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劳务输出的问题分析与高职电子类人才培养建议

2019-06-01 07:35张娟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问题

张娟

【摘 要】随着电子信息支柱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未来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加大。高职院校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经济、外语、法律等多学科综合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熟练操作技术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和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才能使学生实现专业对口精准就业。本文分析了天水市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职电子类人才培养建议。

【关键词】天水市劳务输出;问题;高职电子类;人才培养

劳务输出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能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費的重要途径。天水市作为劳务输出大市,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不断扩大社会宣传,强化技能培训,完善服务体制,全市劳务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和快续增长,尤其是新一轮经济结构的调整,天水市劳务输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天水市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1)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较低。天水市劳务输出从总体看来组织化程度还较低,大部分农民工都是靠自发输出,主要依靠亲帮亲、邻帮邻,以地缘与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连锁效应”实现转移。多数乡镇的劳务输出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对劳动力资源的总体规划,缺乏必要的组织引导和服务。

(2)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偏低。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偏低,严重制约了转移层次的提高。大多数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专业技能的比例很低。虽然近年来加大了培训力度,但培训以短期为主,培训发证率不高。已转移人员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做建筑等行业的收入比较高,但这些行业劳动强度较大,工作非常辛苦,危险性也较高,而且大部分人得不到必要的劳动、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障。

(3)劳动力供求信息闭塞。农村劳动力供求信息闭塞,区域化、规范化、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劳动力信息网络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市场运作机制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用工信息收集、筛选、发布、招聘不及时,用人单位和劳动力组织不到位,致使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工作成效不够显著。

(4)劳务者的法律意识不强。劳务人员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和下岗职工,信息渠道窄,辨别真伪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弱,容易受不良中介蛊惑,对劳务输出的政策、法律法规不甚了解,对输入国相关法律制度一无所知。有外国雇主在合同期限内破产、倒闭或转产,形成劳务公司的事实违约,从而使劳务人员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纠纷由此引发。加上一些劳务人员不懂得当地语言,法律意识不强,权利受侵害后不知如何向所在国执法部门或使馆求助,导致利益受损。

二、高职电子类人才培养建议

随着电子信息支柱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未来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加大,企业需要大量熟练操作技术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和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要具有针对性,以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1)分析企业岗位需求,构建实践强的课程体系。对于高职院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而言,未来就业的方向主要是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管理、质量检验、产品设计助理以及产品营销等。针对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未来就业的具体情况,要求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应具体分析这些岗位对应的具体任务,同时剖析完成相关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构建出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高职电子专业课程设置中,要能够突出应用性内容的设置。要能够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积极构建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的模块化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训练的机会。高职院校要积极研究电子专业学生就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以技能为中心,构建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体系,提升课程体系教育内容的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2)提高品牌建设意识,增强市场竞争力。劳务品牌是发展劳务经济的名片,能够产生巨大的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目前,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颁发劳务品牌专利证书的天水劳务品牌多达几十个,知名度越来越高,效益也越来越显著。其中“天水白娃娃”、“羲皇故里建筑工”、“天水女娲家政大嫂”、“陇上江南缝纫工”和“龙城飞将保安”5品牌被评为国家优秀劳务品牌,各县区也都培育出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劳务品牌,张家川县的“伊香牛肉拉面师”被评为天水市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市有优秀品牌、县有知名品牌、乡有特色品牌、村有行业品牌的体系。这些品牌在规模化组织输转、提高劳务收入、维护务工者合法权益等多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的例子,全力打造劳务品牌,对学生进行有特色、特长的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

(3)构建立体式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操作技能。以往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常常是教师讲解相关知识后,学生开始实习时就需要借器材,同时学生还必须借助相关的设备,这些设备往往类型较多,包括示波器、电源供应器以及信号产生器等,且实践效果的高低还常常与学生对仪器操作熟练都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如果能够借助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实践教学,则能够大大缩短学生的实习实作时间以及减少实习材料。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学生大量的模拟操作使得学生对技能掌握更加深入。

(4)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电子专业的技术性很强,并且技术的难度较大。因此,在电子专业教育中,要强化技能训练,为学生提供技能应用的实践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相关技能,掌握相关技能,在技能训练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技能训练的方式较多,比如,开设实训课程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定岗实习,创办校内工厂,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的机会。在训练中,要融入技能教学,引导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在技能培训中发展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电子信息行业的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单凭学校实践教学必然不能培养出专业理论与创新型能力兼具的人才。为此,需要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通过聘请合作企业的拔尖人才进到学校,为学生讲授专业理论或者实践课程,请行业相关领域的专家将新思路、新技术及新理念传递给学生。此外还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到企业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工作中,让学生在还没有走出社会前就能够对今后工作岗位情况、工作流程以及行业的发展状况获得一些基础的了解。学校还可以与合作企业公共建立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建设使得高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更加科学合理,且校外实训基地作为企业的重要一环,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实习实训为企业短期生产提供巨大帮助,实现了校企合作共赢。

(6)做好法律培训,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更好地保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按照国家的规定,所有的外派经营公司必须对外派人员进行出国前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雇主国家的语言、技能、风俗习惯、法律法规、外事纪律以及保护自身权益的办法等等。经过这样的培训之后,劳务人员就可以更快地适应国外的工作、生活环境,而且一旦遇到纠纷和问题,也知道通过什么途经来解决问题,来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总之,高职院校要改变以普通劳务输出为主的做法,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经济、外语、法律等多学科综合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大校企合作,使学生成为熟练操作技术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和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才能使学生实现专业对口、精准就业,提升毕业生的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费建国.关于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4(05)

[2]杨莹.互联网视域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科技展望,2016(06)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问题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