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模式下地理课堂教学的构建

2019-06-27 00:18邓林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摘 要:十九大以来,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亦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对传统教育发起了冲击。本文在认真结合新课程改革政策、理念的基础上,借鉴现有成功,总结经验,论述了以高中地理课堂为依托的新教改模式下现代课堂教学的构建,通过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对当今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教改;课堂教学

新教改是国家教育行业针对传统教学背景下存在的诸多弊端而进行的相关现代教学理念的研究和制定,进一步强调了课堂的教学要“以人为本,发展教育”,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先进的教学方法或手段进行辅助,使之能够成为一个综合性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下,笔者则着重从几种颇具代表性的教学方法和视角作为本文写作的切入点,对如何构建以新教改为背景下的课堂进行大致的阐发。

一、 采用问题启发,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能力

学科思维能力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在学习该学科相关知识后所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能力,是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独特育人价值的关键所在。针对于此,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启发的方法,将知识灌输教学变为问题启发教学。从而,使学生们能够在問题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的思考和分析,真正成为课堂学习节奏的主导,为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提供保障。

例如:以《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节教学为例,笔者在对“区域”这一概念进行讲解的环节当中,则通过问题启发的方法对学生展开了引导。如:笔者首先将“区域”的特点、性质划分、内涵等首先板书出来,进而引导学生以此为依据对本地区与相邻某地区进行各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并提出问题:“这两个地区是否有区域上的划分呢?若有,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若没有,也请表述你的依据是哪些?”。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有助于抓住学生们的思维动向,使其可以集中注意力围绕板书出来的“区域”相关概念对这两个地区做出判断。而经过这一环节,能够初步使学生们具备利用地理知识的思维进行思考的能力,为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奠定基础。如此,在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当中,学生们在问题的启发教学下,则会逐渐受到影响,学科思维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

二、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方法手段

新教改提出,普通高中课堂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对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作用,并积极利用这一现代化技术手段与知识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为学生们拓宽相关知识资源,丰富知识概念的表现形式。信息技术是相比于传统教学,其无法比拟的一种技术教学手段,以其便捷的资源获取,以及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为例,几乎能够全方位的弥补传统课堂下长期存在的一些弊端,从而促进教学效率,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一节教学为例,笔者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直观而形象的表现优势,针对本节部分重点,如: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油气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等较为抽象的部分进行了展示。以PPT演示文稿的利用为例,笔者通过制作饼状对比图将油气资源的分布进行了直观的区分,且,同时利用红色、蓝色、黄色等较为明朗的颜色表示其开发现状、程度;同时,又以柱状图表形象展现了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的差异度。在此之余,配以相应的影片效果的链接,简洁文字的说明,使课件层次分明,概念、布局均衡一览无余。学生们在这一技术手段的辅助下,对于相关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推动,使得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更为全面的保障。

三、 增加实践环节,加强课堂探究学习氛围

课堂实践环节是新课改理念在生成性课堂的重要体现,一方面是对学生学科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通过这一环节还能够大大的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学习意识,从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知识的迁移、转化。学生对知识熟练地运用能力,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落实教改政策,巩固教学质量的深化教学。

例如: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节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教学之余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旅游资源的价值分析”等相关技能的掌握,便组织了一次“以家乡为例,探究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与价值的评价判断”活动。这一新颖的实践环节,很好地调动了学生们在课堂根据教材知识进行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在过程中,学生们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思广益的合作学习,或通过完全自主独立的探究,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如:本地是否存在足够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人文价值、区域经济价值等。这一系列的自主行为,都很好的锻炼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进一步拓展、巩固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新教改下课堂的构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力。

综上所述,新教改模式下课堂的构建,只要我们充分秉持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以积极而包容的教学思想去对待传统教学方法,以开放而灵活的态度去迎接现代教学模式,便能够极大地促进各项教改政策的落实,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刘福金.论教改后的高中地理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

[2]张晓嵘,张晓峥.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探索研究[J].求知导刊,2016(4).

作者简介:

邓林,江西省萍乡市,江西省萍乡市湘东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