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发汗作用的比较研究*

2019-06-24 13:06刘月波章小敏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麻黄汤汗腺麻黄

刘月波 章小敏 洪 冰 陈 将 何 昱

1 浙江省三门县中医院 浙江 三门 317100

2 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 浙江 三门 317100

3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我国中药饮片的年产量以14%~28%的速度递减[1],在此背景下,中药配方颗粒剂应运而生,后者具有免煎煮、携带及服用方便、运输方便、起效迅速等优点。但中药配方颗粒剂是将单味中药“分煎”后合并,缺少药物共煎环节,药物间不会发生煎煮过程中的互相作用。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汤剂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的差异,是否会导致两者在化学成分及药效作用等存在差异性,成为研究重点。本实验选择辛温发汗的代表方剂麻黄汤为对象,通过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内径的大小,比较麻黄汤及其拆方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的药效差异,为配方颗粒的临床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JA2003N型FA/JA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NY2513型油汀取暖器(美的);组织包埋机(德国Leica);自动染色机德国(德国Leica);超薄切片机(德国Leica);滨松NanoZoomer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NDP);小鼠灌胃器;烧杯;量桶等。

1.2 材料:分述如下。

1.2.1 动物:健康昆明种小鼠,SPF级,体重约18~22g,雌雄各半,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动物许可证号为SCXK(沪)2013-0018,饲养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屏障系统内[SYXK(浙)2013-0184] 。饲养条件:恒温,温度22±1℃,湿度50%~60%,光照每12h明暗交替,换风次数15~20次/h。

1.2.2 药品:麻黄药材(批号:160801)、桂枝药材(批号:151001)、苦杏仁药材(批号:160701)、炙甘草药材(批号:160801)、麻黄颗粒(批号:5120053)、桂枝颗粒(批号:5122633)、苦杏仁颗粒(批号:5125543)、炙甘草颗粒(批号:6020433)均由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每克麻黄颗粒相当于临床使用量饮片10.0g,每克桂枝颗粒相当于临床使用量饮片12.0g,每克苦杏仁颗粒相当于临床使用量饮片14.3g,每克炙甘草颗粒相当于临床使用量饮片5.0g。中药饮片由浙江中医药大学资源与鉴定教研室张水利教授鉴定,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的干燥草质茎,苦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Prunus armeniaceL.var.ansu Maxim的干燥成熟种子,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炙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的干燥根和根茎。

2 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分组:将190只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19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饮片汤剂组9组、配方颗粒组9组和空白组1组。有研究发现苦杏仁和炙甘草无发汗作用[3],为了解配伍对小鼠发汗作用的影响,故本实验将饮片汤剂组分为:①麻黄饮片9g+桂枝饮片6g+苦杏仁饮片6g+炙甘草饮片3g组即麻黄汤全方饮片汤剂组(简称麻黄汤饮片组),②麻黄饮片9g+桂枝饮片6g+苦杏仁饮片6g组(简称麻桂杏饮片组),③麻黄饮片9g+桂枝饮片6g+炙甘草饮片3g组(简称麻桂甘饮片组),④麻黄饮片9g+苦杏仁饮片饮片6g组(简称麻杏饮片组),⑤麻黄饮片9g+炙甘草饮片饮片3g组(简称麻甘饮片组),⑥麻黄饮片9g+苦杏仁饮片6g+炙甘草饮片3g组(简称麻杏甘饮片组),⑦桂枝饮片6g+苦杏仁饮片6g组(简称桂杏饮片组),⑧桂枝饮片6g+炙甘草饮片3g组(简称麻甘饮片组),⑨桂枝饮片6g+苦杏仁饮片6g+炙甘草饮片3g组(简称桂杏甘饮片组)。按相同的原生药量计,配方颗粒汤剂组相应地分为:①麻黄颗粒0.9g+桂枝颗粒0.5g+苦杏仁颗粒0.42g+炙甘草颗粒0.6g组即麻黄汤全方配方颗粒组(简称麻黄汤颗粒组),②麻黄颗粒0.9g+桂枝颗粒0.5g+苦杏仁颗粒0.42g组(简称麻桂杏颗粒组),③麻黄颗粒0.9g+桂枝颗粒0.5g+炙甘草颗粒0.6g组(简称麻桂甘颗粒组),④麻黄颗粒0.9g+苦杏仁颗粒0.42g组(简称麻杏颗粒组),⑤麻黄颗粒0.9g+炙甘草颗粒0.6g组(简称麻甘颗粒组),⑥麻黄颗粒0.9g+苦杏仁颗粒0.42g+炙甘草颗粒0.6g组(简称麻杏甘颗粒组),⑦桂枝颗粒0.5g+苦杏仁颗粒0.42g组(简称桂杏颗粒组),⑧桂枝颗粒0.5g+炙甘草颗粒0.6g组(简称桂甘颗粒组),⑨桂枝颗粒0.5g+苦杏仁颗粒0.42g+炙甘草颗粒0.6g组(简称桂杏甘颗粒组)。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述如下。

2.2.1 麻黄汤传统饮片汤剂的制备:精密称取麻黄饮片9g,桂枝饮片、苦杏仁饮片各6g,炙甘草饮片3g,置于密闭容器中,加入10倍量的水常温浸泡30min,75℃水浴40min,抽滤,药渣再加入10倍量的水,75℃水浴40min,合并滤液,得滤液480ml。制备后的溶液浓缩至每ml含生药材1g。

2.2.2 麻黄汤配方颗粒汤剂的制备:称取与上述处方饮片药材量相当的中药配方颗粒,即精密称取麻黄颗粒0.9g,桂枝颗粒0.5g,苦杏仁颗粒0.42g,炙甘草颗粒0.6g,加入20倍量水,75℃水浴至完全溶解,得滤液48.4ml。制备后的溶液浓缩至每ml含生药材1g。按照“2.2.1、2.2.2”项,分别称取实验分组中传统饮片汤剂和配方颗粒汤剂处理下②~⑨组,加入相应倍数的水,制备各配伍下的供试品溶液。

