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音乐的缘份

2019-06-11 11:31禹德志
音乐生活 2019年2期
关键词:世界音乐

禹德志

我喜欢音乐,真的很喜欢。

也许从刚降生的那时候起,我就喜欢上了音乐。那可是人间迎接我之后的第一声啼哭啊,为什么那时的哭声那么动人,那么像唱歌一样好听,像人世最温暖的话语,如此有形和无形,并且曼妙的陪伴我走到了今天,而且注定还要走到明天。

也许人的一生,从生到死,从起点到终点,从远离到归来,都是有无数的音乐和歌声伴随,伴随我们长大成人,伴随我们懂事、会做事、做好事、不做任何亏心事。所以,音乐也就自然成为了我们感知和认知世界的依傍和老师,也就自然成为了我们生命与血肉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城市,而后又离开城市回到农村,然后又告别农村返回了城市。我喜欢这样的宿命,也喜欢这样的轮回,也特别喜欢我走过住过、恋过想过的那些农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那时的所有过往已成为了我生命中特别是童年时代不可磨灭的记忆。

那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吃的差,穿的差,住的也差,更别提上学读书的条件了。一个大院几间砖房,几排桌椅,再加两个老师,就是整个学校的家当,就是理想初开的我们这一群人的梦想的伊甸园。我上学早,而且爱好多多,兴趣广泛又动力无限。一是喜欢看小人书,连环画,故事书,一有空就把看下的记住的故事讲给左右邻居听,他们听够都纷纷称赞我讲的好有才气,也偶尔给我一点什么水果、糖块、地瓜吃。那时,我每天快活度日,真像一个无忧无虑,快乐烂漫的小神仙,我总是在为自己骄傲。

一个就是我喜欢背诵古代诗词歌赋绝句,什么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贺、李商隐等古代大诗人的诗,还有近现代胡适、郭沫若、艾青、徐志摩、戴望舒,冯至等诗人的作品我也能倒背如流,特别是在那个特定的七十年代,我连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著作都能背诵许多章节,有时候达到了看几遍就能背下来的状态。也深受当时学校老师和有关部门的称赞和表扬,为进一步推动自己和别人对毛选的理解和学习,做出了我一个不谐世事的年轻孩子的努力和贡献。

再一个就是我喜欢唱歌,喜欢音乐,喜欢那个时候全国人民都知道,都唱的八个样板戏。每当学校一有排练和参演,我都会冲锋打头阵,由于自己那时身材长的魁梧威猛壮实,常常会被老师或者观众单点出演样板戏中的英雄人物,如《红灯记》中的李玉和,《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那些英雄人物个个都身怀绝技,智勇双全,深得我的喜爱和崇拜。我除了演他们,还要学他们的唱腔和动作唱他们,歌颂他们。一时间我好评不断,三里五村都请我过去为他们献演,也都夸过我是个小才子,将来一定会有不小的出息。

随着一天天的长大,我的童年少年时光过的很快乐也很充实。家里的大人看我一天天的沉迷在唱歌哼曲的快乐之中,于是便省吃俭用的为我买口琴、二胡、京胡等乐器,还有一些乐理方面的知识书籍,让我继续努力学习,并指望着我将来能有一技之长,在这些特长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在那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六七十年代,是我喜歡的诗和音乐戏曲,给了我无尽的快乐和力量,也使我顺利地走过那一段最宝贵的,并且难忘的小学、中学时光。

那时候,家里仅有一台上海红灯牌的老式收音机,已成为了我最好的伙伴。从那时候起,我就从那里面听到了很多我喜欢的音乐和天籁之声。农村常常停电,一遇停电,不管停的多久我都会静静的守在收音机旁盼望着它还能唱起我喜欢的歌,播起我喜欢的曲子,那个滋味,焦急的滋味至今都无法忘记。改革开放后,能够听、想听到的歌曲音乐一下子多了起来。从郭兰英的《一条大河波浪宽》到李双江的《北京颂歌》。从李谷一的《乡恋》到于淑珍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从李光羲的《祝酒歌》到郭颂的《乌苏里船歌》。那个时候仿佛什么都能听到了,要什么歌有什么歌,不管是谁,不管唱多少遍,都是我们喜欢听,喜欢唱,全国人民听了都乐呵呵的歌。那时候,真的让人感到了我们的生活都充满了阳光,都津津有味,神清气爽,血液涌动,信心倍增。

