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设计定性研究方法评析

2019-06-15 06:35许梦阳
设计 2019年20期
关键词:观察法情感化参与者

许梦阳

摘要:为了完善和发展情感化设计领域的研究,对于情感研究的定性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科学的评估用户与产品的情感关系。通过对多种定性方法的文献梳理,包括观察法、有声思维法、问卷调查法、日记法和访谈法,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了在情感化设计研究领域的适用性和优缺点,以及这些方法对情感、情绪研究的影响。研究证明多种定性研究方法运用在情感化设计领域的有效性。根据研究分析,建议使用2-3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 定性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9)10-0126-03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已经不再是“物质属性”,而更加注重与产品情感互动[1]。最早提出情感化设计理论的唐纳.A.诺曼从知觉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人的本性三个特征层次,即本能的、行为的、反思的。通俗的讲,情感化设计是旨在抓住用户注意力、诱发情绪反应,以提高执行特定行为的可能性设计。通过产品的功能、产品的某些操作行为或者产品本身的某种气质,产生情绪上的唤醒和认同,最终使用户对产品产生某种认知,在其心目中形成独特的定位。随着移动应用的高速发展,如今的用户不再满足于与冰冷的机器互动,更希望每次的操作在情感层面上与产品建立联系。情感化设计在很多时候可以缓解用户负面情绪,帮助用户快速熟悉产品。所以了解情感化设计并有效地运用情感化设计是一款好产品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情感化设计中的定性研究法

由于情感的复杂性与不可量化性,对于設计师和设计研究者来说,运用适当的定性研究方法和技术,将有助于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用户的经历以及他们在情感上看重什么。因此,识别特定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并优化其在情感设计研究中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旨在梳理出情感化设计研究中常用的五种定性研究方法,将观察法(Observation)、有声思维法(Think-Aloud Protocol)、问卷调查法(Questionnaire)、日记法( Diaries)、访谈法(lnterview)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汇总如表1,从而总结出对设计师和设计研究者最适合的方式。

二、观察法(Observation)

(一)观察法概述。观察方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面部表情和语言内容来记录情绪反应的一种公认的技术。观察法早在2010年被应用在情感化设计领域,研究者通过观察消费者的行为或收集消费者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行为数据,有效地评估参与者对产品交互指令的情绪表达。

观察法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往往要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仪器和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显微录像机等来辅助观察。正是从这些技术中,设计和情感领域的观察方法得到了改进。Khalid和Helander为了研究产品设计中的用户情感需求,于2006年使用观察方法测量用户的情绪面部表情,然后使用面部动作编码系统分析数据[2]。Jaasko和Mattelmakij通过观察,从用户体验实验的参与者那里收集了深入的情感数据,并将其与另一种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将观察结果与另—种数据收集方法结合使用,有利于产生情感丰富的数据[3]。

(二)观察法的优势。观察法的一个显著优势是研究人员可以直接观察人们做什么,而不是简单地征求他们的意见或想法,从而避免了参与者有时很难有效表达自己的情绪问题。此外,观察法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直接获取信息,减少了其他技术方法常见的人为因素。因为情绪是复杂的,没有丰富的数据集很难分析,所以观察法所获得数据将非常丰富和充分。最后,从观察法中获得的数据可以让研究人员对数据进行无数次的审查和编码,并且可以由不同的研究人员进行,从而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

(三)观察法的弊端。首先,必须确保参与人员是自愿参与,否则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伦理问题。其次,所观察到的情绪的真实性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减轻这种情况的—种方法是将观察活动置于自然环境中。第三,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制订观察计划或调整现有的观察方法以适应研究中参与者和研究者的需要。最后,在实验中进行观测所需的设备包括摄像机、麦克风、网络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费用都不低,为了获得密集和丰富的数据,如果遇到在野外观察这种情况,如何协调所有可能出现的随机变量也是一个挑战。

三、有声思维法(Think-Aloud Protocol)

(一)有声思维法概念。有声思维的调查方法是心理语言学研究中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顾名思义,是要将大脑里进行的思绪活动有声化[4]。目的是更好地理解人们的思维过程。有声思维法要求参与者在知情的前提下参与,在活动执行期间,参与者被要求随意且不受限制的用语言表达他们头脑中出现各种信息,同时,研究人员会利用信息设备录制全部过程,然后将录制的话语转为书面文字进行进一步分析。在我国,有声思维法主要应用在第二语言习得、翻译研究中,随着外语教学研究向认知思维过程方向的纵深发展,有声思维特殊的作用和功能也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和重视。在国外,有声思维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设计学科中,包括对产品界面设计的评估,对电子环境的信息寻求分析以及对设计师思维的研究[5]。在设计领域,有声思维法被用来确定参与者在整个交互过程中在想什么以确定用户的心理模型。这种方法经常用于人机交互领域,以测试软件界面的可用性。例如,Holzinger在一家医院使用了有声思维法来识别用户的心理模型以及病患沟通系统的界面交互。此外,用户所表达的思想或者需求也会被纳入系统的设计嘲。

