的世界形象,凝聚民族精神创造条件(图3)。

图3 ︱首都功能核心区、通州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崇礼冬奥会规划方案

图4 ︱京津冀地区空间发展格局示意:面向未来的城镇空间布局,构建世界级的京津冀特大城市地区

在北京2050 展望研究方面,研究发现,超长期特大城市地区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和多元的价值诉求,要把握既定又不定的原则。可以确定的是,由于全球城市的影响力和产业集聚效应的相互影响,以全球城市为核心的特大城市地区经济活动的地理集聚以及专业化发展将愈加明显。特大城市地区核心地区与外围地区综合、多元联系的进一步突出,将引领全球性的专业化集聚和地方化分散的并行趋势。城市品质的提升与新经济活动的协同联系,技术创新与生产力水平提升的交互响应,交通设施改善与服务导向的空间增长,将推动特大城市引领下的周边中小城市快速发展,形成区域城市格局。随着国家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带动首都功能深化发展,城市经济向生产者服务业拓展,制造业升级和迁移过程也将进一步加快,推动国际交流、高端服务、技术创新、文化和知识经济等的发展。但是北京的未来发展也必须面对京津冀共同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人口资源环境约束,是发展特大城市地区的主要战略考量,也是困扰特大城市地区发展的长期难题,将成为北京长期发展的硬性约束条件。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约束的难题,关键在于空间战略方面的集约化、紧凑化、网络化和区域化布局,要依托新技术革新、智能城市和区域交通等的科学创新,进一步推动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间拓展模式向内城和区域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要完善区域绿化隔离和国家公园体系,配合绿色、共享、包容、宜居的先进理念,建设世界级绿色、可持续的特大城市地区的空间治理体系,实现首都功能和全球城市功能在中心城区和外围的全域布局,不断提升中心城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特大城市地区和北京市域仍需要适当的人口政策长期予以控制和引导 (图4)。

总体说来,京津冀协同一体两翼、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北京2049 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深化了京津冀协同战略下“一轴三带”“四网融合”的空间布局理念,应用的规划研究新范式,在更具战略意义的层面,发展了首都功能核心区、北京外围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的规划战略,进一步完善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框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区域空间长期布局研究做出了基础性和前瞻性的贡献。研究成果在相关规划工作中得到了具体应用,崇礼战略为冬奥建设做出了关键的前期工作,至2017年初向习总书记汇报,成为京津冀协同一体两翼最早收获的规划成果。雄安工作营清华团队的工作,为从更高的角度认识雄安的地位,科学制定空间布局战略做出了贡献。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研究、通州副中心发展战略和北京2050 长期战略等工作也都向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部门进行了汇报,纳入到相关的规划之中。

3 从人居到区域协同的拓展研究:转型中的城乡规划研究

在人居科学和城乡规划转型发展方面, 2012 年以来,研究所举办了七届人居论坛,其中2012年的主题为“人居环境科学”, 2013 年的主题为“人居科学的未来”, 2014 年主题为“人居科学与区域整合”的学术报告均已编辑成书出版。2013 起,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合作,连续举办了七场学会年会的学术对话,其中2013 年的主题为“美好人居与规划变革”, 2014 年的主题为“区域协同规划”, 2015 年的主题为“美丽人居与和谐社区营建”, 2016年的主题为“人居科学与乡村治理”, 2017年的主题为“特大城市地区如何引领实现百年目标”, 2018 年的主题为“空间规划体系变革与学科发展”,以及2019年的主题为“人居与高质量发展”。2017年还与香山会议合作,举办了题为“优化人居环境,发展人居科学”的第617 次香山会议学术讨论会暨第七届人居科学论坛。研究所还与首都区域空间规划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主办了三次学术论坛,分别为2017 年的“特大城市地区发展战略”, 2018年的“空间规划体系变革与学科发展暨特大城市地区空间规划与研究进展”, 2019年的“人居环境与高质量发展”。

这些学术研讨呈现的研究所工作重点,突出表现在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合作举办的城乡规划变革相关的年会学术对话之中,核心围绕近年来的发展转型,及其对城乡规划变革的影响等方向性问题上,关注与人居以及国家空间治理相关的多个重大领域,其中包括特大城市地区的发展,空间资源管控,乡村治理和城乡融合发展,以及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等。