同时,我还在不断地吸纳着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的文化与滋养,从那一台小小的收音机里,我听到了无数的我国和西方世界各国的经典音乐。如青海的《花儿》,云南的《小河淌水》,新疆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刀郎十二木卡姆》,还有内蒙的《长调》《天边》《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经典的民族音乐。一时心胸大开,耳界大开,眼界大开。与此同时,又如醉如痴地在听着学着世界上,特别是西方的主流经典歌曲和音乐,像俄罗斯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乡间小路》,美国的《音乐之声》《邮递马车》,意大利的《我的太阳》,加拿大的《红河谷》,日本的《北国之春》等。使我对音乐的感受和认识又上了一级台阶。

即便在后来的一系列人生打击和坎坷面前,特别是在参加第一次全国高考,因文理偏科仅差三分落榜的时候,我虽然心有痛苦,情有不快,但是也从没有放弃过对音乐的忠爱。记得那时有的没有考上的同学都流下了眼泪,而我却在分手之际给大家唱了一首当时很红很流行的李谷一的《过去的事情不再想》,唱得大家当时都止住了眼泪。其中有几句歌词是这样的:“过去的事情不再想,弹起吉他把歌唱。风中的迷茫,雨中的彷徨,今天要把它,把它遗忘。啊,青春。经历了风和雨,对生活更向往。”我虽高考落榜,但是人生绝不只是一条路,我要自学打造自己,后来参加了工作,也自学了电大,党政干部自修,获得了大专,本科学历和高级政治工作人员相关职称。再后来停薪留职,辞职下海经商单干,一路风雨一路坎坷一路欢笑,也一路歌声,即便是在养殖守海期间,因不懂虾苗养护挑选,并且在购买虾苗时被商家欺骗,导致虾苗成活率很低,拉回北方的虾苗竟在一夜之间翻白死去,离开了我和这个世界。让我赔的血本无归,满身债务的情况下,我都从未丧失斗志,手举酒杯面对大海和冷风,竟然一个人唱起振奋人心的《国际歌》,也同时背诵起伟大诗人雪莱的《西风诵》的明亮诗句。是啊,雪莱在诗中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看所有人的春天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里一定都会不远的。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渐渐的风雨少了,坎坷少了,而我也白发双鬓不再年轻。条件好了,但有时候心里却感到活得空空荡荡的,真的不如从前那些日子充实。于是我就开始了打点行装走山走水的旅程,尽量使自己金色的中年活的更有意义,更加亲近大自然的太阳、山水、风和泥土。于是我只要有时间不管出差还是办事,都要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一路走,一路写了不少的诗文歌词。一路上真的记不清唱了多少歌,过了多少山,住了多少村,趟过多少的河,带回了多少甜蜜的梦。这些年足迹遍布了新疆、宁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陕西、内蒙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故里与发源地。我也曾醉卧在大漠草原唱起那动人优美的《鸿雁》,也曾翻山越岭去朝拜那雪城高原神秘的佛光和升天的香火,也曾置身香格里拉的绝世美景和诺日朗大瀑布的灵魂乍现。

著名的歌手韩磊有一首歌曲《走四方》,他在歌里唱到: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正是这样走,这样唱,我的心胸开朗了,我的生命明亮了,我的生活有了意义,我的日子充满了爱和力量。我不是一个音乐歌唱事业的研究者、挖掘者、发现者,我就是一个爱好者、痴恋者、生死不离不弃的爱好者,音乐已成为我追逐的一个梦、一个灵魂,我无法相信没有音乐的我,将来会怎样活的幸福呢?除了这些爱好之外,我又拣起了很多年没写的诗和歌词,而且已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不少诗歌和歌词作品。想一想,最近二十多年,我几乎走遍了国内各大著名的音乐厅和剧院,前去听音乐会,听交响乐,听歌剧,看话剧不一而足,乐而忘归。

真正地听到了世界级的维也纳国家交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波斯顿交响乐团、以及我国的国家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中国广播交响乐团等一流音乐团体的演奏,从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自己,也快乐了自己,我现在几乎每天不管干什么,做什么,除了睡觉以外,几乎嘴里都要哼着小曲,哼着音乐。有时我自己常常会情不自禁的连续哼唱。从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到门德尔松的《春之歌》,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到肖邦的《辉煌大圆舞曲》,从普契尼的《今夜无人入睡》到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从德沃夏克的《致新大陆》到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也难怪我的朋友,特别是我的家人,我的爱人,总是时不时的对我说,看这个世界上就我一天活的不知道愁,每天不是唱就是唱的,人都快到老年了,应该平淡,平静下来才算最后。我告诉他们,只因为有了歌声和音乐,我一天不管多忙多累都会不觉得累,不管多难多苦都会不觉得苦,我今生今世的快乐就在音乐之中。我不能没有音乐,也不能离开音乐。记得那一年去古琴台,我下了火车连饭都没有吃,就直奔古琴台去参观拜谒。怎想在那么远的年代,伯牙摔琴就盼着高山流水能有知音相陪,而今故人远去了,剩下的知音至少还有我吧,古琴台的故事成就了一段佳话,也是时刻告诉后人,音乐是心,音乐是命,音乐是情义,音乐是回望。

