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2019-06-27 00:18李梅芳
读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虚实结合古典诗歌群文阅读

摘 要:基于群文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等一系列优势,笔者尝试将群文阅读应用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群文阅读实践探究。本文以《古典诗歌虚实结合手法探究》为例谈群文阅读在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群文阅读;古典诗歌;虚实结合

群文阅读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最大的特征是由单一文本的阅读教学走向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它在开拓学生阅读视野的同时,能够解放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思考问题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基于此,笔者尝试将群文阅读应用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本文以《古典诗歌虚实结合手法探究》为例谈谈这个教学方式在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的运用。

一、 确定议题,精选文本

近几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一题都很注重考查表现手法,而虚实结合又是鉴赏古典诗歌时应该掌握的一种很重要的表现手法。在初中及高一、高二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采用虚实结合手法的诗歌,但都是分散在不同教材里,以至于对这一手法并没有专门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因此,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就有必要对这一知识点进行系统学习,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便是一种很高效的复习方法。

笔者围绕“探究古典诗歌虚实结合手法”这一議题,查找资料选取了近二十首诗歌。接着根据诗歌中虚境的营造方式、虚实的关系、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结合课内外文本组合方式和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了六个群文阅读文本:柳永的《雨霖铃》、辛弃疾的《鹧鸪天·送廓之秋试》、杜甫的《月夜》、苏轼的《江城子》、姜夔的《扬州慢》和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二、 精讲例文,传授方法

群文阅读需要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组文本的阅读,它无法像单一文本阅读教学那样进行逐句逐段的鉴赏品味,因此对文本的处理尤为关键。我根据教学目的、学生接受能力从中精心挑选了柳永的《雨霖铃》这个文本进行例文精讲,教给学生阅读其余文本的方法,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雨霖铃》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感人肺腑的千古名篇。诗歌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几笔就勾勒出分别的场景和恋人分别时候双方“欲语泪先流”,好似有千言万语要诉说,但真正分别的时候却是什么话都是多余的复杂情绪。其中有两句诗歌属于虚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想象着自己酒醒时刻看到的景:杨柳岸、晓风、残月。我们来看这三个意象的内涵:“柳”与“留”谐音,写离别的不舍;晓风表面看是写风吹来凄冷,实际上也反映离别后内心的孤寂冰凉;残月与象征美满团圆的圆月相对,写两人分别后就像难以再团聚了。这两句虽说是写景,却把离人的惆怅孤独写得淋漓尽致。精讲的过程中先让学生找出虚写的句子,然后仔细分析这些句子中的意象意境来推知其间包含的情感,进而去分析如此虚实结合产生的艺术效果。

三、 自主阅读,交流心得

精讲例文之后,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主阅读其余文本,并按要求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四、 比较异同,归纳总结

经过上一轮小组交流讨论之后,学生对每个阅读文本都有了较清晰的理解,便可以指导学生围绕议题对群文阅读文本进行有目的地比较异同。将六首诗歌放在一起,结合所填写的表格内容,我们围绕“探究古典诗歌虚实结合手法”比较六个群文阅读文本中运用虚实结合手法的异同,得出结论:虚写内容的类型主要有五种:未来之境、已逝之境、梦中之境、对方之境、想象之境。虚实结合产生的艺术效果主要是通过虚实衬托、虚实对比两种方式达到虚实相辅相成含蓄深刻表达情感、渲染烘托和虚实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中心的效果。通过如此归纳总结之后,同学们对虚实结合手法的知识结构也就更加系统而深刻了。至此,这节课较成功地实现了课前设置的“掌握古典诗歌虚实结合手法”这一教学目标。

以上便是我在高中古典诗歌的学习中运用的群文阅读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成效是单篇例文精讲教学方法没法达到的,它在增加学生文化积累的同时,更好地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提升了一个层次。当学生真正热爱阅读之后,我们教书育人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汤爱琴.虚实结合解答诗歌[J].现代语文,2016.02.

[2]薛晓凤.“虚实结合”让诗歌别有洞天[J].内蒙古教育,2015.06.

[3]杜荣.谈谈古典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J].现代语文,2014.12.

[4]包秀珍.诗歌鉴赏题中的虚实结合手法总结[J].中学语文教学,2014.06.

[5]杜洪光.诗歌鉴赏中的虚实结合手法举隅[J].语文教学之友,2009.11.

[6]李波.初探诗歌“虚实”[J].科教文汇,2008.01.

作者简介:

李梅芳,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虚实结合古典诗歌群文阅读
“教赛融合”在“虚实结合”教学平台建设中的作用
虚实结合,婉转缠绵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基于虚实结合的陆军数字化装备体系试验装备体系构成研究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从近代英汉文言译诗的发展看古典诗歌革新的困境
小学古典诗歌选材示例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巧解古典诗歌“景语”中的情感元素