研究认识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新要求,使得城乡规划需要适应国家发展转型的根本性问题。2014 年,习总书记提出“新常态”的论断,对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取向上,要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对于城乡规划,新时期的转型核心可以归结为“三个1亿人”(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深化发展问题,特大城市地区快速发展和广大乡村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治理和协同问题,以及应对多年形成的以规模增长为基础的发展模式转型及其规划体制改革 问题。

对于特大城市地区,研究认为,综观历史,特大城市地区在引领国家现代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战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相似,我国特大城市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以不到3%的国土集聚了20%左右的人口,创造了1/3的GDP。发展特大城市地区对于人口众多、资源和环境条件并非最佳的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地区不断集聚人口和各类活动,不仅仅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挥世界和区域影响力的重要舞台。为此要进一步加强特大城市地区人员与经济活动的流动性、空间发展的均衡性、社会凝聚的包容性,进一步提升特大城市地区的竞争力、区域发展的引领能力和资源环境节约集约的绩效水平。对于特大城市地区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包括空间和非空间问题,还是要在加强市场机制的同时,有效发挥政府积极管控作用,以区域协同,共同解决市场化资源配置的外部性问题,合理引导土地、生态、交通等资源布局,促进特大城市地区的大中小城市健康发展。在特大城市内部,要积极推进人居优化提质,“瘦身健体”,积极利用存量用地、工业用地、废弃地,以高质量的科学技术,发展混合利用和多中心体系相联动的智能化、差异化、精细化城市交通体系,互联网+物流枢纽体系,文化教育市民服务体系,以及高密度开放街区的灾害应急疏散、安全体系等,提高土地利用绩效。在边缘地区,要强化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高效通勤和一体发展的交通和公共服务网络,提升城乡结合部的人居环境质量,发展专业化边缘城镇和郊野公园等。

对于乡村地区,研究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常住人口持续降低,乡村建设用地持续增长,乡村建设用地利用率偏低,耕地破碎化。长期趋势看,城镇将是我国主要的人居地点,但乡村仍将是重要的人居形态之一。即便城镇化趋于稳定之后,乡村人口仍有相当的规模。为此要在着重解决好“三个1亿人”的同时,加强有利于未来人居紧缩的乡村村庄建设管控,发展适宜的人居技术,分级分类进行乡村人居综合整治。开发简易、低成本的中小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探索适用于不同地域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人居布局模式,顺应农业现代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为人口减少、分布分散、维护困难的乡村,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之外提供新能源、信息和环保技术等的扶持,实现不让一个掉队的新技术包容性服务。

关于人居环境优化提质,研究注意到,除了特大城市地区、其他大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人居环境外,还应特别关注长期气候变化和自然威胁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人居高质量发展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对地质灾害高发、风暴潮多发、海平面上升等受自然灾害胁迫的地区,要特别重视发展韧性规划措施,完善人居环境的预警系统,建设防灾街区、应急避难场所、生命线系统等;对于高温高湿地区,要研究采取适宜的城市空间形态和通风走廊;对于高纬度、高寒地区,要加强地上地下立体综合开发利用;对于干旱及水资源匮乏地区,要加强水源涵养、雨水回收、节水系统的综合管理。要探索城市安全阈值与经济社会成本相关关系。

关于人居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方面,研究认为,为实现我国人居高质量发展,应辩证认识过去的发展道路、科学看待当前问题。人居高质量发展不仅包括高质量的生活,也包括高质量的治理。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治理紧密相关。为此应当研究具体举措,规范各级政府的公共资源调控行为,协调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减少对土地开发的过度依赖。要改革土地管理制度,除了加强底线管控之外,还要以市场机制出发,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真正让土地使用者承担起土地使用的社会经济责任,为此要推进可溯源、可核查的土地使用权责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寻租、“搭便车”等顽疾。要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转变规划建设管理思路,研究社区需求,以街区为基础,共建共享为准则,深化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精细化管理。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开展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试点和实践,不搞部门化、“一刀切”,探索适合国情的人居治理道路。

