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清留学苏联海军学院纪事

2019-06-21 10:06苏振兰
党史纵览 2019年5期
关键词:俄文苏联海军

苏振兰

刘华清(1916.10.20—2011.1.14),湖北大悟人,从农家苦娃子成长为人民军队领导人,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见证者与推动者。在他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中,他与人民海军结下过不解之缘,由于曾经留学苏联学习海军,他成为人民海军早期少有的“科班生”。

整整走了11天,才到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

1954年6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选调了一批团以上干部,去苏联伏羅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有刘华清、高立忠、陈云中、程庆荣、袁意奋、胡代耕、魏岱峰、柳条、武毅以及翻译徐执提,一共10人。在此之前,已有时任海军副司令员的刘道生带领10人赴苏学习,刘华清他们这批算是第二期。

乍听到这个消息,时任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治委员的刘华清,颇有些顾虑:毕竟自己38岁了,又不懂俄文,数理基础又差,学习肯定会有许多困难。可是,他又想到:这次学习机会难得,组织既然选中了我,我不能辜负这份期望。于是,他就给自己鼓劲,开始了出国前的学习准备,首先请第一海军学校教员给自己充电:“我主要请刘和同志帮助我补习数学,徐执提同志帮我学俄语,还学了航海知识等。”

1954年8月,赴苏留学人员在大连集中,留学人员成立了党支部,刘华清担任党支部书记。他们从沈阳登上列车,经满洲里进入苏联。车上两人一个包厢,倒也不寂寞。路途遥远,大家都带了一些俄语和数学书,利用路上时间抓紧学习。

对于这次出行,刘华清终生难忘:

出国境后,火车绕贝加尔湖,经伊尔库茨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新西伯利业、鄂木斯克,到了乌拉尔山欧亚分界线上的斯维尔特洛夫斯克。火车一路咣当,所过之处,全是原始森林,几天没看到人烟。离开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进入东欧平原,人烟多起来。又走了两天,才到了莫斯科。

到了莫斯科,苏方派人来接,中国驻苏武官韩振吉也来了。刘华清一行在一家旅馆住了一晚,第二天又坐上火车,火车一路咣当六七个小时后,到了目的地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派车把他们一行接到了外国留学生宿舍。这一路,整整走了11天。晚年,和在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过的同志聊天时,刘华清每每幽默地说:不远万里,万里不远,拜师学艺就得不怕那山高水又深。

1954年9月初,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外训生开学。没有开学典礼,外训系主任宣布教育计划后,就算正式开学。

中国第二期留学生9人单独编成一个班,大家推举刘华清当班长。他们住在院外一幢楼房的二层,离院本部不远,只有十几分钟路程。同楼住的还有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民主德国、波兰、朝鲜等国的留学生。军以上干部,一人一间宿舍,其余两人一间。

对于学习生活,刘华清一回忆起来,就倍感温馨:

吃饭在学院军官食堂,各人自己买饭。吃的是西餐,比较简单,一菜一汤,再有一道甜食;主食是面包,饮料有咖啡、可可和茶。我们的住所里有一公用厨房,节假日就自己买些菜做中餐打牙祭。我们有国家津贴:军职干部1200卢布,师职干部1000卢布。伙食费每月要花掉约600卢布,其他生活用品还算便宜。

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有百年建院历史,是当时苏联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军事学府之一。学院建立以来,培养了大批指挥军官和军事学者,在国际军界大名鼎鼎的库兹涅佐夫、戈尔什科夫等海军元帅都是从该院毕业的。卫国战争时期,该学院有数千名毕业生荣获各种勋章和奖章,其中97人荣获苏联英雄称号。当时,在苏联海军领导岗位上任职的,基本都是该学院的毕业生。在海军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有多名院士、通信院士和功勋科学家,教官都是海军院校毕业的,在舰艇部队服役过并有作战经验,教学力量很强。学院还有各种实验室、研究室和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真正是设备完善,学习条件很好。1945年起,学院建立了外训系,负责培训外国海军军官。开设的课程,包括学院基本系的所有专业,学制4年。

