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解析几何等角问题的解题策略

2019-06-11 12:48
中学数学研究(江西) 2019年5期
关键词:极坐标平分线斜率

王 茜

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 (225009)

对角的研究是高考解析几何的热点之一,等角问题涉及直线斜率、三角形相似、三角函数、解三角形及向量数量积等知识,综合性强,方法灵活多样,因而学生对等角问题往往感到比较困难,无从下手.本文给出一些解决此类问题的常见策略.

1.利用斜率之和为0

图1

(Ⅱ)当l与x轴重合时,∠OMA=∠OMB=0°.

当l与x轴垂直时,OM为AB的垂直平分线,所以∠OMA=∠OMB.

点评:根据图形的特征,把要证两角相等转化为斜率之间的关系,再将直线与椭圆方程联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斜率公式即可证得结论.用代数的方法处理几何问题正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2.利用角平分线性质

图2

点评:综合考虑题设中所给的显性与隐性的几何因素,破解两渐近线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特征,从几何性质入手,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使得解题思路简明,事半功倍.

3.利用三角形相似

图3

点评:解析几何中,“代数”是方法、是手段,而“解析几何的几何性质”才是本质、更是其“灵魂”,更能深刻、直观地揭示出解析几何的本质属性.因此,在解题中,若能注重挖掘、灵活运用解析几何的几何性质,就可以避免繁杂的代数推理运算,收到化繁为简、直观、简洁的解题效果.

4.利用同名锐角三角函数相等

图4

例4 (2015年高考福建卷文科19题)如图4,已知点F为抛物线E:y2=2px(p>0)的焦点,点A(2,m)在抛物线E上,且|AF|=3.(Ⅰ)求抛物线E的方程;(Ⅱ)已知点G(-1,0),延长AF交抛物线E于点B,证明:以点F为圆心且与直线GA相切的圆,必与直线GB相切.

解:(Ⅰ)抛物线E的方程为y2=4x(过程略).

点评:挖掘题目条件中图形的几何特征和数量关系,不断将问题转化、简化,并充分利用其几何性质,再借用三角函数知识,避免了繁琐的代数计算,提高了解题效率.

5.利用向量数量积

图5

点评: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可以把有关角度的几何关系迅速转化为数量关系,从而“计算”出所要的结果.向量与解析几何,两者都是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统一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向量既能体现“形”的直观位置特征,又具有“数”的良好运算性质,在向量与解析几何知识的交汇处设计试题,已成为高考试题的一个特点.

6.利用极坐标

图6

点评:在圆锥曲线中涉及长度的问题通常运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或弦长公式,但是这两种解法计算量都比较大,学生往往比较害怕.而极坐标中的极径与长度有关,若我们转变思路,尝试用极坐标求解与长度有关的问题,则可避免直角坐标系中的复杂计算,为我们解决问题带来方便.极坐标系是研究解析几何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有力工具.

以上几种解题策略,分别从直线斜率、角平分线性质、三角形相似、三角函数、向量数量积以及极坐标角度对解析几何等角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多层次的探求,体现的均是中学数学解题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在解题中引导学生寻求变异、放开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观、探究多种解决方案或途径,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生解题思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优化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极坐标平分线斜率
玩转角的平分线
角平分线形成的角
物理图像斜率的变化探讨
多用角的平分线证题
二重积分的极坐标计算法探讨
折叠莫忘角平分线
求斜率型分式的取值范围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过关测试卷
导数几何意义的深层次应用
2011年高考山东卷.理22(Ⅰ)别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