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英语教材,实施高效教学

2019-06-26 09:18江苏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西善花苑分校韩静娴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版块英语教材时态

江苏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西善花苑分校 韩静娴

英语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评价教师是否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在提倡全面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如何解读教材,如何围绕英语教材全面锻炼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构建通过教材学世界的教材观,成为开展教学工作的重点。

一、解读单元目标

译林版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用一个 “话题”来统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语法内容则是为了表述此话题,实现相应的口语交际而设立。每个单元都配有相应的听说读写任务版块,从而更好地实现语言的多元化运用。各个版块紧密相连,相互环扣,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单元体系。

第一单元The King’s New Clothes,此单元以一个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为话题主线,采用了看图阅读、听音辨识、复述重组等一系列语言活动,让学生从中获得了英语学习的乐趣。在多维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循序渐进、自由自然地学习,基于对材料的解读,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已经凸显。

知识能力: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词汇,如magic, clever, foolish, shout, point, laugh, wear,each, long long ago, one day, try on, walk through,point at, think of , turn into。能听懂、会说、会读和会写句型There was/were...The king was happy.One day,two men visited the king.

语言技能: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并掌握字母组合“ar”的发音。能正确、生动地讲故事,编写简单的小故事。

文化品格:了解各国服饰的显著特征,热爱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并可以简单表述和宣扬。

同理,每个单元都有各自的单元目标,从而形成本学期的总体目标。

二、研读教材意图

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版块来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必须明确每个单元每个版块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每个版块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什么。根据各个版块分配每节课的课时量,从而确定每个课时的不同教学小目标,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

如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1第三课时,本节课通过Fun time的展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过去式的句子结构,运用过去时态来表达句型。这堂课是听说课,目标是要求学生会用There was/were...句型,用过去时态谈论一个故事。在实际教学中,因为过去时态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事物,把听说课上成过去时态的语法课显然不太适合。听说课应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听力辨析能力,如果照搬教材内容,重点放在解析语法结构上,那便违背了教材的设计意图,终将无法达成教学目标。

三、整合教学资源

在当今英语教学背景下,网络上、家庭里、学校内、学校外有各种大量的学习素材,如何精挑细选、自主创新,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营养餐”成了教师面临的新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新颖性的知识比陈旧的显性知识要多很多,高效地组织教学不得不基于学生自身的需求和当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1.从学生的需求实现教学

任何教学只有基于学习者的自身需求才能达成有效教学。如果只顾教师自身的教导需要,课堂会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将会无法全面吸收教学内容,更谈不上自主学习。王教授提出“学生需求分析”的观点,指出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所需”“所想”“所缺”。换位思考下,如果是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将更有主动性去解决去探究,放大学生的本位,缩小教师的本位则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基石。

如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2 What a day!第一课时,本课时的一个小目标为掌握过去时Be动词和助动词的变化。在课堂上,有名同学不时地往窗外远眺,此时教师有意识地请这名同学回答提问:What did you see out of the window? 学生所想立即转换成自然的语言回馈:I saw a girl on the playground.在日常对话中,可以让学生理解助动词do在过去时态下变化成did,be动词在过去时态变成was/were。教师可以接着提问:Were you with me in the class?Was that girl beautiful?

2.从现有的资源实现教学

现代教学技术发展日益迅速,白板和投影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如何物尽其用,多元化整合就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为了丰富教材、超越教材,及时运用身边的教学素材可以更好地把语言放在真实的语境中实施教学,如Unit 2 What a day! 第四课时综合运用环节,教师可让学生写下自己上周末的日记然后再相互传阅,这便是外延的教材,在看到同学之间的用词用法后必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提升。给予学生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现有的学习资源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正如鲁子问教授提出的:“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设计应特别注意课堂组织形式、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反馈调控等教学措施和手段,引导学生体验、探究、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

四、促进高阶学习

1.提高学生的理解深度

布鲁姆对认知目标划分为六个层次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与评价”,这六个层次是由浅至深、层层递进的关系,在学习英语上,学生不只是停留在知识的浅层,而是要挖掘到更深的层次,提高综合运用能力,让英语成为自我成长的高水平支柱。因此,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深度加工教材信息,让学生深度思考,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例如:在每个单元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思维风暴等视觉性的线图来勾画学生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促进学生更深更广层面的思考。

2.促进学生的反思思维

同样,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个模块Checkout time 中,学生可以根据已经学过的内容,进行自我评估和分析,复习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在每单元的主题引领下,学生可以重组学习内容,进行多维的理解和反复的强化,把新知识和原有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在反思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扩大自己的知识圈。

3.注重学生的感情体验

最后,语言是用来表达的,用来沟通和交流的。每一次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会带有独特的感情色彩,正如声情并茂地朗读中文诗歌和散文一样,朗读和表演英文故事也一定会带着浓厚的背景感情。在每个单元的Fun time中,学生可以站到讲台上为全班表演对话,表演故事,他们的肢体语言、神情动态也为语言的表达添分加彩。教材上的课文可以编成有趣的剧目,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变成了深入人心的表演和感化,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得到最好的激发。

五、重视文化渗透

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多维度、多视角地审视材料,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化素养,才能真正体现英语学习的魅力。

在解读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2 What a day! 时,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英文日记的基本规范,通过学习了解朋友们的周末安排,激发学生对原生家庭的热爱。通过写日记和写书信的方式可以交往到更多的国际友人,通过读其他国家学生的日记受到世界文化的熏陶,实现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对了解各地不同的习俗持开放和探索的心态。

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切课堂实践,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必然是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身份从“教”转化成“引”,让学生从学习的需求出发,从现有的身边学习资源出发,活用教材,走出教材,从而能更好地实现高效教学。

猜你喜欢
版块英语教材时态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超高清的完成时态即将到来 探讨8K超高清系统构建难点
《科学与社会》“STS研究”版块2021年征稿启事
加大对“无抗”、“替抗”的产品的研发,润盈明年要在中草药版块再度发力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现在进行时
易混时态辨析
Textbook Analysis
过去进行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