2.3 小鼠汗腺导管内径试验:本实验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进行,所有实验动物的使用均遵守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的规定,并接受其监督。19组实验小鼠,共190只,实验前禁食8h(不禁水)。18组试验组分别灌胃给药,每只小鼠灌胃给药1ml制备的溶液。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60mim后,颈椎脱臼处死动物,切取小鼠腋窝部皮肤,4%甲醛固定,固定3天后,常规石蜡包埋;乙醇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组织;切片;IE染色,封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汗腺,选取10条汗腺导管,测量导管内径,其平均值即为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内径[3]。各组小鼠腋窝皮肤汗腺导管组织切片HE染色图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与空白组相比,各实验组小鼠的腋窝皮肤导管内径都有所扩张。

图1 不同处理下小鼠腋窝皮肤汗腺导管组织切片

2.4 统计学方法:两两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或P<0.01为其差异显著性的标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统计。在显微镜下选取10条汗腺导管,测量导管内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处理下小鼠腋窝皮肤汗腺导管内径(±s,μm,n=10)

表1 不同处理下小鼠腋窝皮肤汗腺导管内径(±s,μm,n=10)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1,***P<0.001;相同配伍颗粒组与饮片组间比较,△P<0.05。

配方颗粒汤剂组12.350±0.48 73.825±16.71**△37.625±2.33***33.600±3.12***22.075±1.21***29.125±4.06**41.150±3.00***△32.600±2.61***66.750±1.46***17.425±0.53***组别空白组麻黄汤全方麻杏组合麻甘组合桂甘组合桂杏组合麻桂甘组合麻杏甘组合麻桂杏组合桂甘杏组合传统饮片汤剂组12.350±0.48 106.525±6.96***47.475±8.96**33.825±3.71***21.975±1.89**28.400±5.30**63.275±11.97**33.825±3.43**66.325±7.74***18.875±1.76**

3 分析与讨论

为排除因药材产地、批次等质量的不同而引起的差异,保证实验结果更具科学性,本次实验中所用的配方颗粒的生产原料药与实验中所用的饮片药材为同产地、同批次药物。

目前发汗实验的检测方法有:着色法,定量测量法,皮肤电生理方法,皮毛观察法,观察汗腺上皮细胞的空泡发生率,以及观察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内径大小等。着色法虽简单易行,但灵敏度不高,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假阳性。定量测量法对称量的准确性有很高要求,此实验难于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由于皮肤的电阻变化很大,导致皮肤电生理方法误差较大。皮毛观察法方法简单,但容易掺杂主观判断的误差。观察汗腺上皮细胞的空泡化现象,容易受切片位置、视野等因素的影响。观察腋窝部皮肤汗腺导管内径大小的方法,受外界影响因素少,结果可靠,可为研究中药发汁作用提供科学、准确、可行的实验方法。因此本实验选择通过测量汗腺导管内径评价麻黄汤及其配伍的发汗作用。

本实验发现,每个饮片组及颗粒组的小鼠汗腺导管内径较空白组都有增大,且与空白组比较两者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所有配伍组都有较强的发汗药效作用。麻黄汤全方组小鼠汗腺导管内径都比其他8个配伍组都大(P<0.01),全方的发汗作用最强,可见麻黄汤四味组方药味配伍合用蕴含着深奥的组方原理。而麻黄汤全方饮片组比其颗粒组小鼠汗腺导管内径大(P<0.05),颗粒组有更强的药效作用,可见麻黄汤全方的发汗作用与它的制备方法相关。中药复方在混合共煎中,受容器、加水量、煎煮火力、煎煮时间、溶剂pH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成分之间发生了极为复杂的物理或化学的反应,从而使有效成分的溶出效果增加或者减少。中药配方颗粒剂是将单味中药“分煎”后合并,缺少药物共煎环节,因此导致某些复方的配方颗粒使用效果不佳。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①不论是饮片组还是颗粒组,含麻黄的各配伍组的小鼠汗腺高管内径都比不含麻黄的各配伍组大,如麻桂杏组>桂杏组(P<0.001),麻桂甘组>桂甘组(P<0.01),麻黄汤组>桂杏甘组(P<0.001),由此可见,麻黄对小鼠发汗作用有很大的影响。②麻杏甘组>桂杏甘组(P<0.01),麻杏组>桂杏组(P<0.01),麻甘组>桂甘组(P<0.01),可见麻黄比桂枝有更强的发汗作用,实验结果与麻黄汤中麻黄是“君药”相符合。③麻桂杏组>桂杏组(P<0.001),麻桂杏组>麻杏组(P<0.05),可见麻黄与桂枝配伍,其发汗作用增强,此结果与其他文献研究结果相吻合[4-6],符合麻黄桂枝相须配方的组方规律。另外,由于条件限制,实验组数量不够,要更进一步阐明麻黄汤组方配伍原理,需增设多组动物实验,如单味药组。

综上所述,麻黄汤及其拆方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对小鼠都有明显的发汗作用,但麻黄汤全方传统饮片组优于配方颗粒组,麻黄汤中药配方颗粒完全替代传统饮片在临床推广使用仍有待商榷。

猜你喜欢
麻黄汤汗腺麻黄
足部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汗藏哪儿了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关注麻黄的配伍禁忌
论麻黄汤不是发汗峻剂※
以《伤寒论》为纲探析麻黄汤新用❋
腋臭患者腋区顶泌汗腺的分布特点
麻黄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射干麻黄汤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10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