海军学院所在地列宁格勒,位于涅瓦河三角洲,城区有许多岛屿,岛与岛之间有桥梁相连,是当时苏联第二大城市,也是重要的工业、科学和文化中心。这里由于纬度高,每年秋季受北极光影响,白昼很长,有几天甚至是白夜,不开灯也能看书。能有如此学习环境,刘华清内心欣喜不已,他对苏联方面的精心安排由衷感动。

从半年预科到本科第一学年,刘华清孜孜以求

当时,学院为刘华清一行安排的教育计划是:半年预科,3年本科;共学3年半。预科学习阶段,主要是学俄文,约占一半以上时间;其他是海军常识,海军武器装备(枪炮、鱼雷、水雷、扫雷具、深水炸弹等)、舰艇、飞机的性能和构造原理,以及联共党史等课程。总之,计划安排得很紧,每周学习6天,每天8节课,晚上自习2小时(实际上都自习3至4小时),星期日才能休息。

学习期间,有一件事让刘华清印象深刻:

由于学校保密制度很严,下课后,要将文件包送保密室,用胶泥封好锁口,盖上印;上课时再取出。所以到了晚上,刘华清大都复习俄文,或非保密课程,或回忆专业课程。

星期天,有时学院组织去冬宫和列宁写作《国家与革命》的地方等处参观,有时到附近森林公园散步。这是刘华清难得的悠闲日子,而大多数时间他还是自觉地用来学习。

俄文不好学,这让刘华清很伤脑筋:“背俄文单词、特别是动词的变格变位,很不好记。学不好俄文,其他课程也没法学好。”没办法,他只有横下一条心,“把自习时间,再搭上星期日,大都用来学俄文。上课时,苏联教官讲一段,翻译就翻一段,我们就囫囵吞枣,拼命记笔记,再回去慢慢消化”。

武器装备等课程,从最基础的东西讲起,兵器、舰艇、飞机等的设计构造都讲。当时,刘华清觉得:这些东西对我们中、高级干部用处不大。但是,后来他到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和国防科委工作时,这些知识还真派上了用场。还好,学武器装备有实物,比较好理解。有的装备课和工程课,刘华清等还到海军高级专科学校和克雷洛夫海军工程学院去参观学习。

半年预科下来,刘华清感觉学院考试较多:

平时,每隔2至3周有一次小测验;学期结束时进行学期考试。考试很正规,由教员组成考试组,学员抽考题,准备好后,用口答,再通过翻译问答,院长、系主任旁听,像“三堂会审”。我的预科考试成绩还可以,都是4分或5分。

1955年3月,刘华清进入3年本科学习,主要学习海军专业知识,俄文仍是重要课程。

第一学年,刘华清主要学习海軍武器的战斗使用和兵种战术。

海军武器的战斗使用,有火炮射击、鱼雷射击、布雷扫雷,由单舰到编队。不仅要学习部门长、舰长的组织指挥,还要学水兵操作。一开始,刘华清很是不理解:又不是当水兵,学这些有什么用?后来,他到舰队、海军做领导工作时,才深深体会到,懂得了最基层的工作,了解情况才会实在、全面,领导工作才能细致,做决策才能心中有数。这时,他对海军学院的老师们敬意更加深厚了!

有两门课程全由苏联教员用俄文讲课,翻译只作必要辅导。尽管教员讲得较慢,刘华清还是似懂非懂,课后要靠翻译帮助,花很大力气才能搞懂。比他们早入本科的第一期中国留学生,也因为俄文障碍,学习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刘华清代表中国海军留苏党支部向院方提出了几条建议:一是主要课程用中文听课,次要的几门课用俄文听课;二是为解决课程多与时间少的矛盾,酌情免去或减少不很必要的课程,如战史、政治课等;三是明确翻译不是学员,免去翻译的作业与考试,以便集中精力帮助大家学习;四是俄文课讲义多属文学性的,不能结合军事术语,要求更换讲义。遗憾的是,院方答复,除俄文课讲义可以更换外,其他均不能改变原定的教学计划和规定。