Wrigley等人认为,有声思维法也可以用于解决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引出与情绪相关的问题,并探索更广泛和更复杂的互动体验问题,其中包括情感。Gomez等人早在2008年就运用有声思维法调查用户开车时的情绪体验[7]。参与者在使用汽车仪表盘执行被要求绕着指定的路线行驶,同时被要求用语言描述他们在与界面互动时的情绪反应。由此可见,有声思维法与观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被用于识别车辆交互界面是如何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在影响用户情绪体验,并探讨影响的因素和原因。

(二)有声思维的优势。有声思维法在描绘参与者的情绪反应方面很有用,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定性数据,有助于设计师和研究人员分析更深层次和更复杂的情感问题。正如Branch所强调的,“对于想要获得丰富数据来源的研究人员来说,有声思维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8]。使用这种研究方法的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是,参与者可以在活动间隙发表评论,既为他们的情绪反应提供进一步的解释,也提供了比最初设想的更全面的情绪表达。

(三)有声思维法的弊端。首先,尽管有声思维法可以得到大量有用的数据,但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者只是簡单地用语言表达他们的行为,而不是他们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鼓励参与者表达他们的情绪是如何产生是很重要的。其次,需要一定的设备支持,如用摄像机来同时捕获音频和视频数据。当参与者试图执行一项任务时可能会导致额外的分心,导致不必要的认知负荷。甚至,当任务变得有要求时,参与者可能会出现保持沉默的情况,导致研究者在最感兴趣获取信息的时候得不到有效信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是鼓励参与者继续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想法,另一种方法是确保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不止一种方法来记录参与者的活动。因此,在实验具体执行的时候需要计划和平衡各种情况的发生。

四、问卷调查法(Questionnaire)

(一)问卷调查法概念。问卷法是目前国内外社会调查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一般为统计和调查所用的、以设问的方式表述问题的表格。问卷法就是研究者用这种控制式的测量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度量,从而搜集到可靠的资料的一种方法。问卷法大多用邮寄、个别分送或集体分发等多种方式发送问卷。由调查者按照表格所问来填写答案。一般来讲,问卷较之访谈表要更详细、完整和易于控制。

目前使用的问卷是高度工具性的,特别是在市场营销和心理学领域,但最近已应用于设计和情感领域。问卷调查既可以用在实验(如访谈法、观察法)之前也可以用在实验之后,用在实验之前的问卷可以用来评估参与者是否满足研究的所有要求,如参与者的年龄统计和情绪表达能力统计。这些符合条件的人被要求进一步参与并继续整个实验。用在观察实验之后的问卷可以衡量参与者的反应,并评估他们在之前实验中的情感体验的评分。如Seva,Duh和Helander采用封闭式问卷对60名参与者进行了测试,使用情绪量表来衡量参与者购买产品前的情绪数据[9]。

(二)问卷调查法的优势。首先,问卷法的主要优点在于标准化和成本低。因为问卷法是以设计好的问卷工具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要求规范化并可计量。其次,它收集大量数据的速度相对较快,对于涉及大样本和大地理区域的研究尤其如此。电子邮件或电子问卷通过互联网即时发送和接收,变得更省时、更划算。与面对面访谈相比,问卷调查的时间和成本效率都很高。第三,与电话或面对面访谈法相比,这些调查的干扰性更小。被调查者在收到电子问卷时,他们可以在任意时间内完成问卷。第

四,与其他研究方法不同,被调查者不受研究工具的干扰。

(三)问卷调查法的弊端。首先,参与者在活动结束后可能会忘记与任务相关的重要问题。如果问卷是开放式的,问题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需要很长时间来处理和分析。其次,如果问卷题量很大的时候参与者可能会不经思考而随意回答问题,导致研究者收集的数据并不准确。此外,参与者还有可能不希望透露任何信息,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研究人员应该告诉参与者为什么要收集这些信息,以及这些结果将如何有益,或者采用匿名问卷的方式帮助参与者尽可能地如实回答问卷。

五、日记研究法(Diaries)

