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地区民族小学国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初探

2019-06-11 07:28顾建荣
华人时刊·校长 2019年4期
关键词:国语援疆普通话

顾建荣

2018年8月,我们苏州85名教师响应国家四部委发出的万名教师援藏援疆支教号召,来到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支教工作。根据上级集中力量打造州市名校的指示精神,苏州援疆教师主要分布在州、市的四所学校。我们援教的阿图什市昆山第二小学是一所全民族学校,2016年由苏州昆山市支援新建,搬迁至现址,原校名中增加“昆山”两字,更名为现校名。

一、学校国语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2018年秋季,学校共有45个教学班,学生1898名,基本上都是维族孩子,极少数是柯尔克孜族。学校有专任教师105名,其中援疆教师25名,内招老师24名,其余都是少数民族老师。2016年以前,学校教师基本都是少数民族的,以维族为主,大多数老师国语水平不高,相当部分老師甚至不能用普通话交流,维语是学校的主要语言,国语教材使用的是新疆地方教材,内容浅不说,教材编写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学校国语教学基础十分薄弱。2016年开始,根据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当地加强了国语教学,教材全部使用人教版,除民族语文课外,其余课堂一律使用普通话教学。从内地招收一批汉族老师,补充国语教学师资力量。同时,加强对本地教师的国语培训考核,国语考核不合格的一律转岗、待岗或辞退。

尽管如此,学校国语教学状况不容乐观,甚至可以用“糟糕”来形容。2018年上半年,全校各班语文期末成绩平均成绩大都在40分左右,及格率很低,优秀率几乎为零,存在大量35分以下低分学生,这个成绩与当地民汉合校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语教学师资差。尽管招收了部分内招教师、特岗教师,但是还远不能满足学校国语教学需求。从数量上讲,内招老师的比例仍十分低,在国家“万人援藏援疆支教计划”实施之前,汉族老师约占学校一线教师总数的五分之一,民族老师仍占绝大多数。从质量上讲,内招老师来自全国各地,主要是宁夏、甘肃、陕西等省份,这些老师大都不是汉语言对口专业毕业,甚至大都不是师范专业,没有经过普通话训练,好多内招老师自身国语普通话也不标准,缺乏教育教学理论,教学经验不足。再说当地的民族老师,尽管能用普通话交流,但语音语调普遍都带着明显的新疆口音,整体汉语言水平不高,国语读写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胜任国语教学。

二是学生国语基础差。2016年前,南疆的民族学校教学以维语为主,国语处于相对低的位置。教师基本都是少数民族,上课基本用的是维语,教材用的是新疆地方教材,学生国语学习内容浅,要求低。对学生来说,维语是主要的语言,学国语反而好像学“外语”一样。2016年以后,学校使用人教版语文课本,难度一下子比原来增加不少,且教材调整没有过渡期,直接跳跃,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课文中的很多“熟字”也是生字,相当部分学生读课文都存在很大困难。

三是国语学习环境差。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环境,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学习语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南疆地区人口比例中,维族人口达百分之八十多,占绝对多数,维语是南疆地区主要语言。老百姓日常交流使用的基本上都是维语,有点岁数的维族百姓都不会说普通话,学生在家里跟家人交流也都是维语,甚至在学校里,很多学生私下里交流也都是用的维语。学校召开家长会,很多家长听不懂普通话,我们援建教师跟家长交流需要孩子在旁边当“翻译”。学生在社会上没有说普通话的环境,在家里也没有,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时间,学好国语当然有困难了。

二、提高学校国语教学水平的对策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运用能力,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能提升学习和将来就业的能力,拓展个人发展空间,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从小学好普通话,能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这在我国南疆地区尤为重要。提高民族学校学生国家通用语言运用能力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也要有具体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学生国语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根本。就第二小学来说,尽管有内招老师和援疆教师的加入,国语教学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当地的民族老师仍占多数,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队伍。各民族老师要认准目标,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汉族老师尤其是援疆教师,要尊重民族老师,尊重他们的民族情感和民族习惯,主动融入,无私奉献,做民族团结的使者。民族老师要牢固树立国家意识,牢记教师身份,认真履行职责,做文化传播的使者。每一位老师,都要加强自身国语能力的提高,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能写一手规范的汉字,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给学生良好的示范。

2.营造国语运用氛围

语言学习离不开环境。营造良好的国语运用氛围是提高国语能力的关键。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积极营造人人讲普通话的氛围。2018年下半年以来,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设立校内普通话监督员,晨读午练加强朗读写字训练,成立诵读社团,课间校内播放经典古诗文,放学路上诵读古诗,等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学生自觉讲普通话的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学生私下里交流,还是经常可以听到在说维语。目前,学校推广普通话的条件已经具备,要抓住契机,趁热打铁,进一步加强教育和督查,强化讲普通话意识,进入校园必须讲普通话,做到“敢讲、会讲、能讲、多讲”。只有让讲普通话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学生的国语能力才能有真正的提高。

3.改进国语教学方法

语文教师是国语教学的主力军。提高学生国语运用能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在第二小学,学生国语能力差距很大,两极分化明显,部分学生普通话交流还存在困难,常用汉字积累匮乏,学一篇课文连读通读顺都不能做到。因此,教师一定要调整策略,降低要求,目标明确,手段多样,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国语学习,无非就是“读书、写字、作文”三件事。语文老师一定要多思考,多想办法,在这三件事上下功夫。读书,首先要读好课文。不能搞“哑巴语文”,一定要让学生开口读。学生不会读课文,教师就要多范读,多领读,要带着学生大声地读,反复地读,读好每一篇课文。其次,还要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支教半年,我发现学生读课外书很少,这对学好国语是很不利的。受民族语言的影响,学生书写汉字普遍笔画笔顺不对,很多学生的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多示范,每一次板书,可以让学生跟着书空,跟着老师一笔一画书写。中高年级学生要补补课,教他们一些汉字书写的基本知识。读书也好,写字也好,只有靠反复地练习,没有捷径。民族小学学生作文能力很差,没有其他办法,还要靠多读多写多练,要多些写话之类的练习。教师要经常“下水”,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呈现,亲身体验,带领学生在“实战”中学会习作。

提高民族小学学生国语运用能力,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光荣的援疆教师,我将牢记使命,不懈努力。

(新疆克州阿图什市昆山第二小学援疆教师)

猜你喜欢
国语援疆普通话
援疆的夜晚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初中学生学习国语的积极性
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刍议
容祖儿《一百个我 国语新曲+精选》
妈,你好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