本科第二、第三学年,刘华清收获满满

1955年7月,第一个暑假到了,中国留学生全都回国休假。刘华清一行乘坐螺旋桨伊尔—12飞机,中途几次加油和休息,飞行了30多个小时,前后用了3天才到北京。

海军政治部干部部召开留苏人员座谈会,刘华清等汇报了学习收获体会,也对苏联海军学院的教学方法和今后派遣留学生以及学员生活等问题提出建议。刘华清诚恳建议:要向苏方提出,主要课程以中文听课,次要课程以俄文听课,突出学习重点,教学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等。同时,刘华清也谈到,派留学生到苏联海军学院学习的做法应该坚持,但也应看到,在国外学习困难很多,主要是俄文、数学基础差,海军的感性知识不足,以后派留学生,最好在国内有较长的时间准备,特别是要打好俄文和数学基础。刘华清的汇报、建议整理上报后,深受海军领导好评。

座谈会后,刘华清回到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一面休息,一面仍抓紧时间学习俄文。20多天后,他依依惜别家人,飞到北京集中,然后乘伊尔—12飞机,回到了苏联海军学院。此后,刘华清等人每年暑假都回国休假,与家人团聚。

1956年3月,刘华清进入本科第二学年,主要学习海军合同战术,还学习卫国战争的苏联海军学术史、通信等课程。这时,多数海军专业课已是用俄文讲授了,刘华清的俄语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基本上能听懂教员的讲课。

海军合同战术是主课,刘华清多年以后还记得课程主要内容:

海军基地地域的防御,包括基地防御的组织,对空、对潜、对水雷、对艇防御,对原子、化学、细菌的防护;在远距离防潜地幅内与敌潜艇的战斗;海军诸兵种合成编队对敌护航运输队、登陆输送队的战斗;海军航空兵和远程航空兵对敌海上舰船的合同行动;对潜艇编队突破敌防潜地幅的保障;登陆战斗、抗击敌登陆兵登陆战斗中海军兵力的使用及战斗保障等。

结合课程内容,院方还讲授了卫国战争的苏联海军学术史的合同战术部分。海军合同战术的图上想定作业较多,3个课题下来,刘华清共完成了20个作业。

无通信则无指挥,刘华清非常喜欢通信课,对于该课程主要内容,他是记忆深刻:

雷达、水声、热力测向仪、夜视仪、电视等技术观察器材的战术技术性能和使用,无线电对抗器材的战术使用,海军通信配系,电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在保障舰队战斗活动中的运用,无线电对抗,舰队和基地日常通信组织,海军战斗中的通信,海军战役通信,海军战役中无线电对抗的组织指挥等。

经过刻苦学习,刘华清在海军合同战术、海军通信两课程上取得了较好成绩。

1957年3月,刘华清进入本科第三学年,开始学习海军战役法、海军地理、司令部工作和海军国际法等课程。

海军战役法也是主课,刘华清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军事战略的内容和海军的战略使用、海军战役法原则、舰队的日常战役活动、海军战役和舰队兵力在合同战役中的行动等。学习是非常紧张的,“各种战役都有想定作业,因为战役作业是各种海军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学院和系都很重视,课时也比较多。通过想定作业,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虽然比较紧张,但收效较大”。

海军地理课的主要内容有海洋自然条件对海军战斗活动和武器使用的影响,太平洋战区(包括太平洋概述、白令海、日本海、中国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地域、菲律宾地域等)、大西洋战区(包括大西洋概述、地中海等)和印度洋战区(包括印度洋概述、波斯湾、阿拉伯海等)的海洋气象、水文条件、岛屿、港口、交通线、各国海军兵力驻屯情况等。通过海军地理课的学习,一幅世界海图在刘华清脑海中成型了,对于世界主要港口、海上战略要道,他烂熟于心!

司令部是指挥员的外脑,刘华清对于海军司令部工作这门课非常上心。通过学习,他在以下方面受益匪浅:海军的组织,各级司令部日常战斗活动、作战准备、作战实施的一般内容和工作方法,海军战役训练的组织与方法等。

在海军国际法课中,刘华清主要学习了领土、领海、公海、国际海峡和运河的概念,相关国家的权利;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国际法与海上军事行动等。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刘华清大大提高了国家主权意识和国际视野。

在整个3年本科学习阶段,刘华清还学习了联共党史、《资本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苏联对外政策和当代国际关系等政治课,这是在各个学期穿插学的,大大提高了刘华清的理论水平。

从实习“收获很大”到国家考试“成绩优良”

