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某三甲医院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类型及剂量调查

2019-06-24 06:06闵楠陈英民刘乾杨淑慧
辐射防护通讯 2019年6期
关键词: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

闵楠, 陈英民, 刘乾, 杨淑慧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济南, 250062)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因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的情形,我国每年约有15~20万CHD患儿出生[1]。而随着CHD介入治疗技术的提高、器材设备的优化及经验的不断积累,使用CHD介入治疗成为治疗的首选。但介入治疗需要在透视减影条件下进行,有时透视时间较长,使患儿受到较大剂量的照射。国外学者报道[8-11],儿童心脏介入治疗手术过程中使用设备测量的剂量面积乘积(DAP)和累积剂量(CD),范围分别为83.2~6.1×106μGy和272~2.78×103mGy。我们基于此对2017年本市某三甲医院的CHD介入治疗进行调查,用以了解CHD介入诊疗疾病类型及辐射剂量。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调查2017年经胸透和多普勒超声心电图等确诊为CHD的患儿,搜集手术例数为297,年龄范围1至16岁,其中男童130人,女童167人。手术类型包括:室间隔缺损(Heart Septal Defects, Ventricular, VSD)、房间隔缺损(Heart Septal Defects, Atrial, ASD)、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射频消融术(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CA)、肺动脉瓣扩张术(Pereutaneous Balloon Pulmonary Valvuloplasty,PBPV)等。

1.2 方法

医院诊治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设备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德国西门子全数字化通用型平板血管造影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型号为Artis zee floor,具有自动曝光控制系统及自动亮度控制系统,管电压及管电流自动调节功能。设备可以记录包括透视时间、管电压(kV)、管电流(mA)、表面剂量率、累积剂量(CD)、剂量面积乘积(DAP)、摄影次数、摄影帧数、帧频和投照角度等数据。

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信息选择心血管造影模式对应模式下的管电压(kV)、管电流(mA)等参数,并记录透视时间、CD、DAP等参数,我们回顾性调查DSA设备记录在电脑的手术数据,调取手术的相关参数并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列出了本次调查的297例CHD患儿的基本情况及手术类型。由表1可见,本次调查中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类型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VSD)最多,其后依次为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PDA)、房间隔缺损封堵术(ASD)和射频消融术(RFCA),分别占总数的30%、21%、19%和14%。不同年龄组的构成比以<5岁组最高,但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童患者数目略高于男性,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先天性心脏病例数、构成比及手术类型

1) 包括数量较少及无法明确手术类型;

2) 不同年龄组比较:χ2=2.18,p>0.05; 性别组比较:χ2=-0.69,p>0.05。

表2列出了介入治疗手术操作中的各相关数据。由表2可见,术中总的透视时间范围为2.1~21.8 min,摄影帧数范围为11~355帧,其中透视时间最长的是射频消融术(RFCA)为21.8 min,摄影帧数最多的是VSD封堵术355帧;各组间透视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摄影帧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自身记录的累计剂量(CD)和剂量面积乘积(DAP)中,最高的为VSD封堵术的728 mGy和1 415 mGy·cm2,其次为VSD封堵术和PDA封堵术,不同类型手术中CD有统计学意义(p<0.05),D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HD是我国新生儿中最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给患儿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有关CHD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医疗界广泛关注的课题。而近些年来CHD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风险性小、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CHD的首选治疗方法。我们选择的这家三甲医院,是山东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之一,是山东省主要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医院,病人来自山东省各个地市,可以较好地了解山东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情况。

表2 心脏介入治疗操作中相关数据1)

1)其中透视时间组间比较χ2=18.6,p>0.05; 造影帧数组间比较χ2=14.0,p< 0.05;CD组间比较χ2=10.2,p<0.05;DAP组间比较χ2=7.8,p>0.05。

本次调查中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类型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VSD)最多,其后依次为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PDA)、房间隔缺损封堵术(ASD)和射频消融术(RFCA)。室间隔缺损封堵术(VSD)的构成比居第一位,与国外文献报道的21.3%~58.3%[5-12]、国内文献报道的30.81%~59.4%[5-6,13]基本一致,仍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手术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位居第二位的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PDA),这与其他文献稍有差别,其他文献[2,5-10]位居第二位的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ASD),这两种手术比例相差较小,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也基本一致。通过表1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组的构成比有差距,以<5岁组最高,为51%,其中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PDA)、室间隔缺损封堵术(VSD)、肺动脉瓣扩张术(PBPV)和心导管检查占自身组别的66%以上,随着年龄的增加,构成比呈现下降趋势,与国内外文献也基本一致[1,9-15],这与某些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有很大的原因。所以除去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PDA)所占比例略高外,此三甲医院的手术和患儿年龄的构成比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也基本一致。本研究中女婴比例略高于男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黄燕灵等[16]结果也是女童数量多与男相同,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样本数量差异的结果。

本次研究中术中总的透视时间最长的是射频消融术(RFCA)为21.8 min,摄影帧数最多的是VSD封堵术355帧,同种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手术时间差别较大,这与手术的难易程度和患儿自身状况有很大原因,从而造成患儿接受较高剂量的照射,摄影时管电压等参数设置高于透视,受照剂量也高于透视条件,摄影时间差异更具代表性。DSA自身记录的累计剂量(CD)和剂量面积乘积(DAP)中,最高的为VSD封堵术的728 mGy和1 415 mGy.cm2。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冯俊等[17]研究结果一致,DAP用于评价确定性效应不如CD有代表性。儿童处于发育高峰期,其对辐射的敏感性远高于成人[17-21]。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了解近年来CHD介入治疗的基本情况,主要以4种手术类型所占比例最高,其他年龄和性别差异不显著,DAP和CD结果范围与其他学者给出的范围无较大出入。此次研究为后续患儿受照剂量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筛选实验条件和实验对象。如何减少患儿受照剂量,合理优化地进行介入治疗,仍是关注的重点,如从适应证的选择、防护最优化的原则、介入医师防护意识和操作经验与患儿的受照剂量等。

猜你喜欢
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
Smog in Los Ange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