(一)日记法:日记研究是用于采集参与者在一段时间内的行为、活动以及体验的定性研究方法。在日记研究中,参与者需要长期地自我报告数据,包括坚持写日志,录入与研究相关互动的具体信息,整个过程会历经数天、甚至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整个过程包括准备规划、脚本预热、录入、后续研究访谈、分析数据五个阶段。因此,为了使参与者能及时填写日记内容,研究员还需要定期提醒他们。由于采集数据的场景和时间段的不同,日记研究法有别于其他一般的研究方法。它们是“低配版”田野调查:无法像真正的田野调查一样提供丰富、具有细节的观察信息,但能够作为一个比较像样的近似研究,用来捕捉自然环境中的变化和经验模式,并帮助研究人员确定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尤其是在情感设计领域,研究人员试图在日常和持续的环境中研究人们的情感体验,其中重点包括交互设计中探索移动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

比如,Gaver和Dunne在—次设计研究中对典型的日记研究法进行了更多的创新文化的探讨[10]。通过向参与者提供明信片、地图、相机、相册和媒体日记组成的“文化探测器”,将收集的数据概念化。这样的研究不强调精确的分析或控制参与者记录的方法;相反更专注于美学的控制和设计文化内涵的探索。同时,这种方法可以和其他情感化设计定性研究法相兼容的使用,因为它侧重于人在自然环境中的审美灵感的呈现。

(二)日记研究法的优势。最大的好处是它提供了非常丰富和全面的信息,关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产品互动时的情感体验。Mattelmaki和Battarbee提出“有些个人问题写起来比大声说出来更容易”[11],因此日记研究法比其他几种定性研究法更具有这种特殊的优势。其次,日记研究法在获取情感和情境因素方面的数据也非常有效的原因即在于可以长期观察情绪体验的变化,而对于研究人员来说这种变化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日记研究的设计非常灵活,可以成功地将参与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互动情感方面。

(三)日记研究法的弊端。其弊端主要在于参与者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研究人员为了获得可靠有效的数据,需要参与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可靠地填写日记。因此研究人员在设计脚本时可尽量将问题具体化,这样参与者就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思考要写什么,此外,在研究期间,研究人员有必要为参与者开通一个沟通的渠道,保持参与者前进的动力。

六、访谈法(lnterview)

(一)访谈法概述。访谈法是建立在研究性交谈基础上的一种研究方法,通常包括两个人在预先确定的一系列问题指导下进行面对面的讨论。社科领域在将访谈法用于各种方面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因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访谈法在国外被广泛用于设计领域,包括产品设计的可用性、用户的态度、感知和反应、使用过程中的错误率以及界面交互等方面。

访谈一般分为结构化、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12]。结构化访谈实际上是一种具有高度结构化格式的问卷,可回答的范围是有限的。半結构化的访谈问题则更开放,参与者在回答问题时更灵活。非结构化的访谈是围绕着一般话题进行的自由随意的谈话。当研究目标明确时,结构化访谈是有用的,尤其在研究周期较短时间不足的情况下,结构化访谈可以快速地收集到数据。而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访谈虽然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执行,但会生成丰富的数据[13]。因此,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访谈被有效地应用于设计领域,探索人们对设计的思想、信仰、态度和情感等问题。例如Desmet等人进行了—项设计产品附加情感值的研究[14],在这项研究中,采用非结构化的访谈,讨论参与者的态度和使用手机的心理。在另—项研究中,Hirsch等人通过在参与者家中进行生活式半结构化访谈,探索了老年人及其照料者的经历以评估老年人的护理环境中心理和社会因素的重要性,最终确定影响产品界面和交互设计的因素[15]。

(二)访谈法的优势。访谈法有两大优点,首先是研究人员可以控制调查的速度和方向,并且可以灵活地跟踪在访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趣的谈论。尤其是半结构访谈的优势更加明显,因为这使研究人员能够既保持谈话的重点,同时还具有高度灵活性,可以就与情绪有关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与参与者讨论与他们情感经历相关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这在结构化访谈、非结构化访谈或问卷调查方法中是很难捕捉到的。访谈法另一优点是,由于面对面和一对一的性质,它可以更加深入地采集到非常丰富和有意义的信息。通过精心安排的访谈,被访问着将会感到舒适和放松,比非个人的问卷或表格更愿意详细地讨论问题。而访谈时所需的录音设备一般也不贵。

