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可见

2019-06-20 09:17毕光明
椰城 2019年5期
关键词:墨宝羽衣霓裳

毕光明

人有一双眼睛,可以用来观看身外的世界,有了眼睛,世间万物就可以被人所感知、欣赏和利用。似乎有了眼睛,外部世界就可以进入人的内心。但眼睛的作用不止于此,通过眼睛,人的内在世界也可以显现于外,也就是内心感情、心灵秘密可以流露出来。所以达·芬奇才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由于眼睛有双重功能,因此想要对谜一样的人进行把握时,离不开对眼睛的关注。这个道理,古人早就懂得了。孟子就说过这样的话:“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意思是一个人的善恶真伪,会从眼睛里流露出来,藏也藏不住,所以要想考察一个人,看他的眼睛是最好的方法。可是说是这么说,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因为对于人类来说,眼睛除了看和被看,它还包含着异常丰富的生存信息,尤其是在人际关系方面,眼睛是沟通的渠道,但眼睛所传达的信息恰恰被眼睛所掩藏,这就使生活甚至人生变得复杂起来。翁筱的短篇小说《眼》,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乍一看,《眼》像是写了两个故事。主人公都是小说家许小寒。一是她丢失了向书法名家求来的用作书名的墨宝,一是她从小到大同父母亲的情感纠葛。许小寒是小城台州的一名作家,她创作的长篇都市言情小说《霓裳羽衣舞翩跹》要出版了,求书法名家题写了书名,可是千辛万苦求来的墨宝送去裱画店装裱,隔了一年多时间要用它时,墨宝却不知究竟在谁手上。墨宝七个字“霓裳羽衣舞翩跹”,对于许小寒来说,主要的意义在于给她的书增色,扩大小说的影响。题写书名的是前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前西泠印社副社长朱啸天先生,十年前“朱啸天的字行价3000一平尺,如今这十年,又翻了将近十倍”。正因为价值不菲,被遗忘了一年多,下落不明的墨宝,找回来的希望就十分渺茫,小说描写的就是寻找墨宝的过程,和这一过程中许小寒的焦灼。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墨宝虽然还没有回到许小寒的手中,但它的下落已经有了,物归原主是必然的。小说的后半部分,回到许小寒自身,主要讲述她的家庭故事,即从小到大她和父母的关系,是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那么,一个是带有悬疑色彩的寻找实物的故事,一个是讲述母女关系、父女之情的故事,这两者又有什么关系呢?两个故事的绾结点又是什么?

细读作品,上边的问题就不难回答。许小寒是故事的主人公,两个故事讲述的都是许小寒对人与人关系的体知,只不过在前一个故事里,许小寒与之打交道的是社会上的人,而在后一个故事里,许小寒所感受的是与自己的生命血肉相连的至亲,而绾结这两个故事的,是许小寒的心灵,一颗想要看清真相的单纯的心。由于真相都是掩藏于现象背后的,肉眼不易看到,故而,看就不是瞬时性的,也不是一次性的。无论是一个事件,还是人的一生,要看清真相,都需要在过程里完成。许小寒是一个生性单纯的女性,单纯到近乎愚钝。一个写言情小说的人,情商却不高,但正因为情商不高,不諳世事,没有心机,才意味着这种人富有真情至性,适合写《霓裳羽衣舞蹁跹》这样的小说。许小寒为了出书,求书法名家题写书名,可那么珍贵的墨宝,送去裱画店装裱,却让别人代取,还居然把这件事给忘了,一年多以后书要印了需要书名才想起来字还没有拿回来,这个女子粗心得够可以了,但也说明她信任他人信任到家了。然而一旦发现对她出书至关重要的墨宝有可能找不回来时,她不只是焦急和失望,而要面临一个怎么看待她所接触到的人的问题,也就是他需要找回的,不仅仅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或者是人身上值得信任的品质。

许小寒将名家题的字送去逸草堂裱画店,是跟孔子书画院的方院长一起送过去的,方院长是她与逸草堂林老板相识的中间人。许小寒不仅请方院长为她去裱画店裱字做介绍,还把取字的事务也委托给了他,足见她对方院长的信赖。方院长是否值得信赖呢?许小寒在事隔一年后要用字了,才想起字送去装裱的事,当然第一个想到的是方院长。可是顺藤摸瓜找下去,墨宝的去处却越来越扑朔迷离。在找字的过程中,方院长表现得尽心尽力,不放过任何一点线索,为了帮别人找回墨宝,已经耳顺之年的他,亲自一家一家地跑,跑得满头是汗,尽管屡屡扑空,但对找回字似乎从未丧失信心。可是他的偈语般的劝慰——“它没长脚,不会飞”“你的字,肯定在”,让许小寒越来越绝望。或许许小寒压根都没有怀疑过方院长的人品,但是读者对方院长的热心不由心存狐疑。人心不可见,谁知道方院长的积极是不是一种掩饰呢?直到小说写到林老板的妻子拿出了一年多之前丈夫交给她保管的“霓裳羽衣舞翩跹”的墨宝,悬疑得解,方院长的清白也得到证明,而商人重利的职业品性也得到了印证。不过,人性是复杂的。林老板利用他人的遗忘藏匿了名家的墨宝,未必不会遗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人性的弱点,小说就多次提到“记忆”这个词。当初可能是一念之差让他匿下了这幅字,后来方院长一次次来寻,也可能真的是记忆出了问题,他早已忘了自己是墨宝的藏匿者。但是当灯光下醒目的“霓裳羽衣舞翩跹”七个字刺痛了“此刻回放着的真实的记忆”,也就是照见了他灵魂中不那么干净的一面时,他的道德感和良知开始复苏,最后给方院长打了电话。可见,看不见的人心,正是人性的渊薮,对它的确切把握谈何容易。

《眼》这篇小说对眼睛之于人生的意义的阐释,最精彩的还在于对于亲情的表现形式的独到发现和书写。许小寒小时候经常挨打,原因是她喜欢撒谎、做坏事。“做坏事是因为好奇,而撒谎是为了不挨打。”说明许小寒纯粹是出于孩子的天性而屡屡犯错又屡教不改,以致惩罚更为严重。许小寒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让她不解的是她“自己明明在天知地知我知没人知的情况下做的事,她怎么就知道了”,大人的眼睛为何无处不在,教她无处可逃。这时的许小寒完全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要那么下劲地打她,有好几次实在打累了,居然蹲在地上嚎啕大哭。直到母亲离开人世,她才懂得无处不在的大人的眼睛,蕴含的是人世间最真的爱,其形式与内容却完全相悖。父女之情的表现比母女情要直接得多,但它也是以创伤的形式(额头上的伤疤和背上的月牙形刀口)刻在女儿的身上,也刻在女儿的心上的。世间没有哪一种爱比父母对于儿女的爱更无功利性更博大更无私,它写在父母关注儿女的眼睛里,可它并不能立刻被儿女读懂。骨肉至亲之间尚且如此,那么在家庭之外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真相又如何能够明了?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许小寒想要跟正义而随和的父亲一样,拥有一双无处不在的眼睛的原因吧。

猜你喜欢
墨宝羽衣霓裳
The performer of bamboo drifting on the river 霓裳青山间,一苇渡绿江
鸟儿们的幻彩霓裳
桃花妆
墨宝
陈墨宝作品
母亲的羽衣席慕蓉
羽衣奇缘
春舞霓裳
墨客·墨吏·墨宝
《收藏》百期贺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