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2019-06-18 01:29包雪奎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思维培养小学教学语文教学

【摘要】本文论述语文学科需要重点培养的逻辑思维——语言分析思维、情感品悟思维、迁移运用思维的内涵,并提出具体的培养策略:感知语言和解读语言、加强学生与文本的情感沟通、加强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维培养 语文教学 小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A-0124-02

语文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通常不少人认为语文教学是一种偏于感性的教学行为,对逻辑思维的要求并不高。其实不然,语文也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只是其关键的逻辑思维与理科学科有所不同。理科逻辑思维偏于理性,而语文逻辑思维则有更多感性的成分。但不管是重理性还是重感性,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哪些逻辑思维应要着重培养呢?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该着重培养三方面的逻辑思维:一是语言分析思维,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联想能力;二是感情品悟思维,目的是畅通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交流通道,实现情感育人的教学目标;三是迁移运用思维,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用能力及语文综合素养。

一、感知语言和解读语言,增强语言分析思维

语言,是一篇文章乃至语文学科的基本单位,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或者教学一篇课文,首先是从语言学习开始的。因此可以说,语言分析思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性思维,是学生能否学好语文的关键。笔者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总结出小学生发展语言分析思维大致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实现:一是识字、辨意的能力,这是小学生学习语文必须走的一步,在这一步中,笔者认为辨意能力尤其值得重视;二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字词造句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与运用;三是分析语段篇章的能力,目的是在识字、造句的基础山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语言分析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偏重于识字、造句的教学,却对学生辨意、分析语段篇章的能力不夠重视,因而导致学生在分析文章、体会作者意图方面的能力难以提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这几个方面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甚至有时还要往辨意、分析语段篇章两方面适当倾斜。例如笔者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这一课时,授课思路是,以识字教学为起步,以辨意教学为助推,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延伸,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先识字、后辨意、再学习文章的语言分析思维。首先将课文中“端详”“催”“脏”“懒”等生字、关键字词拿出来,教会学生认识这些字词的读音和字形,接着通过猜字谜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它们的具体含义。在此基础上,笔者继续通过“句子王”比赛、故事复述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从理解字词到理解句子、段落及篇章。

又如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一课,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秋天这个季节的美,“秋”“树”“蓝”“黄”“雁”等是学生理解文章的关键字词。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这些字,笔者组织了一次“角色扮演”的小游戏,有的学生扮演树叶,有的学生扮演白云,有的学生扮演大雁。这样一个小游戏既把学生要认识理解的字形象化了,又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树叶落下”“大雁排字”的过程中,教学既生动又扎实。游戏的过程就是一次感知课文语言和解读课文语言的过程,在不断的语言训练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分析思维便能逐渐形成且不断增强。

二、加强与文本的情感沟通,提高情感品悟思维

表情性是文学的一种特性,可以说每一篇文章都表达了一定的情感,即便理性如说明文也包含着作者的某种情感倾向,而情感品悟思维即是学生迁移文中情感的思维。就教学三维目标而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三者中的核心目标,可见提高学生的情感品悟思维对学生学好语文学科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文,是许地山的一篇代表性文章,文章虽短却表达了作者对花生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小时候与父母、兄弟姐妹一起快乐生活的怀念等丰富情感,这些情感的品悟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助力很大。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这篇课文的情感内涵,笔者在落实语言分析思维培养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一些有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情感。如:什么是落花生?整篇文章主要是通过母亲、父亲、姐姐、哥哥和“我”之间的对话展开的,这些人对“我”说的话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作者说“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印在“我”心上的话具体涵义是什么?“落花生”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通过落花生表现了“我”和父亲、母亲、姐姐、哥哥之间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以上所提的每一个问题都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字词、语句进行辅助理解,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引导性,而且这一系列问题涵盖了《落花生》一文情感内涵的方方面面,较好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深入体会文章的具体而丰富的情感。此外,笔者还通过一些课后思考问题,如“作者为什么要写落花生,而不是写种桃子、栽荷花?”“从作者所写的落花生中,你还有哪些收获?”“如果让你也写一篇这样的文章,你会写什么?为什么?”等,通过不断发散学生的想象思维,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将培养学生情感品悟思维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情感品悟思维一个重要方面是品读情感能力,另一个重要组成方面是情感迁移能力。所谓情感迁移能力,就是能将文中的情感迁移至自身或他处,进而提高自身感受社会、认识世界的能力。例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主要描写桂林山水静、清、奇、秀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山水水的赞美之情、喜爱之情,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对家乡山水的审美情感。因此,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看了这篇文章,能不能概括文章中写的漓江水和桂林山有哪些特点?