为实现人居高质量发展,在完善国家规划体系方面,研究认为,要从人居环境构成的基本规律出发,认识空间规划的含义。空间规划的对象是与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活动有关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国土资源的空间,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本质上还是人民生活和工作的空间。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建设美好人居,有赖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也受到资源环境条件的限制。城乡人居环境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国土资源管控,三者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城市是三者矛盾最突出之地,也是统筹协调、处理好三者关系的关键地区。要统筹协调好三者的关系,化分力为合力,形成一盘棋,为此要构建好责权分明的分层级国家规划体系。省市的发展规划调控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对发展规划涉及的国土资源进行统筹协调;城市规划是各类规划和项目的综合“落地”,既要对各类规划和项目进行综合用途管制,也要进行建设管控。在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地发展人居科学,建议结合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设置统筹人居管理工作的机构部门。

对于城乡规划特别关注的人居高质量发展的长期趋势,研究认为,要特别关注国家空间战略政策设计的重要性,注重推进与区域协同、空间资源配置、空间治理有关的区域、城市、乡村地方政治体制改革和制度改革;要重视动员各个层次、各个部门以及社会和公众力量参与区域治理和空间规划制定之中;要重视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问题的平衡点,及其有关的解决措施;要重视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特别是进入信息社会后,要重视移动性和数字服务、区域流动性和可达性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促进社会公正公平发展;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鼓励区域中各个基层政体,组成协同联盟,合作应对共同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议题;要重视全龄化社会的人群健康、生活方式的超多样化、信息技术下的生产与物流、社会决策和设计权的个性化转移、“再城市化”和城市加密等新型社会的议题对人居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

除了上述工作之外,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近年来还开展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精华区研究,北京中轴线南延与北京新机场研究基于“三最一突出”的核心指标体系研究,北京“三城一区”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研究,促进功能疏解的副中心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策略及规划导则研究,昌平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昌平区总体规划研究等;在北京外围地区还开展了廊坊发展战略研究,北三县发展战略研究,廊坊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规划研究,保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研究,雄安新区起步区南北中轴线功能策划,崇礼西湾子主城区控规现状、交通专项、控规指标研究等。研究团队还参加了黄帝陵国家文化公园工作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工作营,完成了参与全球竞争的杭州湾湾区发展战略研究,哈尔滨亚布力大旅游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昆明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运城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人居环境优化提质等研究(图5)。

此外,研究所还主持参与完成了一系列国家和地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北京市科技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等地方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以及地方的重要规划科研项目,包括城乡规划领域推动绿色发展的路径分析和对策建议,提升建筑文化特色的对策研究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科技项目,以及 GIS支持下的都江堰灌区传统人居环境营建模式、形成机制与生态智慧研究,村镇聚落空间重构数字化模拟及评价模型等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的项目等。

总结来看,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近年来研究所以京津冀城乡空间规划研究为起点,对京津冀为代表的我国特大城市地区的区域协同开展了一系列深化研究,在研究方法、布局理念、体制转型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进一步加强人居环境和城乡规划的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上,需要对研究所过往的工作进行整理和总结,借此来认识我们所处时代的发展轨迹和建设路径,认识人居科学在这个时代从事的伟大事业的重点,探索中国特色的路径和经验。为此,我们计划将近几年来的研究实践,分类分集整理出版,以深化我们的研究。这项工作既是总结,也是为以后的研究创造条件,为学科交流服务。

最后,要感谢吴良镛先生,他建立了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在过去三十年的工作里,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居事业和城乡规划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然,我们也要更为自觉地大力发展人居科学,为建设美好人居和推进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提供科学支撑。吴先生在2013年《明日之人居》一文中,展望人居科学,希望“科学的发展要专注于时代的大潮,不失时机地在理论与实践上创新、推进,更上新的台阶。”城乡规划学是人居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当今的时代为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具有巨大挑战性的契机,我们要肩负起创造美好人居的时代使命,拿出更多的智慧和勇气,不断探索、不断研究,推动城乡规划学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猜你喜欢
特大城市人居京津冀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我国特大城市增至15个
跻身特大城市,郑州跨河发展大郑北箭在弦上
北京的特大城市巨灾情景构建
特大城市快递垃圾增量占垃圾增量93%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