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饲养活动,改变小学高年段学生逆反心理

2019-06-25 09:12江苏南京市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北校区施嫣涵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年段笔者动物

江苏南京市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北校区 施嫣涵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小学生到了高年级,会有一定的独立意识,逆反心理就表现得比较突出。

逆反心理是教育的大敌,学生一旦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但教师的教育难奏效,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极为不利。作为班主任,在这一年来,笔者首先了解了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其次分析了他们逆反心理的成因,最后确定了一种方法,就是鼓励学生每人饲养一种小动物,尝试借助各种饲养活动来消除这种逆反心理。

一、巧借饲养活动的主要原因

(一)由小学高年段学生逆反现象和原因决定

笔者对高年段学生的家长进行了关于“小学高年段学生逆反心理”的问卷调查,经过调查,笔者认为高年段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1.自身原因

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快速发展,“成人感”也逐渐增强,他们要求摆脱束缚,抛弃权威。他们希望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追求能够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认可支持。但是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加上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想法、观点和自我评价不一定正确,常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有时还会受到限制。这样就容易导致逆反行为的产生。

2.学校原因

许多学校片面追求成绩和升学率,给学生过重的学习压力,导致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许多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关注好学生,忽视差生,甚至讽刺挖苦,侮辱打击,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3.家庭原因

不当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导致学生逆反行为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在家庭教育中通常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二是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和孩子的交流。三是由于学校和家长双方的原因,造就了学生也只注重学习,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不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不懂得与人交流。

孩子和动物的情缘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哪个学生是不喜欢小动物的。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笔者从学生的天然之本性出发,让学生每人饲养一种小动物,通过开展各种饲养活动,让他们找到“成人感”,唤起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从而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别人,逐渐改善或消除这种逆反心理。

(二)由饲养活动带来的好处决定

1.开展饲养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

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单调无趣。这学期,我们开展了饲养小动物的活动,学生们的生活变得丰富了,“和小狗散步”“小鸡争食”“训练小狗接飞盘”“捉小兔”“给小鱼换水”……这些有趣的生活变成了一篇篇精彩的日记,笔者和他们一起感受到了其中的快乐。学生的生活丰富了,他们哪还有空和家长“对着干”呢?

2.开展饲养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

著名文学家雨果曾说:“人间如果没有爱,太阳也会死。”但根据对当今独生子女为人处事情况的调查分析后发现,许多学生自私、冷漠、缺乏爱心,不懂回报,没有责任感,所以出现了逆反心理。因此,作为班主任,笔者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爱”的熏陶和教育。他们在喂养、护理和训练小动物的过程中,由一个处处需要别人照顾的学生变成了“小大人”,无意间也培养了学生们的爱心。

3.开展饲养活动,让学生拥有心灵的伙伴

现在的学生因为是独生子女,缺少玩伴,家长或者因为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或者因为期望过高而给学生造成过大压力,所以他们常常会有孤独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严重受损。饲养小动物可以让学生和小动物们交朋友,会给寂寞的学生们带来快乐。

4.开展饲养活动,让学生懂得生命的可贵

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只重视对学生的成才教育,而忽视了“生命教育”。许多学生因为缺乏人文关怀,形成逆反心理,严重者会离家出走,甚至走上轻生道路。所以只有提高生命意识的“生命教育”,才能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饲养小动物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逐渐懂得生命的脆弱及保贵。

二、巧借饲养活动的准备工作

(一)宣传饲养活动的好处,鼓励学生饲养一种动物

首先,笔者通过PPT展示,通过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向家长和学生宣传饲养小动物的好处。其次,笔者鼓励学生每人饲养一种小动物,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可爱、好养活的小动物,如小金鱼、小乌龟、小兔子、小鸡、小仓鼠、小鸟等。

(二)调查学生逆反的现状,提醒家长重视孩子的逆反心理

制作调查问卷,了解当前学生逆反心理的现状以及家长对孩子逆反的态度。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提醒家长重视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处理不当的话,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

(三)制订饲养活动计划,动员家长支持此项活动

首先,有活动就要有计划。笔者组织学生讨论活动方案,将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记录下来,整理成稿,并按照记录开展相应的活动。其次,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希望家长能对孩子的逆反现象引起重视,并支持孩子开展饲养活动,观察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否得到改善,并做好记录。

三、巧借饲养活动的具体做法

(一)营造饲养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改变逆反心理

首先,向家长发放此次活动的宣传信,希望能够得到家长的支持。其次,请家长带着孩子买一只他喜欢的小动物,并给它安个家。最后,把小动物放在孩子身边,由他来照顾小动物,包括喂食、扫窝、换水等。这样,家长在家里营造了这么一种饲养环境,让孩子亲自喂养小动物。

(二)开展饲养活动,在玩玩乐乐中改变逆反心理

【方案一】拍拍小动物,诱发饲养小动物的兴趣,淡化逆反心理。

活动1:小动物写真集

活动过程:(1)出示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图片,展示给学生欣赏,诱发他们给自己养的小动物拍照片的兴趣。(2)教师鼓励学生给自己养的小动物拍照片,可以拍它们的各种造型,可以拍它们的生活情景……并将这些照片做成“小动物写真集”。(3)利用班会时间,让大家互相展示,交流分享。

【方案二】画画小动物,感受饲养小动物的快乐,改善逆反心理。

活动2:动物名片

活动过程:(1)出示一些动、植物的创意名片,展示给学生欣赏。(2)鼓励学生给自己养的小动物制作一张名片,画上可爱的小动物,再配上一段文字介绍。(3)将有创意的动物名片贴在展板上,让全班同学浏览。

活动3:小动物故事分享会

活动过程:(1)回忆自己和小动物之间的故事。(2)将这个故事画成连环画。(3)开展故事分享会,鼓励学生将这个故事说给大家听。

【方案三】写写小动物,明白小动物成长的不易,化解逆反心理。

活动4:观察日记

活动过程:(1)每天观察小动物,逗逗小动物。(2)将自己的观察所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3)将观察日记制作成册。

活动5:写给__________的一封信

活动过程:(1)教师激趣:每天和小动物相处的时光是多么快乐呀!你有什么话要对它说吗?给它写封信吧。(2)选出优秀的信件投向报社或参加征文比赛。

【方案四】说说小动物,体会饲养小动物的辛苦,消除逆反心理。

活动6:秀秀我的小动物

活动过程:(1)给自己养的小动物拍一张美照,或画一张美像。(2)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看,将自己养的这个小动物介绍给大家。(3)投票评选出“最秀小动物”。

活动7:猜猜它在干什么?

活动过程:(1)留意小动物怪异或者搞笑的行为,拍下照片。(2)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看,让大家猜猜。(3)说说它的有趣或怪异的行为。

活动8:快乐原创歌曲赛

活动过程:(1)为自己的小动物创作一首简单的歌曲。(2)开展原创歌曲赛,将自己创作的歌曲大声唱出来。(3)投票评选出“优秀创作歌曲”。

四、巧借饲养活动的理想效果

巧借饲养活动来改变学生的逆反心理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实验研究前后对家长的问卷调查分析,学生的逆反心理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他们变得懂事了,能够体谅到父母的辛苦,他们开始尊重父母,和父母“对着干”的现象减少了许多。在实验研究后,我们还开了一次家长会,许多家长畅谈了孩子的改变,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但是,完全改变学生逆反心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巧借饲养活动最理想的效果应该是家长、教师也一起参与到饲养活动中来,和学生一起分享收获、快乐,增强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其乐融融,一团和气,相信这样学生的逆反心理一定会完全消除。

猜你喜欢
年段笔者动物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老师,别走……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