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双汇集团双汇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19-06-25 07:09
中国食品工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双汇肉制品企业

文/ 本刊记者 王 玺

提起双汇,在国内可谓家喻户晓;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先生,更是被业界尊称为“中国肉类工业教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食神”。作为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双汇在全国18个省(市)建有30个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和配套产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拥有100多万个销售终端,每天有1万多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均可实现朝发夕至。走进新时代,双汇集团加快了全球扩张和资源整合,业务遍布世界多地,蜚声海外。2018年母公司万洲国际实现销售额1500多亿元,是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跨国公司。据权威公司最近评估,双汇品牌价值619.46亿元,连续多年居中国肉类行业第一位,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肉类品牌。

双汇是如何从漯河一家肉联厂发展成为享誉海内外的领袖品牌的呢?双汇的发展历程有哪些经验和启示意义?进入新时代,双汇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双汇又有哪些应对策略……

为寻找双汇品牌的成长密码,带着这些问题,5月中旬,本刊“品牌会客厅”专栏记者王玺走进位于河南漯河的双汇集团,与双汇发展总裁马相杰进行了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高端对话。

双汇发展总裁马相杰

双汇的昨天:文化造就双汇品牌

王玺:能否谈谈您刚入双汇的情况?这份工作当初您满意吗?

马相杰:最初并无他想,我的专业就是食品专业,当然我也在思索,就业要选择大企业。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当时中国的肉类食品行业有三家,一家是洛阳的春都、一家是郑州的郑荣、一家是漯河的双汇,三足鼎立,但是双汇是其中发展最快的。记得1994年时我正在上大三,双汇当时在央视上做了一个节目《辉煌十年》,双汇是1984年开始到1994年正好十周年纪念,我看到这个片子很受鼓舞,更加明确了我想去双汇的决心,于是,毕业后我就毫不犹豫做出了选择。

来到双汇之后,我就被双汇的平台和文化吸引了。在当时国营企业的体制下,双汇就已经有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和影子,这是当时许多企业都做不到的。在万隆董事长的带领下,当时双汇的企业文化是:优质,高效,拼搏,创新。

那时,双汇处于创业阶段,企业在高速发展。大家都很友好,朝气蓬勃。当时双汇员工有一句话,迎着朝露来、披星戴月走。现在看起来会觉得很辛苦,并且经常加班加点,但大家没有任何怨言。双汇员工的待遇很好、气氛很好,大家充满着激情和干劲。那个年代的员工和企业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工作和拼搏的,所以回忆起来其实是高高兴兴迎着朝露来,开开心心披星戴月走。以前,到了生产旺季时,工人给火腿肠装箱还是手工操作,工作量很大,时间也很紧迫,单位行政人员、管理人员都会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来一线装箱,给工人师傅们帮忙,企业蒸蒸日上,大家也都很高兴,没有人说这不是我的工作,我为什么要去帮忙。这种气氛真的很感染人,充满正能量。还有,新老员工都一视同仁,整个企业的氛围非常好。所以我每天都觉得充满了干劲,又很开心。这种积极的状态不是我一个人,是整体。这就是双汇文化的第一个特点:拼搏。

双汇对质量要求很高。品质管理人员有一票否决权,品管人员说产品有问题,那么就是老板来说情都没用。

双汇的高效体现在:当时双汇资金还不够雄厚,为了提高效率,毅然决然采用国际一流设备。当时我国的肉类生产设备很落后,欧洲的设备非常先进,进口设备一台几百万元,国内还普遍使用几十万元的设备,我们当时就决定要采用先进设备。所以,双汇产品的品质始终保持领先地位,采购火腿肠的汽车排很长很长的队,有时供不应求到排队也拿不到货。直至现在我们的设备水平依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在这种企业氛围下,没过几年,双汇就在全国肉制品行业一枝独秀。可以说,是董事长万隆先生和企业的优秀文化造就了今天的双汇品牌。

这也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自始至终我对我的选择都是万分满意。

双汇的今天:直面机遇与挑战

王玺:当前,从行业整体发展形势看,双汇有哪些新的机遇?又有哪些挑战?

马相杰:机遇很多。目前双汇已是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跨国企业。最大的机遇还是来自宏观政策,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政策,这对扩张企业规模是有利的,国家的宏观政策是双汇最大的发展机遇。

在供给侧改革下,对于具体行业来说,就是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很多小、散、乱、差的企业将被关停,这对于管理规范的大企业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在发生非洲猪瘟之后,国家也在整治关停一些脏乱差的小企业和不具备检疫检验条件的企业,这对于国家、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也是一个好事。

当前,对我们的挑战,一个是中美贸易摩擦,因为我们是跨国企业,所以会受到一些影响。另一个挑战是非洲猪瘟,对我们防控管理是一个挑战,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要适应高质量发展和消费升级的需要,要跟上消费需求。

王玺:您在业界被誉为“技术派掌舵人”,对此称誉,您怎么看?