(三)访谈法的弊端。首先,访谈法最大的弊端是极大可能出现被访问人员所说的和所做的不一致。因此,仅仅依靠访谈来获取人们真实想法是不够准确的,需要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其次,仅靠研究人员个人完成访谈也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缺乏经验的研究人员很难准确地完成记录工作,即使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也有可能会因为同时兼顾提问、交谈和做笔记而导致记录出错不够详细。因此为了防止研究出错或忽略重要信息,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建议结合录音录像的方法帮助研究人员更直接地与参与者互动,减轻研究人员的工作压力。当然,依靠录音录像技术来完成访谈工作也必然带来一些新的影响,优点是影音资料可作为一项永久的记录,供研究人员在任何需要的时候回顾,而缺点则就是访谈过程和最后的资料分析可能很耗时。

结论

情感化设计注重情感的体验,基于情感体验是一种交互性、情境性、综合性的体验或感受[16]。本文的研究反映了情感化设计的定性研究必要性,同时也说明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是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17]。本文所讨论的方法是通过文献梳理,在设计和情感研究领域应用定性方法的经验和反思评价。由于情感的本质包含三要素,即欲望、情绪和感情,因此相对应的人的品质、环境的品质、事物的品质的变量是研究情感化设计的必要条件。虽然每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但为了有效地研究情绪,这些方法需要结合起来以达到更严谨的采集数据以及对情绪的整体理解的目的。

根据上述分析,根据每一种定性研究方法的优势特色和劣势,建议选择2-3种方法结合来完成。比如观察法与有声思维法相结合,既避免了参与者无法自己准确描述情感的情况,弥补了有声思维法参与者专业性低的缺点,同时又结合了有声思维法参与者表达更全面的优点,两相结合为定性研究的数据有效性提供了保障。如果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两个以上的定性研究法进行交叉验证,可以极大地促进数据之间的验证,提高最终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这将有助于在设计和情感领域的进一步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195JA0557);江苏省教育信息化研究重点资助课题( 20172041)。

参考文献

[1]梁慧颖,庄一兵,基于情感化体验的商品包装设计[J]设计,2019, 32 (15):93-95

[2] KhalidH&Helander,M(2006)

Customer Emotional Needsln Product Design, Concurreut Engineering. 14(3) 197-206

[3]Jaasko,V&Matcelmaki.T

(2003)

Observing and Probing, In Proceedings Designing Pleasurable Productsandinterfaces 2003

[4]张迪,基于有声思维法的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9 (14):206-207

[5] Dorst.K&Cross.N

(2001)

Creativitvm the desigu process:

coevolution of problem-solmim DesignStudies. 22 (5) 425437

[6] Holziuger.A

(2008)

HCI and the usability for educatiou and work, Springer. Austria

[7] Gomez, R., and Popovic,V and Bucolo,S

(2008)

Emotional driving experiences In:

Desmet, Pieter andvzui Erp, Jeroeu and Kulssou. MariAune, (eds.)

Design and Emotion Moves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Newcastle upou Tyne, pp 141-164

[8] Branch.J

(2000)

Investigating the information-seeking processes of adolescents:

The value of usint thinkalouds and think afters. Librarv&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uch. 22

(4)

371-392

[9] Seva. R_ Duh.H&Helander,M(2006)

The marketing implications of affective product design, AppliedErgonomics. 38

[10] Gaver,B,Dunne,T&Pacenti,E (1999) Design:

CulturaIPtobes Interactions,6 (1) il

[11] Mattelmaki,T& Battarbee.K

(2002)

Empathy probes Proceedings of the Participation Design Conference.Malmo. 266271

[12] Robson,C

(2002)

Real Worid Research. Blackwell. Oxford

[13] Preece.J,Rogers.Y&Sharp.H

(2002)

Interaction Desi~:

Beyoud Human-Computerluteraction, JohnWiley& Sons. New York

[14] Desmet.p Overbeeke.C&Tax.S

(2001) Desiguing products with added emotioual value;

developmentand application of an approach for research through design The Desigu Journal.4 (1), 32-47

[15] Hirsch. T_ Forlizzi.J, Hyder. E_ Goetz,J, Stroback.J,&Kurtz.C

(2000)

The ELDeR Project:

Socialand Emotional Factorsm the Desitn of Eidercare Technoloaies. Couference on Universal Usability. 72-79

[16]陳方园,基于情感体验的旅游导览界面创新设计[J]设计. 2018 (03):38-39

[17]李梦颖,情感化设计下交互设计方法探究[J]设计 2017 (23):39-40

猜你喜欢
观察法情感化参与者
面向青年“蚁居族”的交互艺术装置情感化设计研究
如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情感化办公空间
挑战臭豆腐
用情感化设计点燃学生设计热情
当心,说谎会上瘾!
享受生活的老人活得长
用户服务门户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想象拥抱能减轻疼痛
洛伦兹力问题中运动半径的求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