生1:文章中写漓江的水是静的、清的、绿的。

师:你真棒,用“静、清、绿”三个字就很好地说出了漓江水的美(板书:静、清、绿),非常准确。那谁来概括一下桂林的山的特征呢?

生2:按照文章所写,桂林的山是秀丽的,是奇怪的,是险峻的。

师:你也非常棒,“秀丽、奇怪、险峻”这些词用来概括桂林的山非常准确而且生动。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漓江水、桂林山美吗?你觉得它们美在哪里呢?你觉得作者对这些山水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觉得自己的家乡有这么美的山山水水吗?请你们也来说说自己家乡的山水吧!

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一课中所写的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美,以及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重点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将这种写作技巧和情感,迁移到对自己家乡的山水的描写和感受上。问题抛出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而且比较好地描述了自己家乡的山水环境,教学效果非常好。

情感品悟思维即是对文章情感的体悟,也是对文章所表达情感的迁移和运用,是一种综合运用情感分析文章和情感迁移运用的思维,培养这种思维的关键在于引导。

三、加强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培养迁移运用思维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另一个重要特性,主要指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创作的工具。人们进行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学会语言的迁移运用。这里的迁移与上文提及的情感迁移不同,情感迁移在于移情,即将文章表达的情感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以这种情感关照自己的生活和世界。而此处所说的“迁移”着重于语用能力迁移,即将在学習课文时掌握的写作技巧、语言能力、思考能力等迁移到写作、复述等创作活动中。

迁移运用是检验语文教学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扎实的迁移运用能力能够夯实他们学习语文的基础。写作又是检验学生迁移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十分重视学生的日常积累和语言运用训练。

在日常积累方面,笔者主要通过开展读书会、读书卡、每日一记、每周一卡等阅读活动落实。读书会主要是“每天30分午享悦读”活动,即每天下午上课前30分钟组织学生到阅览室阅读,所读书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读书卡是学生进行“午享悦读”之时,或是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是简述自己看到的有趣故事;每日一记是要求学生将自己每天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每周一卡则是要求学生将自己一周所见、所参加的活动,选择一个自己觉得最有意义的用卡片简述出来。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在语言运用方面,笔者主要以“美句美段”仿写、“他的故事我来补充”等活动作为抓手,帮助学生将课文知识迁移出来。所谓“美句美段”仿写活动,就是让学生拟写课文中好的句子和段落。例如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有“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等优美句子,笔者便让学生仿照这些句子写一写自己见过的动物,很快便有学生写出了“大公鸡花衣裳,头顶着大红的鸡冠,拖着黑色的长尾巴”这样的句子。而“他的故事我来补充”活动就是续写,例如教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蜗牛》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续写小蜗牛的故事。最后,学生写出的故事各有特色、各有千秋。

语言分析思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情感品悟思维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拓展,迁移运用思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目标,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构成了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基本框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这三大思维。但思维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模糊难懂且枯燥乏味的,如果不注重运用适当的、鲜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育,那势必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简介:包雪奎(1975— ),男,汉族,广西博白人,小学高级教师,现于玉林市博白县顿谷镇乾弄村小学担任教师及校长职务,主要研究语文写作教学等。曾获玉林市教育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博白县优秀教师、博白县“十佳”校长等荣誉称号。

(责编 黄健清)

猜你喜欢
思维培养小学教学语文教学
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