还记得小的时候,也就是现在的沈阳音乐学院。那时候大门管的不太严,我也就偶尔地和几个儿时的伙伴跑到院子里的广场上去玩,一边晒着阳光,一边听着校园大喇叭里播放的歌声与音乐,真的是悠哉快哉。沈音是人才倍出的地方,那时除了播放东西方的音乐与歌曲,还播放学院许多名家、作曲家、教育家的作品,如丁贵文,鲍延义,丁雅娴,朱玉,张秀艳等人的作品,还有赵玉斋,果俊明的樂器演奏,那时候我们的年龄虽不算太大,可是在青春美好的心灵里却从此扎下了很多美好的根基,埋下了很多种子,也为沈阳音乐学院这一路风雨几十年的人才倍出,名满天下而骄傲。特别是早已故去的沈音老院长、著名作曲家劫夫所作的《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首歌。虽然老院长已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是他的歌依然还是那么雄壮地被我们唱在奔向中国梦的大路上。听那歌词: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共产党领导的崭新的国家,披荆斩棘奔向前方。是啊,唯有这样的国家和这样的人们,才会有我和千千万万情志不移的人,在《义勇军进行曲》的伟大的力量感召之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走在一条奔向明天的大路上。那么,我们这个国家才会有大希望,才会有大明天和大未来,音乐的召示不仅仅是一段起伏的旋律,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心血豪气律动的永远再现和光芒。

记得有一天。我和几个文学音乐界的朋友聚会,在酒桌上我对他们说,音乐对我们这个世界和我们每个人都太重要了,音乐所能给予我们的快乐和幸福,真的是用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的。设想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天没有了音乐,那么这个世界的一切将会是怎样呢?

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没有了音乐,那么这个世界真的会变成一片死寂,一片冷漠,一片忧暗,一片无语,甚至静的可怕,连我们彼此的心跳都听不到,听不到任何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那将该是多么的可怕、可悲与可怜。

还记得2016年的春天,我去了一趟长春百国兴隆寺,去了一个电视剧《红楼梦》里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生前曾经在那里修行出家的一个寺庙。记得那天天很冷,早春的风也刮的很大。我知道,我去的时候,陈晓旭早已离开了人世,而人已去,庙还在。我于是上香打坐向佛陀磕头,看一缕香火的炊烟慢慢地升过我的头顶和我头顶的天空。后来我又拜见了十分难得一见的庙里的女住持法师。她看我如此虔诚的前来,待在我临走时,她竟然破例地送给我不少佛书和一个最大的供奉菩萨的苹果,最宝贵的还有一个用太阳能充电的一个便携式唱佛机,那里面装满了近300首如此美妙的佛曲。

如今一晃多年过去了,我几乎每天都会打开机子听一曲《大悲咒》,听一曲《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听一曲《葬花吟》和《枉凝眉》。或者是听一曲已出家在美国的著名歌唱家李娜的《青藏高原》。那真是万般的享受和心净。此曲只应天上有,梵音只从世间来,人这一辈子由来由去的,生生死死的,从最初降生的哭到最后离开的哭,还有无数风雨中的笑不都是人生最美好的歌唱和赐福吗?不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吗?仅此人生便会充满了光辉。

我曾经对我的家人说过,如果有一天我真的不在人世,离开这个世界,那时候也不能再满世界地哼着小曲唱着歌了。到那时,也请我最爱的他们不要为我举行什么悼念送别仪式,我只需要他们把我生命羽化后的骨灰撒进大海,撒到一个远远的蓝色的梦中,然后再放上一段关于大海的音乐,最后再放上一首朱明瑛的《大海啊,我的故乡》那首歌,那样我这个曾经无限爱上这个世界,无限爱上音乐的一个人,就会从此走得安心,走得快乐,就会再在美好的音乐和歌唱之中,去寻找我又一个世界又一个家,又一个地方。

愿伟大的不朽的天地之间的音乐,生生死死地永远带我们在世界和光明中穿行!

猜你喜欢
世界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彩世界
音乐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