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一点思考

2019-06-27 00:18陈驰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任务素质语文教学

摘 要: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就中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师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各自的角色,教师应明确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以教为主、以学为主、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并不断发展创新,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任务;方法系统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教育理念的重大变化,带来了教师对教学方法与策略的不断探索和改进。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相对完善的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才能变书本为学生的知识,变知识为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握四大任务:

第一,提高知识素质的任务。知识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夯实学生知识的基础上,达到知识教学与素质教育的高度统一。

第二,提高智力素质的任务。发展智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智力的内核是思维力,因此要训练学生的思维力。

第三,提高能力素质的任务。提高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宗旨。

第四,提高创新素质的任务。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以知识和材料为基础,抓住创新教育的切入点,采取多种方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比如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发现法、观察法、逆向法、独立作业法、电化教学法、欣赏教学法、愉快教学法、课堂延伸法等。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将众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这三个系统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 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

这类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体传播知识信息,靠教师的讲述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

(一) 讲授法

即通过口语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语文知识的一种基本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导语、指示语、结束语、介绍作家作品和时代背景、叙述教材基本事实、分析课文、提示重点、阐明事物和事理、评述写作范文和习作例文等。

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时间内教给学生全面而准确的知识。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不要因为背上“满堂灌”的嫌疑而忽视对知识的传授。

(二) 串讲法

这是文言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联,就是把词、句、段、篇连贯起来讲解。串讲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翻译式串讲,一种是概括式串讲。

翻译式串讲的特点与古文今译相近,但又有所区别。首先,古文今译是把古文中每一句话都译成现代汉语,不能有遗漏;翻译式串讲则是有选择的今译,只是把那些较难理解的句子或段落译成现代汉语,而那些只需解释个别词语就能读懂的句子就不必翻译,因此,在形式上比古文今译要灵活一些。另外,古文今译既要求忠实原作,又要求文字通顺、流畅、准确,尽量反映出原作的风格特点和感情色彩,读来朗朗上口,不能有支离生涩、前言不搭后语、文气不连贯的感觉;而翻译式串讲由于针对的是一句句的话,所以不必过多地考虑全文的连贯性,只要能通顺、准确地解释出全句的意思,就基本上达到目的了。

概括式串讲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其意义加以概括,用自己的话解释出来,而不是用词语对译的方式。当句子的含义比较丰富、深刻,用翻译式串讲无法充分表达时,就需要用概括式串讲。

串讲法的运用有利于发挥教师“讲”的作用,保持“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但要注意变单方面的教师讲为师生双边活动,避免繁琐,兴之所至,信口开河;要抓住重点,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要避免教师唱“独角戏”,只是主观输出,平铺直叙。

二、 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

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系统要求教师努力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兴趣和方法。

(一) 讨论法

这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

(二) 研究法

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学研究,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能较大程度地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活学活用已学知识,还可形成独到的见解。

三、 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系统

(一) 问答法

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辩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情境教学法

它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能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认知水平得以提高。

情境教学法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特性,强调了教学中要以美去激发爱,用美去感染人,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

上述三类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究竟如何运用,要视学生、教材等具体情况而论,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掘潜在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一般说来,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要向学生示范的方向发展,把这些方法最终变为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要注重发挥其教育功能,是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对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要注重发挥教与学相结合的整合优势,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运用上述教学方法,虽然在以往的教學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还应努力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新方法。语文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丰富的。我们要不断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善于学习中外先进教育理论,以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新形势。

作者简介:

陈驰,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文崇镇第一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任务素质语文教学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