本科3年有6个学期,前5个学期都有学期考试,主要是口试,刘华清的考试成绩大都是5分,少数4分。最后一个学期,则是国家考试。

海军学院对留学生的实习很重视。进入本科后,头两年都在苏联学习,实习安排在暑假前,有一个月时间,主要是见学。

第一次实习,刘华清一行是到芬兰湾的喀瑯施塔得训练基地,内容是参观各种水面舰艇和武器装备。对于这次实习,刘华清留下深刻印象:

实习的战列舰是沙皇时期造的,建了两艘,每艘排水量为4万吨,二战时曾作为浮动炮台用于对岸上目标射击,多数时间则在列宁格勒隐蔽起来。在“十月革命”号(原文如此。此时已恢复原名“甘古特”号)战列舰上,我们还见学了一次火炮射击。打的是203毫米火炮,震动和响声很大,事先叫我们捂住耳朵,以免震破耳膜。巡洋舰我们没上去,但体验了潜艇的水下航行。

第二次实习,刘华清一行乘火车到了爱沙尼亚的塔林、拉脱维亚的里加和加里宁格勒。他们主要参观海军基地和航空兵基地,还参观了一次驱逐舰、鱼雷艇的合同攻击和猎潜艇的对潜攻击演习。

海上侦察实习,他们则是在加里宁格勒坐飞机在空中转了几圈,体会空中观察海面的情况。

对于在苏联的实习,刘华清评价很高:“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海军知识,收获很大。”

第三学年,刘华清回到国内实习,在旅顺基地司令部实习。学院要求做一篇论文,刘华清遂定题为《海军的参谋业务》。

实习结束,刘华清又回到苏联,开始准备毕业考试。

海军学院的毕业考试是国家考试,很隆重,专门组成了国家考试委员会,主席是苏联海军上将巴依科夫,委员有学院院长、海军上将安德列耶夫、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海军中将库尔尼科夫、教育处主任海军上校季明斯基、专业系主任海军少将奥希波夫及主要教员,考试方式有笔试和口试。口试时,按抽的考题回答。考试委员还要问一些其他问题,学院院长也进行提问,笔试用俄文答题。

刘华清的考试成绩还算不错:共学21门课程,其中8门只需通过,不计分;其余13门课程,有10门为优,3门为良,总评优秀。刘华清的毕业证书由苏联国家考试委员会主席、海军上将巴依科夫和学院院长、海军上将安德列耶夫共同签署,给他的评语是:

本毕业证书授给刘华清少将,他于1954年进入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1958年毕业,所学专业为:参谋总部指挥专业、战役战术专业和海军通用专业。1958年2月15日国家考试委员会决定,刘华清少将已是受过高等海军军事教育的海军军官。

海军学院给刘华清的鉴定是:“在海军学院学习期间,该学员表现了高度的纪律性。作为集训班和中国学员班的班长,极认真地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学习成绩优良。”

总结这段留学生活,刘华清自豪地说过:“我没有辜负党和海军领导对我的期望,圆满完成了赴苏学习任务。”1958年2月下旬,刘华清回到了祖国,被分配到海军旅顺基地,担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开始了他更加宏阔的海军事业,直到成长为中国海军司令员。在他担任海军司令员期间,西方军事评论家如此点评:“刘是海军专家,你只要看看他在苏联海军学院所学的课程,就绝对会承认这一点!!”

对于助力自己成长的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刘华清一直念念不忘。1990年6月,已经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率团访问苏联,蘇方很是细心,专门安排他重返参观这所海军学院。时隔36年,学院变化很大,过去的宿舍、教室、饭堂等,都被拆掉改建了;遗憾的是,当时的系领导和教官也都退休,没有找到。时任学院领导还陪同刘华清去档案馆,查到了他的学习成绩单和学院对他的学习评语,并复印了一份送给他留念。望着这份成绩单,刘华清感慨万千:“这使我再次回忆起当时紧张的学习生活。”

(责任编辑:张文军)

猜你喜欢
俄文苏联海军
武装保护苏联
三亚将替换错译俄文路牌
俄文网站新闻的篇章及句法特征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海军协议1
雾在做迷藏
马来西亚海军最新型的护卫舰
我在业余学会了俄文翻译
更正
学习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