马相杰:这个称呼我只认可一半,准确的说我是技术派的经理人,或者是技术派的管理者。双汇的掌舵人是万隆董事长,我只是拉帆的人。双汇的愿景、发展战略都是万隆董事长制定的,我只是一个坚定的执行者。

王玺:面对国内经济下行、非洲猪瘟疫情等不利形势,双汇团队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马相杰:虽然国内经济发展趋势下行,但是作为行业,我们依然具有优势,食品的需求是刚需。国家提出经济下行,是速度下行,不是质量的下行,由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这很关键。所以我们采取的是高质量发展。

第一,我们开发新产品、迎合新需求。

第二,开发新的渠道、迎合新的消费模式。比如,现在有很多社区生鲜店,还有一些热食渠道,我们在全国投资了几万台机器设备,以前是拿回家吃,现在是现场给你加热,这都是新渠道新模式。

第三,我们进行了数字化改造,这也是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近几年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十几年前双汇就在实施工业信息化,大大提高了生产和信息传递的效率。第二步我们提出要市场信息化,利用互联网技术,我们在全国推广两个系统:一个是生鲜的智店系统,用来协助门店的信息化管理;一个是云商,针对肉制品经销商的行销管理系统,每天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进行管理。第三步,我们要做全面信息化,打造企业自有的管理平台,让双汇的各个环节线上线下结合,提高管理效率。

王玺:中美贸易争端再度升级。路透社5月17日报道,在美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同一周,中国买家取消了3247吨美国猪肉进口订单,对此,您怎么看?对双汇来讲,产生的影响大吗?

马相杰:中美贸易摩擦对双方来讲都是一个互相伤害的结果,从行业来讲,受伤最大的是美国,因为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最大进口国,美国的粮食、猪肉等大多数出口给中国,互征关税会减少美国农产品出口。我觉得这个争端肯定会得到解决的,因为这对中美双方企业都不好。

王玺:当前,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已经成为助推企业发展的基础要件,双汇在互联网技术应用方面有哪些模式创新(比如,在线上线下互动、平台建设、企业生态圈方面的探索等)?

马相杰:双汇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是很早的,十几年前就开始进行了,目前我们的工业信息化应该是很成熟的了。现在我们推广的是市场信息化,我们要把互联网技术的方方面面,应用到企业中。下一步我们要促进互联网和食品企业的深度融合,我们提出要建设数字化双汇,这也是我们的目标。目前的“数字双汇”正处在探索和起步阶段,下一步我们要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业模式,要主动适应当前商业模式、销售模式的变化。

现在消费需求整体是一个升级的概念,消费便捷化(购物的方便,使用的方便)和大健康的概念,这是一个整体的大趋势。我们的产品战略是稳高温、上低温,这也是万隆董事长提出的战略。我们要开发便捷化的产品、食材化的产品和大健康的产品。大健康产品主要是肉蛋奶相结合的产品,例如多彩肉卷,它里面添加的有肉、蛋、粮、玉米粒,营养很均衡同时味道很好,特别适合年轻消费者。便捷化方面,我们的便捷化是给消费者提供熟的或者半熟的产品。过去的产品是在超市,现在我们要推进产品“进厨房”、“上餐桌”,让工厂联通到大家的餐桌。把我们的优质生产工厂,转变为消费者的中央厨房,这也是消费者的需求方向,未来双汇的一个发展方向。这是我们大量调研,结合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是迎合消费者需求制定的开发战略。

双汇的明天:规划、目标与愿景

王玺:从市场层面讲,双汇目前占有哪些优势?您认为哪些方面尚需加强?

马相杰:未来的规划,双汇首先通过工业升级改造现有产业,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适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响应国家战略和发展的需求。

第二要发挥我们的工业布局优势、产业结构优势和市场网络优势,进一步扩大屠宰业的规模。肉制品稳步发展调结构,按照肉制品市场新需求调整肉制品的结构。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助推整体发展。

另一个是推进“数字双汇”的建设,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确保双汇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双汇在全国18个省市建立了30多个工厂,我们有物流优势,除了新疆、西藏之外,其他地区朝发夕至,这是在国内同行业中,其他企业不具备的优势。我们下一步要继续完善工业布局,还要继续建厂,同时完善物流体系,加快建设销售网络体系。

双汇的物流是自营物流。我们有中国最大的冷链物流体系,我们的产品基本都是自己运输。我们的物流车装有卫星定位系统,后方有一个大屏在24小时监控,车辆如果在不该停留的地方停留,后方监控立刻会打电话过去监督,就像一个电子地图一样,车走到哪里,随时能监控到,像绕路或者走错路,后方监控能立刻给与提醒。另外,每个车上都有一个温控仪,途中车内温度的高低我们能随时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是我们的经验也是优势,冷链的把控特别的严格。

马相杰(右)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但是,现在不利的是一些终端的销售监管,个别的门店不具备这样的销售条件,这样会导致一些产品出问题,这是我们下一步监管的难点和重点。目前的终端监管还是靠加大审核力度,每天都有人员去进行配送和店内情况的检查,不具备冷链条件的商家是不能卖双汇产品的。合作商家首先要具有达标的贮存条件、资质等,不具备资质的商家我们宁可不供货。

王玺:您作为“双汇发展”的高管,能否谈谈双汇的发展目标与愿景?

马相杰:未来双汇愿景:一是整合全球资源,发挥协同优势,聚焦主业做大做强肉类工业;第二是发挥工业布局优势和网络优势,推进屠宰业上规模;第三是迎合消费升级,调整肉制品结构,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引领,首先体现在技术引领,引进世界上最先进技术和设备,带领中国的肉制品行业向前发展。其次是管理引领,通过完善的管理和科学的管理推进肉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最后是安全引领,安全控制,制定执行最严格的安全控制体系,防范食品安全事件,推动中国肉制品走向世界舞台。

王玺: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猜你喜欢
双汇肉制品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苏丹将扩大牲畜和肉制品出口市场
低钠肉制品的开发研究进展
低温肉制品研发生产现状及发展分析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降价促销调整结构 双汇开启战略转型
双汇
烤肉制品的油脂提取方法的研究及其过氧化值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