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蛛网膜下腔麻醉后气虚头痛35例

2019-06-24 13:06王晓弟应志强蔡栋臣朱春丽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益气汤蛛网膜下腔

王晓弟 应志强 蔡栋臣 朱春丽

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 浙江 金华 321000

由于蛛网膜下腔麻醉时硬脊膜被穿刺,使脑脊液压力降低,常易致术后头痛。笔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头痛35例,收效良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手术时行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出现头痛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9~58岁,平均43.87岁;骨科手术15例,肛肠科手术13例,妇产科手术7例;手术时间0.5~3小时,平均1.68小时。观察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27~55岁,平均44.19岁;骨科手术18例,肛肠科手术12例,妇产科手术5例;手术时间0.5~3.5小时,平均1.71小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辨证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头痛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头痛绵绵不愈,时发时止,倦怠乏力,畏寒少气,面色少华,心悸不宁,自汗,气短,畏风,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辨为气虚证。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商品名:西比灵,规格5mg/粒,生产厂商: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术后第1日开始口服,每日2粒,睡前口服。连续治疗5日。

2.2 观察组:内服加味补中益气汤。方药组成:黄芪15g,党参、白术各12g,当归、防风、蔓荆子、陈皮各10g,柴胡、升麻、炙甘草各6g。术后第1日开始口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连续治疗5日。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变。偏头痛积分标准:①头痛的程度:0~4分为轻度,计2分;5~7分为中度,计4分;8~10分为重度,计6分;②头痛的次数:1小时以内发作1次以下者计2分(含1次),2~4次者计4分(含2次),5次以上者计6分(含5次);③头痛的持续时间:小于10min为2分,10~30min为4分,30min以上为6分;④伴随症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眼花、视物模糊3项以上为3分,2项为2分。1项为1分。

3.2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5 两组治疗前后偏头痛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偏头痛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偏头痛积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总积分13.49±3.23 10.01±2.74*13.61±3.31 8.76±3.23*#例数35 3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头痛程度3.97±1.63 3.02±1.47 4.01±1.72 2.11±1.36头痛次数4.43±1.15 3.65±1.04 4.48±1.09 2.36±1.23持续时间4.27±1.21 3.83±1.19 4.41±1.23 3.04±1.08伴随症状1.33±0.86 1.01±0.81 1.37±0.92 0.89±0.61

4 体会

蛛网膜下腔麻醉后头痛是由于麻醉及术后气虚体弱,气血失调导致的。头为诸阳之会,气虚则清阳不升,故头痛绵绵,清窍不利。气为血之帅,气升则血升,且气血互生,故气虚者往往致血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主气,故气虚头痛,与脾气的升发输布、肺气的宣降治节密切相关。因此本证以益气升清、通窍止痛为主要治法,以加味补中益气汤主之,方中以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升麻、柴胡升引清气,当归养血活血,陈皮理气燥湿,蔓荆子、防风祛风止痛。诸药合用标本兼顾,治疗气虚头痛颇效。

猜你喜欢
益气汤蛛网膜下腔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
补脾益气汤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出血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