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某高校教师2015—2017年体检结果分析与建议

2019-06-11 11:55赵冰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健康体检高校教师健康教育

赵冰

[摘要] 目的 分析三年间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找出影响高校教师健康的因素,并提供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方法 对长春某高校2015—2017年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重点讨论发现的异常情况。结果 不同年份间教师体质指数偏高的比例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060,P<0.001);分析不同年份间教师血压高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69,P<0.001);分析不同年份间教师尿酸高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16,P=0.001)。 结论 长春某高校教师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体质指数偏高、血压高、尿酸高的比例呈逐年下降。

[关键词] 高校教师;健康体检;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5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2(b)-0188-02

目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全社会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高校教师肩负着大量教学、科研和管理育人工作,工作压力、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均有较大影响。因此,及时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提高高校教师的生活质量,并对其进行防病治病指导[2]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长春某高校教师2015—2017年间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3年间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找出影响高校教师健康的因素,并提供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5年长春某高校体检教师共407人,其中男性141人,女性266人;2016年共351人,其中男性102人,女性249人;2017年共325人,其中男性100人,女性225人。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人数分布情况见表1。

1.2 方法

2015—2017年均进行的体检项目包括:受检者体检前2 d忌酒、忌高脂高盐饮食,一般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心率、体质指数、脉搏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尿酸等;物理检查包括心电、胸透、腹部超声等。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份体检疾病检出情况分析

2015年体质指数偏高的人数最多,为250人,占总人数的61.43%;脂肪肝人数为126人,占30.96%;血脂高的人数为75人,占18.43%;血压高人数为61人,占14.99%;尿酸高的人数为43人,占10.57%;血糖高的人数为28人,占6.88%;类风湿因子高的人数最少,为9人,占2.21%。

2016年脂肪肝的人数最多,为102人,占总人数的29.06%;体质指数偏高的人数为93人,占26.50%;血脂高的人数为80人,占22.79%;尿酸的人数为17人,占4.84%;血压高和血糖高的人数均为14人,占3.99%;类风湿因子高的人数最少,为8人,占2.28%。

2017年体质指数偏高的人数最多,为102人,占总人数的31.38%;脂肪肝人数为89人,占27.38%;血脂高的人数为67人,占20.62%;血压高人数为19人,占5.85%;尿酸高的人数为15人,占4.62%;血糖高的人数为11人,占3.38%;类风湿因子高的人数最少,为7人,占2.15%。见表2。

2.2 不同年份高校教师体检结果比较分析

分析不同年份某高校教师体检结果中体质指数、血压、脂肪肝、血糖、血脂、尿酸和类风湿因子等指标异常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年份间教师体质指数偏高的比例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060,P<0.001)。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分析发现,2016年组教师体质指数偏高的比例低于2015年组(χ2=92.813,P<0.001),2017年组教师体质指数偏高的比例低于2015年组(χ2=65.324,P<0.001)。

分析不同年份间教师血压高的比例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義(χ2=33.469,P<0.001),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分析发现,2016年组教师血压高的比例低于2015年组(χ2=25.574,P<0.001),2017年组教师血压高的比例低于2015年组(χ2=15.513,P<0.001)。

分析不同年份间教师尿酸高的比例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16,P=0.001),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分析发现,2016年组教师尿酸高的比例低于2015年组(χ2=8.465,P=0.004),2017年组教师尿酸高的比例低于2015年组(χ2=8.768,P=0.003),见表2。

3 讨论

2015—2017年高校教师体检结果显示,排在前3位的疾病分别是体质指数偏高、脂肪肝和血脂高,此结果与王燕华等人[3]的研究结果相似。研究显示,体质指数偏高可能与饮食习惯、锻炼身体情况、性别、年龄、遗传等因素有关[4],高校教师作为一个主要以教学和科研等脑力工作为主的特殊社会群体,近年来科研压力日益增大、教学工作日渐繁重,平时经常久坐、熬夜、疏于体育运动,导致体质指数偏高[5]。但2016、2017年体质指数偏高的比例明显低于2015年,这可能与近两年高校教师自我保健意识增强有关,因而体质指数偏高现象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脂肪肝检出率位于前3位,脂肪肝与嗜酒、肥胖、营养过剩、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密切相关[6],这可能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变化,部分高校教职工体育锻炼活动较少有关。

从不同年份体检结果来看,血压高、尿酸高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可能与教师重视体检结果、越来越关注健康,注重健康合理饮食,自我减压能力增强等有关。

根据上述分析,提出3点建议:①培养高校教师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健康意识,定时定量开展体育运动;②高校应定期为教师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同时减轻其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改善工作条件;③定期为教师开展专家健康讲座,宣传健康知识与健康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秦江梅.中国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趋势、面临问题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1):1-4.

[2] 周喜华.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及应对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7):58-62.

[3] 王燕华.某高校教职员工健康体检数据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2,26(6):585-586.

[4] 马爱军.居民体质指数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1):10-11.

[5] 张其连.广州市某高校教师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校医,2016, 30(8):519-520.

[6] 赵锡荣,程卫兵,夏涛.高校教师脂肪肝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生活干预效果评估[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7):131-132.

(收稿日期:2018-11-18)

猜你喜欢
健康体检高校教师健康教育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